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為央視2002開年大戲“天下糧倉”題寫片名;為昆明世博園10周年題寫“天下大觀”;為香港慶回歸10周年中國明星足球隊與香港明星足球隊暨歷屆世界冠軍、奧運冠軍賽題字“天下奧運”;為民革中央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題寫“天下為公”;為瀋陽世博園題寫“天下第一園”;為中華母親河題寫碑文“天水倒流,東海底漏,九曲黃河,一瀉壺口”;在法國巴黎舉辦畫展時為中國駐法大使館題寫“天涯若比鄰”;為當今之盛世題寫“天下和諧”。這些都是都本基近期的不凡作品。
由於這些“天字號”的題字內涵與意義皆分量超重,地點顯赫,受眾面極廣,又非篆、隸、草、行、楷等大眾較為熟悉的書體,因而引發業界一片熱議。
中國書畫史,就是一個迭出新體、不斷發展與完善的歷史。都先生坦言:“我只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借勢發力。至於一些人提出"霸書"的概念,其實是對我走筆形式的一種肯定。”“學習歷史,領悟古今是支點,融會貫通,有所心應是半徑。這樣畫出的圓輻射面寬廣,才能有向力度與深度發展的餘地。”
年屆花甲的都先生,性格上訥於言辭,善於思考,勤於做事。如今在馳名海內外的文化一條街——北京琉璃廠東街汲古閣成立了“都本基書畫工作室”。他擔任中國民革中央畫院理事職務,因多次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扶助殘疾人參與書畫藝術,被文化部、中國文聯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在諸多書畫大賽中獲得諸多大獎。他多年來取得的成果十分顯著,在圈內其人品、書品、畫品有口皆碑,但他最中意的還是“霸書”的成果。他有些自嘲地對筆者説,“我的書比畫好,畫比詩好,詩比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