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比賽時間:
2011年8月13日至8月18日
二、比賽場館:
半、決賽場館:會展中心 9
預賽場館:會展中心 9
訓練場館:會展中心 9
擊 劍
一、擊劍的起源、沿革
擊劍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早在遠古時代,劍就是人類為了生存同野獸進行搏鬥和獵食所使用的工具。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劍由最初的石制、骨制發展到青銅制、鐵制,最後到鋼制,並作為戰爭的武器,逐步走上歷史舞臺。擊劍在古代埃及、中國、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國家十分盛行。公元前11世紀,古希臘就出現了擊劍課,並有劍師講課。有關古老的擊劍形式,在希臘、埃及等國家中的一些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都可見到關於擊劍的浮雕。
在中世紀的歐洲,擊劍與騎馬、游泳、打獵、下棋、吟詩、投槍一起被列為騎士的七種高尚運動。為了研究和推動擊劍技術的發展,歐洲各國紛紛成立擊劍行會(協會和學校)。西班牙被認為是現代擊劍運動的搖籃,第一本擊劍書籍就由兩位西班牙教練編著。擊劍運動真正得到全面的發展還是在法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時期。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 布瓦西埃發明了面罩,這一發明使擊劍運動進一步步入了高雅之路。人們戴上面罩、手套,穿上擊劍服,就可以安全地進行一連串的攻防交鋒。面罩的問世是擊劍運動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擊劍運動的發展中心。
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的歐洲盛行決鬥。在這種形勢下,為了滿足人們對擊劍的愛好和需要,又不至於傷害生命,一種劍身較短並呈四棱形,劍尖用皮條包紮的新型劍被設計出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並得到廣泛開展,這便是現在花劍的雛形。從此,在歐洲的習武廳、擊劍廳及專業學校裏,花劍的擊劍方式逐漸形成,日趨完善。
熱衷於決鬥的紳士和貴族從1885年開始,在習武廳進行練習時,使用三棱形劍,交鋒不限制部位,這就是延續至今的重劍。
18世紀末,匈牙利人對東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騎兵用的彎型短刀,進行了改革,于劍柄上裝配了一個像彎月形的護手盤,在擊劍時可以起到保護手指的作用。後來,意大利擊劍大師朱賽普 拉達葉利將它進一步改進,使它能在擊劍運動和決鬥中使用,並根據騎兵作戰的特點,規定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這便成為現代佩劍的前身。至此,人們在從事擊劍時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花劍、重劍和佩劍。
19世紀初,在法國擊劍權威拉伕熱耳的倡議下,將花劍、重劍、佩劍這三種不同式樣的劍的重量再加以減輕,並對技術原理及戰術意義進行深入研究。19世界末,形成了當代擊劍運動,1913年國際擊劍聯合會在巴黎成立,1914年6月國際擊劍聯合會通過了第一個國際擊劍規則,擊劍運動由此逐漸成為國際性的體育競賽項目,並最早成為大運會大家庭中的一員。1931年發明並使用了重劍電動裁判器,1955年開始使用花劍電動裁判器。1989年,佩劍比賽開始採用電動裁判器。電動裁判器的發明也是現代擊劍運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使擊劍比賽更加公平,同時推動擊劍技術向更新的高度發展。現代擊劍運動是奧運會的傳統項目。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就設有男子花劍、佩劍的比賽。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奧運會上增加了男子重劍比賽。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第八屆奧運會上又增加了女子花劍比賽。1992年在巴塞羅那舉行的第二十五屆奧運會上,女子重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佩劍于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被正式列為奧運會項目。
1955年前蘇聯專家赫魯曉娃在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開設擊劍專修課,把擊劍運動引入中國。1959年,在第一屆全運會上擊劍被列為表演項目;在1965年第二屆全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73年,中國擊劍協會成立,同年加入亞洲擊劍聯合會。1974年加入國際劍聯,這標誌著我國擊劍運動走上國際舞臺。1978年3月,我國擊劍選手欒菊傑在西班牙馬德里第二十九屆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在持劍手臂嚴重受傷的情況下,奮力拼搏,戰勝強手,奪得亞軍。這是中國擊劍的歷史性突破,在世界擊劍界引起了轟動。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欒菊傑又不負眾望,一舉奪得女子花劍冠軍,再一次轟動世界擊劍界。1992年第25屆奧運會,王會鳳奪得女子花劍亞軍。2000年第二十七屆奧運會,我國男子花劍“三劍客”奪得男子花劍團體亞軍。2004年第二十八屆奧運會,譚雪奪得女子佩劍亞軍、王磊奪得男子重劍亞軍,男子花劍“三劍客”再一次出征奧運會又取得男子花劍團體亞軍的驕人戰績。2006年10月都靈擊劍世界錦標賽,王磊奪得男子重劍冠軍,女子重劍取得團體冠軍,這是中國擊劍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歷史性突破。2008年北京奧運會,仲滿奪得男子佩劍個人賽冠軍,這是中國在男子項目取得的一次偉大進步,也是24年以來中國再次獲得的擊劍奧運金牌。2009年第二十五屆貝爾格萊德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王敬之獲得男子佩劍冠軍,中國隊獲得佩劍男子團體冠軍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