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網易體育7月1日報道:
美國當地時間6月30日,勞資雙方沒能在最後時刻達成新的協議,13年未見的大停擺正式開始,儘管此時的停擺並不意味著下賽季註定報銷,但至少説明了勞資雙方存在“暫時”無法調解的巨大分歧。中國有句老話説的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造成停擺的分歧究竟在哪?歸根結底兩個字,利益。
NBA,全稱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它是世界籃壇的最高殿堂,這裡有地球上最好的一批籃球手,他們每年都為球迷們貢獻著精彩絕倫的比賽,讓所有人都感受得到籃球的魅力。但在這背後,NBA也是一個成熟的商業聯盟,球員們在這裡用自己的球技換得高收入,老闆們也從門票、贊助商等等環節中拿到利潤,既然有兩個巨大的利益主體在一口大鍋裏掄勺子,誰吃的多誰吃的少就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回避的大問題,那麼在這次停擺前聯盟收益到底是如何分配?雙方此次爭奪的焦點又在哪呢?
首先,一個叫做BRI的概念必須提到,BRI是籃球相關收入,這個概念包含的範圍極為寬廣,最主要的部分是門票收入、廣播權銷售收入、球隊贊助商的資助以及所有權收益(包括國際電視轉播費,贊助,從NBA娛樂公司得到的收入),次要的還有球隊宣傳收益,球館俱樂部收益,表演賽收益,場館簽約收益,豪華包廂收益,甚至飲料銷售權收益,在球場半徑75英里內的授權商店中銷售的特許商品收益,球館停車費等等等等,每個賽季開始之前,這個收入都會被給出一個預估的值,然後從這個預估值中確定下賽季各支球隊能夠花在球員身上的錢,即球迷們所熟知的工資帽、奢侈稅,而這,也是球員從聯盟利益中分到的一杯羹。
以已經結束的2010-2011賽季為例,2010年7月8日,NBA官方出臺了5804.4萬美元的工資帽和7030.7萬美元的奢侈稅觸發線,這兩個數字中第一個界定的標準是10-11賽季BRI(即上文提到的籃球相關收入,下同)預估值的51%(1999-2005勞資協議中這個比例是48%),第二個數字則是BRI預估值的61%(99-05勞資協議中比例為55%),這就是上賽季球員們能從聯盟利益中拿到的錢。
但同時根據這個補充條款的規定,球員總收入不能超過BRI的57%,為了做到這一點,NBA官方會向那些支付球員工資超過7030.7萬美元的球隊徵收1:1的奢侈稅,以及從球員工資中扣除第一年10%,隨後逐年遞減(到2010年只有8%,上賽季總額為1.6億美元)的保證金。賽季結束之後,聯盟收取的奢侈稅將被平均分配給那些球員工資投入沒有越線的球隊,而保證金則示球員總收入有沒有超過BRI的57%來決定是返還給球員還是均分給各隊老闆。
如上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平衡,球員們拿到多少錢,老闆拿到多少錢,這個聯盟才會一直相安無事的持續發展下去。而現在,平衡終於被打破了,因為近幾年的經濟危機導致老闆們在各方面收入銳減,能在NBA這口大鍋中分到多少利益已經引起了老闆們越來越多的關心,與此同時相比1999-2005年的勞資協議,從2005年至今球員們的收入一直居高不下,這也成了老闆們一塊揮之不去的心病。
於是,老闆們才提出了在新的勞資協議中降低球員薪酬標準、把球員收入在整個聯盟收益中所佔百分比從原先的57%降到50%以下、所有NBA球隊執行硬性工資帽、壓縮球員合同長度、球員合同的保障體制等等針對球員收益的改變,甚至為了逼迫球員讓步扣除了本應該在8月返還給球員們的2010-2011賽季球員保證金。一切的一切都能夠説明,雙方爭奪的焦點還是利益分配。在老闆看來50%以下是他們可以接受的數字,而在球員們看來,他們可以減少收入以幫助NBA渡過總裁斯特恩所説的虧損難關,但絕不可能接受如此離譜,據球員工會副主席亨特所言:“有可能導致球員們在未來10年中損失82億美元。”的改變……
最新的消息顯示,球員工會已經同意可以在新勞資協議開始的幾年中將己方收益降至BRI的54.6%,但從現在的情況看,這樣的讓步還遠沒有達到老闆們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