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大運會新聞 >

大運會涌現奧運明星 高校如何培養學生運動員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6日 09:21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九屆全國大運會為期10天,將有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包括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34個代表團,共有6196名運動員、教練員,1196名裁判員參賽,共設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武術、定向越野、跆拳道、毽球、橋牌12個項目。比賽場館和接待除定向越野外,均安排在天津市12所高校和海河教育園區進行。目前,各項賽事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

  本次大運會吸引了大批年輕的奧運明星前來參賽。其中包括倫敦奧運會上勇奪2金1銀1銅的泳壇猛將孫楊、北京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銀牌得主張琳、北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冠軍劉子歌。除了這幾名泳壇名將,倫敦奧運會男子20公里競走金牌得主陳定與倫敦奧運會女乒單打亞軍、現女單世界排名第一的丁寧也將出戰本屆大運會。

  不久前,倫敦奧運會剛剛拉上帷幕,相比起來,本該略顯黯淡的大運會卻因為這些奧運明星的相繼亮相,變得星光熠熠,因此,也吸引了大批觀眾與媒體的強烈關注。倫敦奧運會的熱浪尚未退盡,大運會又接踵而來,這些剛剛在奧運會中滿載而歸的運動健將們再次齊聚天津,將為觀眾奉獻一場體壇盛宴。

  高校能否培養出體育尖子?

  不可否認的是,與星味十足的奧運會相比,大運會上的明星運動員畢竟只佔少數。但這些還處於大學階段的年輕人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大運會是一個大學生展示運動技能與體育精神的舞臺,來自於校園的他們,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與諸多媒體連篇累牘大唱讚歌的歐美國家校園體育比起來,中國的校園體育則很少受到稱讚,甚至面臨著“體育人才培養與教育系統之間脫節”的質疑。“學生運動員”還是“運動員學生”,這個概念總是被提及。專業運動隊培養出的運動員是否有資格參加大運會,“純大學生出身”的運動員是否具備參加大運會的實力,這些問題到底怎樣去理解和回答?

  首都體育學院院長、中國大體協副主席鐘秉樞認為,中國體壇一直把“大運動量訓練”視為法寶,在經濟條件落後、科學訓練手段低下的條件下,用多於別人的訓練時間和強度來彌補訓練條件的簡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本身也有弊病,既容易造成運動員傷病,使他們厭練、不能練,也耽擱了運動員在成長過程中本應接受的教育。從而,我國傳統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與教育系統發生脫節,運動員素質和出路的問題、培養效益低和高淘汰率等等問題也就出現了。

  “體”回歸“教”是趨勢

  21世紀中國校園體育運動到底該如何發展?鐘秉樞認為,中國的校園體育完全可以像歐美國家一樣,提高訓練質量和效率,縮短訓練時間,讓運動員像普通年輕人一樣擁有正常的學習時間。如今中國的體育運動員一般都是專業的運動員,由省隊、國家隊培養出來的,他們可能往往缺乏學術方面的知識,但在退役之後,才能有機會進入大學學習,如此,便錯過了學習的最佳年齡。2011年世界大學校長論壇上,美國紐約理工大學校長愛德華曾表示,大學裏的運動員畢竟是學生,他們只是通過運動來鍛鍊領導力、團隊合作、組織及時間管理能力,並保持健康,但他們最終不是職業運動員,首先是學生,然後才是運動員。

  所以,培養優秀的各級各類體育人才,不僅是體育部門的事情,學校更是培養人才的搖籃。1985年,原國家教委和原國家體委就已形成共識,決定形成一個大學、中學、小學“一條龍式”的培養優秀體育人才的試點。從20多年的發展路線來看,在有些項目上,一些高校已經培養出來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生運動員。這些優秀運動員和運動隊的相繼涌現,充分展示了高校的教育平臺優勢,再加上體育教育的加強,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體育人才培養模式。

  可以看到,體育回歸教育是更大的趨勢,也是“以人為本”的思路體現。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人們的視線除了關注金牌之外,更多的已經開始轉向對運動員群體長遠利益和全面發展的關注。由此,大運會承載了更多意義,人們希望在這裡看到中國體育更加人文、更加多元的發展模式,也希望看到體育人才培養與教育模式的更好結合。

熱詞:

  • 大運會涌現奧運明星
  • 高校如何培養學生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