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讓CBA的球迷們像NBA一樣享受比賽,“國情”依然可以成為一堵墻。讓CBA的媒體工作者們像NBA一樣報道比賽,中國籃球終於算是開了一條縫兒。
數天前,CBA的各傢俱樂部收到了中國籃協下發的一份文件,亦即《關於加強2011-12CBA聯賽媒體服務工作的通知》。內容不多,但對每個採訪CBA的記者來説都是好消息:第一,以後球隊在不影響球隊更衣的情況下,必須向記者開放更衣室了;第二,以後教練、球員在各賽場通道處設立的混合區,有義務接受記者的採訪了;第三,以後若記者提出申請的數量夠多,各球隊就得安排指定球員或教練的專訪了。
你邁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這句話放在此處,論語境似乎有些尷尬,論道理卻頗為貼切。
CBA提出“服務媒體”的口號,早不是一年兩年了,可直到本賽季依葫蘆畫瓢地,嚴格執行採訪預約、設立文字記者專區等制度,也仍然難免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甚至種種新政本身也引來了一片反彈聲音,不單是習慣了傳統採訪方式的記者們存在一個適應問題,關鍵更在於現實條件註定了這些新政往往會製造一些影響媒體採訪的障礙,簡而言之,還是“中國特色”。
媒體需要怎樣的工作環境?標準答案當然不難找,全因為中國體育或許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社會與外界交流最開放、最通暢的領域之一,具體到籃球,奧運會、女籃世錦賽和多屆男籃亞錦賽承辦過之後,“國際標準”談不上深入人心,最起碼早已被人示範過無數次。與之對應的則是,伴隨著近年來的籃球熱,中國的籃球記者成為最有機會出外“見世面”的一個群體,NBA是一種模式,世錦賽是另一種模式,折射到腦海裏卻都是一個字:好。再回頭,無語。
稱“借鑒”也好,稱“轉換”也好,歸根結底還是要看目的。不得不説,CBA直到最近幾個賽季,才漸漸明確了“媒體是合作夥伴、不是敵人”的概念,因為傳統的理念始終力量太大。觀念轉變了,執行起來也還有磨合,與CBA更多向NBA靠攏不盡相同的是,CBA在媒體服務這個環節上的操作,其實是汲取了NBA和FIBA(國際籃聯)兩種體系的營養,本身吸收消化就需要時間,各傢俱樂部的實際情況又不同,同樣的標準執行起來,照樣還會有懸殊差別。
好在總還有能夠代表“CBA水平”的,包括剛剛換帥的佛山,他們甚至會給人一種直覺:佛山俱樂部在媒體服務上動的腦筋、投入的成本,跟他們球隊的實力、戰績太過脫節。反差有多大?論硬體,佛山隊本賽季的兩個主場,佛山嶺南明珠體育館和南海體育館,場館的建成時間、面積各有不同,卻都能保證有媒體專門入口、媒體專屬停車位、極其詳盡的媒體指向標誌,甚至剛好湊巧,嶺南明珠體育館室內的裝修顏色與CBA的宣傳招貼色很是搭配,很容易給人渾然一體的感覺。再説軟體,賽後安排球員在混合區接受採訪,賽後開放更衣室,籃協剛剛下發文件統一要求的事情,他們早按標準化執行了而已。
佛山俱樂部的媒體經理方小東,以前其實正是一位採訪CBA的隨隊記者,他笑言當下最頭痛的不是擔心媒體服務流程出問題,而是有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安排球員接受採訪,因為記者們最近只對佛山隊中的後衛曾令旭“感興趣”。缺少明星國手的佛山隊,缺少大牌外援的佛山隊,對媒體記者而言,倒真有些“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也許是籃協要用佛山隊作為模板、推廣他們的經驗,也許籃協乾脆就是老早計劃著要給媒體創造便利,無論怎樣,CBA如此操作,是只會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正面效應的。想必,他們也早聽説過了男籃亞錦賽期間、一位記者因為國家隊“封口”而衝著鄧華德説“那我能不能編你幾句話”的傳聞,而CBA聯賽本身迥異於國家隊比賽的一點,又是它需要宣傳和推廣,籃協能夠下這個決心,可以讚一個。
即便回想一下,喊了那麼多年“開放更衣室”,等到今天才實現,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