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停擺果然如期而至。7月1日,NBA球員工會和聯盟資方在一次決定性的會面中沒有就新的勞資協議達成一致。這也意味着,在現行的勞資協議過期後,NBA正式進入停擺。此次停擺,這也是NBA聯盟自1998-1999賽季縮水為50場以來的又一次停擺,究竟是重蹈13年前的縮水賽季覆轍,或是滑入賽季徹底取消的更深深淵,在接下去的幾個月裏,勞資雙方的角力還將繼續。
NBA遭遇發展瓶頸
如果説NBA勞資雙方博弈核心是錢的話,那從另一個側面來説,人們眼中NBA這個全世界最成功、最賺錢的商業體育聯盟發展也到了一個瓶頸時期。因為,雙方的博弈已經給旁觀者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NBA聯盟已經無法“開源”,他們現在必須考慮“節流”。
NBA在市場開發方面已做得不能再好了無論是電視轉播、門票收入、廣告贊助、球館冠名還是球衣、紀念品等籃球衍生商品的開發上,他們所做到的,都足以讓其他籃球聯盟、甚至很多體育聯盟仰視。但蛋糕就那麼大,在新型體育經營市場開發出來前,NBA似乎已經找不到有效的 “經濟增長點”了,所以他們要去和球員錙銖必較。NBA雖然多年來一直高度擴張,但仍有很多小城市的球隊生存與發展環境並不理想。像夏洛特山貓、孟菲斯灰熊和新奧爾良黃蜂幾乎到了度日如年、茍延殘喘的地步。
姚易或許因禍得福
停擺讓美國籃球陷入了“末日論”,但對中國球迷來説,雖然存在損失常規賽的可能,但卻有望拯救陷入危機的姚明和易建聯,一方面已成為自由身的姚明擁有了更充足的時間來恢復,而阿聯也暫時擺脫續約危機從而全力備戰亞錦賽。
停擺的開始讓NBA關閉了球員交易市場,陷入合同危機的姚明和易建聯都暫時得到了喘息,尤其是姚明,他不僅暫時不用考慮和火箭續約還是轉會的煩心事,還可以調整心情好好養傷,停擺甚至增強了姚明繼續征戰NBA的可行性。阿聯也一樣,奇才隊在停擺前夕沒有給阿聯提供新合同,阿聯正好全力備戰亞錦賽,如果亞錦賽表現出色幫助中國男籃晉級倫敦奧運會,他還需要擔心新合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