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

張斌專稿:何時能翻越那座“心碎山”

發佈時間:2013年04月17日 17:2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波士頓,我只去過一次,那還是十幾年前,記憶早已模糊不清,只記得深夜誤打誤撞一腳邁進的酒店;只記得賽後體育場外延綿數公里的車流,那紅色尾燈的海洋;只記得那裏的人開車很狂。若問波士頓的地名,腦子一片空白,只能蹦出“馬薩諸塞”和“新英格蘭”罷了。可是,如今我要面對若干的地名發呆,因為它們都是散落在波士頓馬拉松賽線路上的,其中居然有Heartbreak Hill,我自作主張,將其譯為“心碎山”。

    4月15日,四月的第三個星期一,依據從1969年開始的傳統,當為馬薩諸塞州和緬因州的公共假日——愛國日。我們都曾在《世界歷史》的課本中讀到過萊剋星敦槍聲,那發生在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之始。真沒有想到是1896年雅典奧運會的馬拉松賽感染了新大陸上的波士頓人,從1897年的春日裏,連續117年從未停歇過,最近44年裏更是將“愛國日”徹底變為“馬拉松日”。波士頓人自信,這一天裏,因為一個節日,因為我們星球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年度馬拉松賽,他們的城市可以當之無愧為世界的中心。

    災難之後,波士頓人並沒有悲切起來,他們甚至還在用文字淡淡地描述這個原本可以被記憶為“完美的一天”。這一天並沒有去年那般酷曬,春日暖陽,很是愜意,當然這不過是某個人的個人感受,那些一路奔跑的中國跑者也許有另外一份記憶。之所以“完美”,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恰為節日,美國職棒大聯盟也精心將一襲白衣的波士頓紅襪隊安排在了主場芬威公園球場迎戰坦帕灣光芒隊。紅襪隊雖然也堪為城市靈魂,但絕不可以讓比賽奪去“馬拉松日”的些許光彩,開球時間定在11:00,也就是馬拉松賽男子精英組出發後的一小時,電視直播不至於,波士頓人也可以相對從容選擇著。

    下午兩時許,芬威公園球場裏,紅襪隊一路奏凱,讓光芒隊始終暗淡著,眼看著主隊獲勝問題不大了,球迷們開始三三兩兩地離場,穿過肯摩爾廣場,向Back Bay行進,那裏是,馬拉松賽的終點所在,根據經驗此時賽事還未關門,依然可以看到跑者心滿意足地完賽。此時,波士頓的空氣中如果彌散著搖滾歌手Lou Reed的那首老歌《完美一天》,每個人都會拍手稱快。

    可是,當時針指向14:50許,一切的完美在兩聲爆炸悶響和一片血水之中消散了。我看了很多美國報紙有關爆炸現場的報道,最有心臟破損感的標題來自《紐約時報》——《26英里處的戰區:如此多的人沒有了雙腿》。其中的描寫太具畫面感,“四處鮮血,我的身上隨處可見自己的以及別人的骨頭和碎片”。一名跑者在終點處,曾經試圖幫助幾個人裝上五、六條已經齊刷刷被炸斷的腿。太血腥,似乎回到了最猙獰的戰爭片中,恐怖分子用了散榴彈。

    在英制的表達中,馬拉松賽的長度是26英里,因此“26”這個數字也因此有了靈魂一般,被跑者們很珍視。今年波士頓馬拉松賽有一個極為特別的主題“26為26個死難者”,專門是要悼念去年12月14日在康州桑迪胡克小學中被那個瘋子殺手槍殺的26名學生。誰成想,在26英里的終點博伊爾斯頓街上,看不到的殺手讓死亡和恐怖成為了今年最為真切的主題。至今在波士頓的多家醫院中,還有三十多人掙紮在死亡的邊緣上,死亡數字在新的一天來臨的時候,也許還會繼續增加。

    兩聲沉悶的爆炸聲奪去生命,奪去了美國人用十年時間緩慢塑造起來的一份安全感,在反恐中繼續恐懼不安下去。馬拉松賽的組織者們算是恪盡職守了,最終也沒有忘記告訴我們2013年的完賽情況,23000名跑者以良好的狀態從起點出發,他們各自懷揣著不同的目標,最終有17580人跑過終點,這個以參賽門檻高而著稱於世的比賽一向擁有極高的完賽率。如果可以一直將這一天“完美”下去的話,很可能會是一個傲人的一個好年景,但一切都是如此脆弱。所有人知道,體育不再平安了。

    在波士頓,所有接近終點的跑者,都會翻越那個著名的起伏——“心碎山”,據説從26至34公里,賽道上有四座“牛頓山”,組織者會無比精細地提示每位跑者每座“小山”的坡度落差。“心碎山”,在32至34公里之間最有特色的一段,落差有45米,長度不長。但是,跑到這個距離的時候,跑者往往已經疲憊不堪,因此無一對於“心碎山”記憶深刻,當地人念起Heartbreak Hill是有濃重的口音“Haht-brek Hill ”。此地毗鄰波士頓大學,當恐怖襲擊來臨時,周邊道路全部被警方封閉,人們生怕還有新的一波襲擊會針對這座城市中的多所名校。

    本可以講很多悲切甚至是悽慘的故事,包括那個在終點上與媽媽兄弟姐妹們一起等待爸爸跑過“心碎山”的8歲男孩,爆炸奪去他的生命也許只用了一秒鐘,可是他的親人尋找他用了兩個小時,此後必定要用一生療傷。為什麼會是波士頓承受這一無情災難呢?《波士頓郵報》的通欄大標題一直是《調查仍在繼續之中 我們不惜走遍整個地球》,《國土安全》的現實版在殘酷地演進著,有了如今的鮮血淋漓現場,你才説服自己這部奧巴馬喜歡的劇集的編劇並沒有那麼差,恐怖一直都在這是最大賣點。

    有人在提示我們,恐怖分子從來都喜歡在特殊的日子裏發動進攻,給美國以毀滅性的心理打擊。“愛國日”是美國驕傲與歷史的一部分,50萬馬拉松賽觀賽人群,安保缺口隨處可見。有人在直接告訴我們,在度過“愛國日”之前,以色列人剛剛慶祝了他們的“獨立日”,這個節日飄忽不定,基本上是在四月中下旬。打擊美國以及以色列走狗,是某些極端分子的終極訴求。這都是原因嗎?FBI需要加油破案了。

    説到以色列,我特意翻出了《梅厄夫人傳》,這位“鐵娘子”為我們細緻描述了1948年曆史上的第一個“獨立日”。在1972年慕尼黑慘案之後,她沉默良久,面對國民只做了一項承諾,以色列人發誓殺掉每一位兇手,一位灰白頭髮的老婦人代表一個國家發誓,此後的結果在電影《慕尼黑》中一覽無余。如今,為一個國家的死難者發誓的人變成了奧巴馬,會發生什麼?奧巴馬看到了前任影子的同時,他看到了戰爭的陰影嗎?他需要用很長的時間才能帶領國民翻越那座無處不在的“心碎山”,想想都有些絕望。

熱詞:

  • 波士頓
  • 馬拉松
  • 爆炸
  • 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