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2010CCTV體壇風雲人物 >

做"有備而來"的拍攝——何衝日播節目製作手記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1日 14:52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接到拍攝跳水隊的任務,是在開拍前一天的下午。當時準備圍繞何衝的選題是“難度王”之爭,準備體現何沖和新近冒出來的李世鑫兩人之間,關於難度的對比。

    先花點筆墨介紹李世鑫。李世鑫比何衝只小半歲,但是比何衝進入國家隊晚一批,而且成績一直一般。不過他的難度動作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尤其是在國際泳聯更改規則之後,他的難度動不動就在3.8以上,是新一代的難度王。

    當天晚上,我在為採訪做功課的時候,偶然從體育新聞當中得知,李世鑫沒有入選世界盃大名單。由於這次的日播是在世界盃跳水賽期間播出,起到預熱的目的,把李世鑫放得太大,似乎有些模糊焦點,所以我和朝陽商量之後,還是決定,還是把片子的中心人物,定在了何衝身上,而李世鑫的部分,只是作為一個佐證來調劑片子的節奏和內容。

    選擇做何衝,心情有些複雜。一方面,何衝口才很好,很能説,這在跳水隊中並不多見。他在接受採訪時,講述的狀態很好,他的答案往往會超出你的預期。可是另一方面,做何衝的節目實在太多,何衝也有點曝光過度:從他從小家境不佳出來練跳水,到進入國家隊,師從劉恒林,再到後來的少年得志、陷入低谷、北京奧運奪冠淚灑賽場、感謝領隊等等,我幾乎找不到有任何新的角度可以入手。

    何衝在我眼裏,是一個“有志青年”,他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甚至到了自負的程度;同時,他也對自己的人生,或者説競技生涯,設定了很高的目標,是一個很有企圖心的小孩。但是當他在2008年連續拿到世界盃、奧運會,在2009年拿下世錦賽,甚至連全運會金牌也到手之後,我很想知道,當一切目標都已經實現的時候,何衝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按照常理推斷,他應該會有空虛的感覺,因為前面暫時沒有目標了。但是以他這種“上進”的隊員來説,結果會是這樣嗎?於是我決定,“何衝兩年內實現大滿貫之後的心路歷程”,就成了我做這期日播節目的主題。

    採訪被安排在第三天拍攝的上午。之前對何衝做過專訪,所以對他的講話邏輯有一定概念。唯一擔心的是他接受採訪過多之後,會變得比較“油”。採訪開始後,我的擔心稍微有些緩解,何衝在鏡頭前還是很會表達自己的,侃侃而談的狀態也比較正常。

    當我問他,兩年內拿到所有的單人冠軍,是不是有些倦怠的時候,他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沉默了一會。我不確定是否有人之前問過他這個問題,但是我感覺他在思考,我知道我這個問題“中”了。何衝想了想之後,慢慢説,“我覺得會,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會有這樣一個疲倦的時候,再加上有傷,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説你很健健康康,然後每天在這兒訓練,覺得都很開心,因為這個團隊真的是讓你很開心的在這兒訓練,但是當你有傷,你有傷了以後,你會對你的心態會産生一些煩燥,就覺得都拿過了,還在這兒幹什麼,會有這種思想。”

    在這裡還要提一句何衝的傷病,他在2008年奧運會後,膝關節就出現嚴重撕裂,在今年年初,他的傷勢復發,結果錯過了將近四個月的國際比賽。所以他説的傷病影響心情,我覺得是非常合理的。

    除了採訪,在訓練的拍攝時,我也和攝像張濤溝通,多注意拍攝何衝有傷的腿以及治傷的過程。大家都説,有目的的去拍攝,出來的效果會事半功倍,這一次我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而對於這些已經成名的運動員,或者説已經功成名就之後依然選擇留下來的運動員,一方面,他們一定是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而努力,同時,他們的心態也難免會有波動,這種心態是有典型性的,這樣的結論,對我下次做節目也會有所幫助。

    這次拍攝,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關於李世鑫的部分。由於拍攝期間,李世鑫剛剛結束美國的比賽回國,一直都處於倒時差的階段,所以訓練中也沒有上難度。原本打算讓他為我們拍攝專門做幾個超高難度動作,但是聊天中間,他讓我看他膝蓋的積水,朝陽和我實在不忍心再讓他為了我們去做這些動作,而且也擔心會加重他的傷勢。不過幸好,在節目製作過程中,我們用他以往的動作代替,也達到了説明情況的目的,算是比較幸運吧。

    這是我第一次做日播節目。和以往我做的25分鐘,或者50分鐘的節目相比,我認為,這種不到十分鐘的片子,難度未必就會低一些。首先,如果是五、六分鐘的短片,情緒可以按照一個節奏一直往上推,在結尾處達到高潮,但是對於一個將近十分鐘的片子,這樣的方式顯然就不太可取,因為看起來會比較累,所以在講述過程中,需要穿插內容進行調劑。其次,在畫面剪輯的節奏上,短片的畫面就要比長片短,以縮短單位鏡頭的長度,來增加片子的節奏。

    日播節目可以深入一線隊伍採訪,接觸到運動員和教練員最真實的一面,這是我最喜歡這種拍攝方式的原因。今後如果有機會進行類似拍攝,我想我會更加得心應手。(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