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足球 >

申花外援工資18年翻2500倍 根基沒打好靠裝修沒用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9日 07:56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民晚報消息:燒錢,繼續成為新賽季CBA的關鍵詞。而這個詞語在中超聯賽等其他中國職業體育賽場早已見怪不怪。對於中國熱情的體育迷來説,還有什麼樣的頂級外援沒見識過?足壇,有了非洲足球先生德羅巴;CBA,今年來了前火箭核心麥迪;而排球,歐美優秀外援也先後來中國市場試水……

  然而,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繁榮景象的背後,是三大球在國際賽場的落魄:男女足皆進不了世界盃決賽圈,倫敦奧運男籃無一勝績,連昔日令國人驕傲的女排也鎩羽而歸。

  外援樂淘金薪水漲得嚇人

  有人算過一筆賬,1995年申花支付給俄羅斯外援瓦羅嘉的年薪只有6000美元,如今申花斥資約1200萬歐元簽下德羅巴,18年間,外援的薪水漲了兩千五百多倍,遠遠超過工資收入的增長。而18年間,中國足球的水平又有多少長進呢?

  有人津津樂道,上賽季NBA停擺,CBA涌入了諸如JR史密斯、肯揚馬丁這樣的現役NBA球星,年薪將近300萬美元。但好景不長,不少大腕中途拍拍屁股走人。這哪是什麼姻緣,分明是露水夫妻,CBA成了這些大腕離開NBA賽場時寂寞的填房。這些年迎來送往的外援中,有真正的高手也有水貨,遺憾的是,他們大多只是在中國三大球的年鑒上添了一個名字而已。

  再來看看國內的頂級賽事,轟轟烈烈、層出不窮。中國職業體育市場,早已不缺乏號召力。NBA中國賽,引爆北京和上海,球迷不惜花費數千元人民幣,打著“飛的”,從全國各地匯聚NBA級別的場館,哪怕是坐在“山頂”,也要感受NBA氛圍。意大利足球超級杯曾在中國踢過3年,起初,米蘭和國米聯手抵制來華比賽,但最終,所謂的舟車勞頓、比賽時間衝突、影響備戰等問題,在利益分成談妥後都迎刃而解。近日,西班牙足協希望效倣意大利,將傳統賽事西班牙超級杯移到中國來舉行,雖被皇馬和巴薩雙雙拒絕,但原因只是錢沒談攏而已。

  在歐美經濟不景氣的現狀下,大牌球隊、球員來華淘金,行將退役的球員,期待在中國賺最後一桶金後回家養老。處於上升期的球隊,希望來中國開拓廣袤的中國市場,吸引贊助合同。

  根基沒打好光靠裝修沒用

  有錢引進大牌外援,有錢承辦高端賽事,而我們自己球員的水平卻原地踏步。當球迷在本土能觀摩到曼聯、熱浪的世界級比賽,當球迷有機會近距離向德羅巴、詹姆斯問好時,回過頭來再看國內球員的表現和國內聯賽的質量,怎可能沒有強烈的心理落差?

  如果根基沒有打好,再豪華的裝修也是空中樓閣。

  誰都明白,砸錢賺吆喝,只是急功近利的表現。青訓工作是否做好,當地體育氛圍是否濃郁,才是提升三大球水平的關鍵所在。多年前,日本足球也曾以引進大牌球星為契機,打造更吸引人的職業聯賽。與此同時,日本足協耐住了性子,乘此機會打造出了一個全面、穩固的青少年培養體系,一步一步,成為亞洲足球的真正代表,並走向了世界。曾有中國足協官員指出,“如果在一個城市內,孩子們每週都能參加兩到三次足球活動或訓練,每個週末能參加一兩場足球比賽,那將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格局。”只是,這些話,至今沒有全面落到實處。

  大牌球星是聯賽教科書,但我們應該把他們當成教材中的實質性內容,而不是華而不實的封面。否則,球星的量變永遠不能帶來聯賽的質變。

熱詞:

  • 上海申花
  • 德羅巴
  • 青訓
  • 亞冠
  •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