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言一行皆被無限放大,置身何處都是“風暴”中心,好端端的陽光形象因或虛或實的質疑蒙上一絲陰影……告別倫敦不過50天,為中國泳軍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孫楊,就切身感受到了成長為巨星的代價。
“奧運會後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更希望能有專業團隊從各方面幫助我。”在黃山舉行的全國游泳錦標賽,孫楊依然是唯一的焦點。昨天難得沒有比賽,他還得為活動和採訪忙活。“如果只靠我自己和周邊一些力量,會感到有些難以承受。就像一座橋,沒有足夠的支撐力,總有一天會支撐不住的。”
看得出,這位不滿21歲的大男孩,迫切渴望有人分擔他訓練、比賽之餘的困惑和煩惱。組建專業團隊,幾乎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答案,但這樁原本可以實現多贏的好事,卻因體制限制和利益拉扯而變得複雜。至少到目前為止,一切還只停留在“探討”階段。
獨面紛擾,因“失身”心累
都説有得必有失。“得,是得到競技體育的最高榮譽獎章。失,是以後的人生都失去了自由。”露出一臉苦笑,孫楊開起了自己的玩笑:“我管這叫‘失身’。走到哪都有人認識我,有時真的困擾到了我的生活。”
由於項目影響力、成績突破性,以及那無處躲藏的近2米的身高,孫楊在眾多奧運冠軍中,受到的關注度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當徐莉佳還能悠閒地坐著地鐵上學時,他早已失去了出行的自由。“現在,連我家的車都被拍下放到了網上,沒法開上路了。”
奧運會後,孫楊不敢多開手機,也來不及看每天成千上萬條增長的微博邀請。他感謝那些支持自己的人,卻又覺得力不從心。“很多不了解的人,以為我耍大牌,不簽名、不拍照。可他們不知道,光去香港前我就簽了5000個名。我很感謝支持我的人,也時常因他們而感動,但有時候真的沒辦法,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要求。”
伴隨著這種力不從心而來的,是誤解、質疑甚至是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沒有的事情説成有,這讓我很困惑。我不是那樣的人,沒做那樣的事,卻要自己去開發佈會澄清,心裏真的挺累的。”孫楊坦言,他理解外界的關注,卻也希望能有些許自己的隱私和空間,“比賽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情多少會影響心情。我不希望現在剛有了這麼好的起步,卻因為非傷病和訓練的因素,影響到以後的道路。”
團隊建設,商業並非唯一
顯然,當孫楊成長為中國體壇的一位巨星,從前“粗放式”的管理已不夠用。如果要讓運動員不再為訓練、比賽之餘的事情煩心,從訓練、醫療、後勤到媒體公關、商業開發,都需要有專業人才負責打理。
“希望通過領導等各方面的關心,讓團隊來減輕我的負擔,也減輕全家人的負擔。”因為團隊缺失,一直陪伴在孫楊身邊的孫媽媽被外界貼上了“經紀人”、“發言人”的標簽。孫楊透露,奧運會後,孫媽媽每天從早上8時起幾乎全天都在接電話中度過。“現在,説到我就要牽扯到家人。其實,媽媽只是在生活上給我一些照顧,其他真跟她沒有太大關係。”
事實上,關於孫媽媽角色定位的質疑,也更加反映出團隊建設的必要性。如果有職業團隊和規範的流程來運作,又何須事事皆由家長操心?目前,孫楊不僅沒有像姚明、李娜那樣的自主團隊,甚至連類似“翔之隊”的相對獨立的保障小組也還沒有。這其中,一方面因為體制的制約,孫楊不可能如完全邁上職業化道路的李娜和姚明那樣,去自由選擇團隊和經紀公司。同時,在孫楊取得成績後,他背後的“利益鏈”也變得愈發龐大和繁雜。誰都想從這塊“香餑餑”上分得一杯羹,以致原本簡單的多贏選擇,演變為利益分配的“拉鋸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到團隊建設時,幾乎所有聲音都言及商業開發。對於孫楊而言,面對紛至沓來的商業邀約,的確需要專業人士選擇和運作。不過,商業開發絕非團隊建設的唯一。孫媽媽就坦言:“我們其實更希望在訓練、後勤和科醫保障上有專業團隊護航,讓孫楊職業生涯的輝煌可以延續更長。同時也希望有人來幫他處理和協調媒體公關事項。”
作為官方代表,游泳中心副主任尚修堂今天也就此做出回應。“總局要求運動員不許個人簽約經紀公司,所以游泳中心就是經紀人。”他同樣認為,商業開發只是保障團隊的一部分,“我們會建設一個負責運動員文化學習、思想教育、科研保障、管理義務的綜合性團隊。不是找個經紀公司一包裝就能拿金牌,這是不能畫等號的。”
不論最終會是怎樣的模式,在體育市場化的大環境下,為孫楊等明星運動員配備專業團隊已亟需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