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西藏頻道 > 藏學研究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走進西藏檔案館:還檔案原貌 讓世人更好地了解西藏

 

CCTV.com  2009年03月20日 10: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西藏信息中心  

  走進西藏檔案館:還原檔案原貌 讓世人更好地了解西藏

  ——專訪西藏自治區檔案館副館長蔡偉

  編者按:西藏自治區檔案館位於拉薩市西郊魯定路,現存檔案140多個全宗,數百萬件(冊),保存了自元代到20世紀五十年代七百餘年的珍貴文獻。

  記者近日走訪了西藏檔案館,和讀者一起了解這些珍貴的檔案,以及它們身後默默無聞的工作者們。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鄧小平、阿沛阿旺晉美分別題寫了漢文、藏文館名。 攝影:呂洋

  蔡偉從1983開始在中央檔案館工作,2007年7月作為國家檔案館第五批援藏幹部到了西藏。西藏所保存豐富的歷史檔案,讓從事了20多年檔案工作的蔡偉都感覺到大開眼界。

西藏自治區檔案局(館) 副局(館)長蔡偉。攝影:呂洋

  西藏全區有各類檔案400多萬件(冊),佔到全國歷史檔案總量的十分之一,集中在自治區檔案館的就有300多萬件(冊)。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歷史檔案陳列館館藏精品展展廳。攝影:呂洋

  西藏檔案館中,元代(薩迦王朝時期)的檔案有幾十份,最早的是1304年的一份檔案,有元帝給西藏地方政府下達的詔書;明代(噶舉派帕竹時期)的檔案有上萬件,有明帝下達的詔書、文告;清朝的檔案有200多萬份,比較著名的是乾隆年間制定的《欽定29章程》,其中確定了達賴班禪轉世靈通的金瓶掣簽辦法;民國時期檔案有60、70萬件,包括蔣介石寫給達賴喇嘛的親筆信、國民政府對十三世達賴喇嘛冊封的文告;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後檔案中,有達賴喇嘛給毛主席的頌詞,也有中央領導寫給達賴喇嘛的親筆信。

  吐蕃王松讚幹布、藏巴第司噶瑪丹瓊旺布以及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時期制度的法典彙編。 攝影:呂洋

  除了數量龐大,檔案的載體也繁多。紙質檔案多是採用藏紙。藏紙是由狼毒草的根部為主要組成部分、手工製作而成,其特性是纖維長,韌性好,不怕蟲蛀鼠咬。西藏的歷史檔案能保留這麼長時間、這麼大的量,跟材質有很大關係。

法典封面。攝影:呂洋

  遵照元朝皇帝旨意,帝師仁欽堅讚就山南挨巴地區的寺廟及寺廟地産歸昆頓和仁欽白桑二大師所有的鐵卷文書。

  除了紙質檔案外,還有縑帛檔案,比如詔書,唐卡,木質檔案,比如經版;葉質檔案,古時多羅樹的樹葉所寫的貝葉經,非常珍貴;還有金石檔案等。這些在內地都非常少見。

  檔案的裝載形式、保管方法也很特殊。比較珍貴的文書、法典、戒律,都是寫在絲絹上的,兩邊有卷軸,屬於卷疊式;藏紙尺寸可長可短,最長的有366米,最小的檔案只有幾公分,藏紙疊成紙條,用布每隔十公分左右縫一道,插袋存放。

  檔案所使用的文字年代久遠,很多都是古藏文,跟現在藏文有所區別;除此藏文之外,還有漢文、蒙文、尼泊爾文、後期還有英文、俄文,甚至還包括一些小邦文字,非常複雜,這為歷史檔案的搶救、整理造成了一定難度。

  檔案之所以珍貴,在於它的原始真實性和完整性。西藏曆史檔案的價值毋庸置疑,管理方法也有挑戰性。蔡偉説,建館初期就派人去內地學習檔案的托裱技術,用藏紙修補檔案破損的地方;原來的手工托裱非常慢,藏紙現在也很少,如果背面有字,也無法托裱。去年檔案館在自治區黨委的支持下購入了先進的紙漿補洞機,既增加了效率,又節約了成本。

  蔡偉説,中央政府和自治區政府對檔案工作都很重視,針對西藏曆史檔案的搶救工作,去年中央財政直接撥款達到了450萬;國家檔案館也一直在爭取把西藏檔案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體系。

  西藏的現行檔案也同樣珍貴。民主改革50年間,西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都可以通過檔案體現出來。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歷史的縮影和結論檔案陳列室。攝影:呂洋

  蔡偉舉例説,西藏近幾年加強了新農村的建設,去年11月,他們去日喀則的薩迦和江孜兩縣,了解安居工程檔案情況。每一家的房子都有標牌,抄寫記錄,舊房子什麼樣,新房子什麼樣,都有照片對比。這些變化每天都在發生,都需要及時收集記錄下來,讓後人知道西藏的發展變化過程。

  蔡偉説,西藏檔案館下一步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自治區檔案館網站的創建,開放覽場所的建設,等等。他很樂觀,相信西藏檔案事業會有很大發展,還原檔案的原貌,讓世人更好的了解西藏。(感謝西藏自治區檔案館依蘇老師在採訪過程中提供的協助。)

責編:張曦健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