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網球 >

費德勒道出歐洲統治根本原因 忠告後輩納達爾之可怕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2日 08:31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浪體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儘管上一場與西蒙的五盤大戰一直激鬥至淩晨的12點半才結束,不過本輪對陣從12歲時起就有了交情的“老相識”比利時人馬裏塞,只有39個小時休息時間的費德勒還是在週五日場的第三場就重返羅德-拉沃爾球場比賽,並在成功化解第二盤一度以1-3落後的危機後,憑藉打出的一波10-0的小高潮最終以總比分6-3/6-3/6-1橫掃勝出,順利挺進16強。比賽結束後,瑞士天王在走回球員通道前,非常意外的擺了擺手婉拒了看臺上球迷簽名的請求,顯見其身體的疲憊感還未完全恢復。

  “我今天感覺不錯,”不過在賽後談及自己的體能狀況時,費德勒的表情還是顯得很輕鬆,“我很開心自己能夠經受住這個考驗。當然,要想從一場五盤大戰後很快恢復過來絕對不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我還是做到了。接下去再多一天的休息我確信會有幫助。”此外,他還稱自己當前完全沒有受到背部傷勢的困擾,同時在場上的移動也在逐漸恢復到最佳水準,所以這一點是非常積極的。“我在與西蒙的比賽後完全沒有感受到來自背部問題的困擾,而這在過去通常會多少有點影響。”費德勒表示,“有時候在比較冷的情況下,或是背部因為出汗被風吹到的話,那時候會讓我比較擔心。我很開心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很好,並且移動也沒有問題,顯然能夠在今天打出很高水準的關鍵就是好的移動,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況,所以我非常開心。”

  作為多年來男子網壇的統治者,費德勒招牌式的名字無疑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賽事宣傳的符號,球迷們想在中心球場看到他,而組委會也樂於將他安排在中心球場壓軸亮相。儘管King Roger此前也曾表示,自己無所謂被安排在更小一些的球場打球,但是他也坦言自己已經適應了這樣的比賽氛圍。“毫無疑問,在巨大的中心球場比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費德勒説道,“完全不同的氛圍。邊線外和底線後留有更多的空間,所以當你擊球的時候,聲音都是不同的,而且風勢的走向也不一樣。這種氛圍或者能夠激勵你,亦或者讓你感到非常的緊張。”對此,他坦言自己習慣於在這樣的環境中比賽,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場次,“從某種程度來説這對我也是一個優勢,”費德勒淡淡的笑著説道,“因為我總是被安排在有電視轉播的賽場打球,所以我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狀況,而且這麼多年對我來説,在這種球場中比賽也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同時,這也能夠激烈像馬裏塞這樣的選手在場上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準,因為這是令人興奮的,而登上這樣的舞臺也是你所為之努力的,到那裏展示你所能做到的一切。”

  對於本屆澳網男單128個簽位中共有多達95人來自歐洲的統治性現狀,費德勒直言美國籍與澳大利亞籍球員佔據主導的時代已經變遷了。“我當然認為美國和澳大利亞人能夠很快重新崛起,”他説道,“我想這現在只是一個趨勢,就像是過去的趨勢一樣,美國與澳大利亞曾經擁有過許多偉大的球員,反映不同的時間階段。”隨後他表示,造成這一重大變化的一個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現在賽場的球速比以前慢了許多,“尤其是如果你想到西班牙選手,他們成長的環境,訓練的方式,而美國人或許澳大利亞人則更加習慣於在快速球場打球,都是球來找你,所以他們不習慣去找球然後擊打,這對西班牙人卻是習以為常的。”緊接著費德勒也特別指出,當今網壇的發展趨勢是球員絕不僅僅只能打某一種類型的場地,而需要更多棲的全方位比賽能力。“或許正是球速變慢的場地條件幫助了成長于紅土場的歐洲球員往前邁了一大步,包括我自己也是打紅土場成長起來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想你現在看不見一個球員只能打快速球場,而今天的球員能在所有不同類型的場地上打球,這絕對是由於比賽用球和場地球速的減慢所造成的。”

  此外,對於本土希望之星托米奇在週六晚的夜場壓軸大戲挑戰老對手納達爾的焦點戰,費德勒表示倒也不會去特別關注,對此他還打趣道自己畢竟還有奶爸的工作要做,“我還有孩子要去照顧,所以我肯定更喜歡去做那個,而不是看伯納德(托米奇)的比賽。”不過隨後King Roger仍然非常慷慨的給予了只有18歲的這位後輩以鼓勵,“在他這樣的年紀,就能夠在大滿貫賽中贏得背靠背的勝利無疑是相當出色的,尤其主場作戰更是如此。所以每個人都會去關注這樣的一場比賽,很有意思的考驗,絕對艱苦。拉法從不會主動送出什麼,這我在以前已經感受過了,所以伯納德能告訴你他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