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江陰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幾何中心,北枕長江,南臨太湖,是一座人文彬盛、生機盎然的濱江港口城市。江陰距上海、南京各150公里,以江陰為圓心,半徑160公里範圍內有6個機場。江陰長江公路大橋與錫澄、滬寧、沿江高速公路和新長鐵路構成了江海湖聯運、水公鐵一體的交通樞紐。市域面積988平方公里,人口120萬。
江陰地處江尾海頭,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自古鐘靈毓秀。已有7000年人文史、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是良渚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明清以來,江陰涌現了地理學家徐霞客、“中國近代圖書館之父”繆荃孫、現代文學家劉半農、民族音樂家劉天華、佛學家巨讚等一大批傑出人物,擁有近百名大學校長、13名院士和40多位共和國將軍。
江陰在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千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全國二百五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二百分之一的地區生産總值和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連續多年領跑全國縣域經濟。2005年末,江陰在江蘇省率先全面小康達標後,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幸福江陰”的戰略構想,即:以民生為本,力求個個都有好工作;以民富為綱,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為先,力求處處都有好環境;以民安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強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體。“五民五好”的幸福藍圖全面開啟了符合江陰特色的科學發展新征程。
2010年,江陰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000.9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82.0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0.7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9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11年位居全省第一。江陰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實現“八連冠”,近五年先後榮獲首批國家生態市、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佳經濟活力魅力城市、中國十大和諧名城、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等40多項全國性榮譽,被中央確定為改革開放30年全國18個典型地區之一,被譽為“科學發展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