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

姬宇陽:一場老甲A引發的感慨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27日 16:33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東方體育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州越秀山體育場,一場老甲A比賽,喚起了很多人內心深處,對於中國足球的美好回憶。

    儘管當年的那些國安名將,選擇了紅色戰袍,而沒有選擇我們熟悉的綠色球衣。儘管在老上海明星隊裏,當年的老申花球員並沒有全部到齊。但所有這一切,並沒有影響比賽的精彩程度。老上海隊劉軍右路傳中,謝暉得球小角度射門得手。老國安隊曹限東中場長傳,球準確地找到禁區裏的高洪波。儘管年歲老了、肚子大了、體能差了,但他們在比賽中表現出的紮實的功底和意識,還是把我們帶回到了那個屬於中國足球的黃金歲月。

    這樣一場比賽,吸引到的球迷關注,大大出乎了主辦方的預料。當然,這樣的一場充滿懷舊意味的比賽,在包裝方式上原本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衣服上是不是完全拷貝當年的老甲A?試想,如果昨天申花穿著的是1995年他們奪冠時的那款白色或者藍色球衣,國安穿著人們最熟悉的那套綠色球衣,對於觀眾們而言,夢回當年的感覺是不是會更加強烈?還有就是,在比賽開始前,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入場亮相的儀式。讓當年的那些著名甲A球星,在球迷面前來一次隆重亮相。

    從電視觀眾在比賽過程中的反饋來看,對於這場比賽,他們還是有很大興趣的。九四年和九五年的甲A,外援水準、比賽節奏和現在當然無法相比,但有一點就是,如果要比本土球員在球隊中起的作用以及國內球員的技術功底,當年的甲A明星球員的水平,應該在現如今球員之上,而這種差異,更多的體現就是基本功。

    前幾天我們看到王后軍指導生前的一篇採訪,其中他提到,自己當年做球員時,經常會練習射門柱,練到後來射兩腳就能有一次打中門柱,練習射門柱的目的,不是為了練射門,而是為了練傳球。昨天看老甲A明星賽,身體嚴重發福的曹限東,雖然跑不快了,但一腳傳球仍然是準頭十足,基本上球過去都是在高洪波和謝鋒、高峰這些老搭檔腳下或者頭上。除了傳球,還有意識,徐根寶也一直談到,高洪波為什麼身體那麼單薄卻能成為聯賽優秀射手,很大程度是在於他的意識出色,正是憑藉意識的出眾,所以他總能跑到位置上,總能有射門的機會。

    每個位置的球員都有核心競爭力,後衛的核心競爭力是搶斷能力和位置感,中場球員的核心競爭力有很多,但主要是傳球,而前鋒,當然是射門。德羅巴到了申花這幾個月裏,幾乎每次訓練結束都要加練射門,按照我們的邏輯,德羅巴這樣的世界頂級射手、又到了這樣的一個年齡,還要練射門?但事實就是,德羅巴在上海的確是經常拉著守門員王大雷一起練射門。而我們的很多年輕球員,往往是二十齣頭沒幾歲,就開始漸漸不願意再練習那些足球的基本功了。殊不知,大多數的90分鐘比賽,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就是那麼幾分鐘,而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決定你是進球還是錯失機會的,往往就是和基本功有關的一些細節。

    對比一下老甲A時代,球員基本功的差距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差距來自於足球人口的基數。為什麼職業化20年之後的今天,中國足球的後備人才和20年前相比卻有如此巨大的退步,為什麼職業化卻沒有帶來中國足球根本的繁榮?也許,這從另外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們的職業化改革,走的並不是一條真正健康的、符合規律和自身特點的道路。

熱詞:

  • 老甲A
  • 姬宇陽
  • 彭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