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籃球 >

調整規則遏制騙罰球 科比韋德馬丁式動作將受限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9日 08:48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浪體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NBA新規遏制騙罰球

  新浪體育訊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據ESPN體育報道,NBA下賽季的裁判尺度將有所調整:類似凱文-馬丁這樣硬生生向對方身上靠以博得犯規的行為將更難獲得投籃犯規吹罰。

  美國時間週二,NBA籃球運營副總裁斯圖-傑克遜公佈了一些下賽季裁判臨場判罰的微調,亦即當持球進攻球員主動將球擺動到防守球員伸展出來的手臂上後再連續做出投籃動作時,如果該接觸發生在連貫的投籃動作之前,則此接觸將不會被判定為投籃犯規(但並非是完全不犯規)

  同理,上籃時,如果一名球員尚未做出投籃動作之前便遭遇了防守方的接觸,也不會被吹罰投籃犯規。

  “有些球員的投籃動作目標之一就是造犯規,”傑克遜表示,“這樣對於比賽的觀賞性並不利。這樣的做法會讓人産生一種強烈的感覺,那些射手們是在不勞而獲和投機取巧,特別是在三分線外。”

  按照這樣的規定,類似過去科比-布萊恩特那種做完三威脅動作後就往緊逼的防守球員身上靠的行為很難被認定為完成了一次投射,那麼相信下賽季這樣的“造犯規”行為不會帶來太多直接的兩次罰球,受到這條規則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些利用主動接觸賺取哨子的球員,譬如凱文-馬丁。還有喜歡硬生生尋找身體接觸的科雷-馬蓋蒂,以及習慣騙防守球員起跳,再用時間差尋找身體接觸的德維恩-韋德。

  另外聯盟還就低位的走步問題進行了專項闡述,其中最強調的是單腳跳的情況將肯定被吹罰為走步。當在籃下爭搶籃板時,如果限制或者夾住對手的手臂也將被吹罰犯規,而在運球時出現不自然的停頓或者猶豫也會被吹罰。

  一些規則上的變更也將提升比賽的節奏和簡化比賽最後時刻的複雜性:

  1. 非技術犯規或惡意犯規發生的罰球中第二次罰球之前方可進行換人。

  2. 暫停結束後裁判將鳴哨兩次,中間間隔15秒。如果球員在兩次鳴哨後還不回到場上,將被給予拖延比賽警告。

  3. 只有長暫停的時候才會使用回放判罰輔助功能,20秒短暫停時不可使用該功能。

  4. 投三分時球員是否踩線將取決於球員的腳是否一直留在線上,這意味著如果一名球員在三分投籃出手前腳離開了三分線,那麼他這次出手也將被判定為三分。

  5. 一旦進攻時間剩下15秒,而球還留在後場,那麼進攻方將被判定為8秒違例,此前這個時間點為16秒。

  而這最後一條規則的微調是基於技術角度上24秒時鐘上的改變。在新賽季中,進攻時間最後五秒的計時顯示將細化到0.1秒,就像“真實”的時鐘一樣。此前的NBA的24秒計時實際上是從24.9秒開始,然後結束時還留下0.9秒時間,而現在的24秒計時將從23秒到24秒之間開始計時,並在最後0.1秒時結束。

  傑克遜認為在進攻時間進入最後10秒時,教練將對此進行更為細緻的佈置:“我們不希望讓所有的進攻都打滿24秒,從戰略立場來説,最後5秒鐘才是最有價值的。在過去你知道自己還剩下2秒鐘,但是你不知道是2.9秒還是2.1秒。所以這將帶來很大的不同。”

  新賽季中裁判還對正在空中或者結束進攻動作後正在下落時的進攻球員加強了保護,此時防守球員的犯規動作將被裁判嚴格監控。一般來説,這樣的犯規容易導致二級惡意犯規,給予2次罰球,轉換球權,並將犯規球員驅逐出場。

  “上賽季這種接觸有增多的傾向,這是非常危險的。”傑克遜表示。

 

熱詞:

  • NBA
  • 籃球
  • 調整規則
  • 科比
  • 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