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籃球 >

四新人有望登陸NBA 高中後衛目標成下一林書豪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5日 09:06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易建聯前天證實自己回歸CBA,並代表廣東宏遠征戰整個賽季,這意味著本賽季NBA將不會再有中國球員。NBA一直是中國球員努力的目標,各方也一直期待能有新面孔亮相,其中最有希望的當屬在最新一期模擬選秀榜上的王哲林和李慕豪,還有菜鳥賽季便大放異彩的翟曉川及正在美國打高中聯賽的唐子豪。

  王哲林

  出生日期:1994年1月20日 身高:2.14米

  體重110公斤 位置:中鋒

  在NBA選秀官網公佈的2014年選秀預測最新榜單上,王哲林排名第44順位,被火箭隊選中。作為這份榜單中唯一一名壓軸球員,王哲林同樣被中國男籃寄予厚望。今年4月的耐克籃球巔峰賽,他砍下19分、8個籃板,讓在場的美國籃球專家驚艷,稱他是“姚明接班人”、“球探眼中夢寐以求的球員”。這個18歲的小將卻説,要成為“王哲林自己”。

  雖然從本賽季才開始征戰CBA,但王哲林早已是各級國家隊的常客:今年夏天,他跟隨國家隊參加系列奧運熱身賽,首秀就得到8分,而且展示了靈活腳步,成為新人中表現最出色的,雖然沒能去倫敦,卻讓人看到了中國內線的希望。隨後他又率國青隊斬獲亞青賽冠軍,並榮膺MVP;剛剛結束的亞洲盃,他在國奧隊被委以重任,場均13+10的數據被亞籃網稱讚“前途無可限量”。

  李慕豪

  出生日期:1992年6月2日 身高:2.16米

  體重:90公斤 位置:中鋒

  20歲的李慕豪同樣是內線的潛力新星。著名選秀網站Draft Express上周最新預測的2014年NBA選秀榜單中,這名現效力於CBA東莞隊的小將位於第二輪第23順位,被認為兩年內有望登陸NBA。

  過去兩個賽季,他沒能獲得太多上場機會,2010至2011賽季,他只為東莞出戰6場,場均1.7分和0.8個籃板,上賽季李慕豪出場達到18次,場均數據也提高到2分和1.7個籃板。賽季結束,李慕豪前往美國進行了4個月特訓,並在洲際杯上爆發,末戰拿到全隊最高的20分和9個籃板,還在身體強壯的澳大利亞人面前完成4記暴扣。

  該選秀網站專家表示,李慕豪最大的優勢是他的潛力,但體重不足是目前的不足,若想讓自己的體重有明顯的提升,易建聯就是他努力的模板。專家稱,還需要觀察李慕豪在CBA聯賽中如何對抗那些有經驗的老球員,再決定其未來的選秀位置,因此李慕豪本賽季的表現至關重要。

  翟曉川

  出生日期:1993年3月24日 身高:2.04米

  體重:100公斤 位置:前鋒

  場均11.4分、6.4個籃板和1.1次搶斷,這是翟曉川征戰CBA第一個賽季交出的數據。此外,在北京隊衝冠道路上,他屢次扮演關鍵角色,被稱讚“有一顆大心臟”,馬布裏也多次誇這位小老弟具備打NBA的潛質:“他是我在中國這麼長時間看到的20歲年齡段中最有潛力的球員,他的身體素質和對籃球比賽的理解非常強,完全不像第一年打CBA的球員,他應該繼續保持這樣的訓練和比賽狀態,他一定會成為一名NBA球員。”

  其實去年,翟曉川就曾登上Draft Express預測的1993年出生球員的選秀榜單,排在第22位。他技術比較全面,能裏能外,雖然身高只有2米04,卻在內線作風硬朗,喜歡以扣籃這種有激情的進攻方式。在防守端,小川拼勁足、樂於扮演“藍領”,閔鹿蕾曾直言當時決定把他留在一隊,最看重的是他搶前場籃板的能力。

  唐子豪

  出生日期:1996年 身高:1.90米

  體重:不詳 位置:後衛

  不久前,在大洋彼岸讀高中的唐子豪再次引發美國民眾對華裔球員的關注。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説法,這名少年似乎離NBA更近,而他的模板則是林書豪。

  生在江蘇的唐子豪遺傳了球員父親的基因,從10歲起開始接受正規籃球訓練。2010年,他留學美國,並代表校隊打州高中聯賽。在菜鳥賽季,唐子豪就成為了球隊的主力後衛,他場均能夠拿下17分、4.8籃板和3.8助攻,併入選了弗吉尼亞州高中明星隊,而且被看作有獲得NCAA第一級聯盟獎學金的實力。

  據美國媒體報道,包括NCAA傳統名校貝勒大學在內的5所高校都瞄準了這個中國小子,而他也有意走更“本土化”的路線進入NBA,目標就是成為下一個林書豪。

  晨報記者 劉晨

  ■解析

  這門檻,“高”在哪兒?

  對抗能力是基礎 球感準星很關鍵

  比起10年前,中國球員現在走出國門進入NBA的難度要小得多了。在此之前,姚明的經歷證明了中國人可以在聯盟成名,林書豪的例證則證明了黃種人的身材和體質也能在聯盟中立足,而並不一定要依靠特種身材。但即便如此,進入NBA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球員而言,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噸位不足吃大虧

  中國球員身體素質優秀的不在少數,比如易建聯,孫悅。他們的彈跳和彈速不見得比美國球員差。但是中國球員往往偏瘦,力量不足,噸位不夠,對抗能力差,遇到那些身體變態的肌肉棒子之後自然發揮不出水準。所以雖然中國身體素質好的球員不少,不過身體的綜合素質好的卻不多,甚至沒有。

  於是,在身體這個層面上中國球員立足NBA的資本就剩下了身高。還好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出幾個身高足夠的球員還算容易。憑藉身高中國球員或許可以跨進NBA的門檻,不過能走多遠就要看以後的發展了。

  進攻範圍被縮減

  由於體制原因,環境的因素,中國球員的球感很難跟美國球員相比,運球的能力自然不能達到NBA的要求,這就導致了中國的後衛球員在NBA的節奏與防守壓力下難以自如地控制住球,從而難以得到更多的出手機會以及傳出高質量的球。在投籃上的差距應該會比控制球能力上的差距要小,但是考慮到NBA的三分線很遠,以中國球員的對抗能力又很難在接近籃筐的地方獲得舒服的出手機會,中國球員在NBA的得分機會自然會大打折扣。

  當然中國球員要在NBA獲得成功也不是不可能。姚明就是個最有説服力的例子。在剛剛進入NBA的時候,身體方面身高自然是他的絕對優勢,技術方面身為大個子的投籃能力也是他最重要的砝碼,然而這些還不足以造就後來的NBA第一中鋒。如果姚明沒有苦練力量,增加體重,增強對抗能力的話,他或許永遠都只能做一個一流球員而不是超級球星。

 

熱詞:

  • 易建聯
  • NBA
  • 阿聯
  • 姚明
  • 林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