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

“體壇風雲人物”走過十個春秋 已初具品牌效應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3日 11:51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CNTV消息:不知不覺,“體壇風雲人物”已走過了十個春秋。這項從一開始模倣奧斯卡和勞倫斯獎項而設立的電視體育獎如今已有自身特色,成為中國體育界的一大盛典和至高榮譽,影響力日隆,已初具品牌效應。

十年前,趁體育界和體育媒體各路精英都會聚廣州參加九運會之際,中央電視臺體育節目中心舉行了一個高朋滿座的“中國電視體育獎”啟動儀式。自己很榮幸受到邀請,並作為媒體代表作了一個即興發言。講的許多廢話已成過眼煙雲,但還記得當時談及的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希望這個獎項能打造成一個知名品牌。

所謂品牌,就是要質量恒定、運營專業、影響廣遠、忠誠度高。對一個體育評獎節目來説,還需要評選專業、程序公正、公信度高。所幸的是,無論是前期的“中國電視體育獎”還是後來改名的“體壇風雲人物”評選,都初步具備了這些資質,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今中國體壇最具權威性的新聞獎項。

回望“體壇風雲人物”十年路,作為一名媒體評委,感受最深的有三點:

其一是這一獎項率先用“大體育”思維引領社會,為人們全面、深刻地感悟體育的本質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十年來,“體壇風雲人物”的獎項增減有變,但總體上越來越豐富全面,從偏重於競技體育尤其是偏重於明星向更全面的體育觀轉變、向更廣闊的體育領域拓展。從開始的“年度殘疾人運動員”獎到後來的“年度最佳非奧項目運動員獎”、“年度未名人士體育精神獎”和“年度體壇特別貢獻獎”等,一些為中國體育作出過突出貢獻的非競賽明星也成為頒獎盛典上耀眼的“明星”。

第二是評選專業,程序公正。評委薈萃了體育界、新聞界和社會各界的專業人士,每輪評選嚴格按程序進行,又有獨立計票和監票機構普華永道,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評選的公正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從法律上説,程序公正比結果公正更為重要。也許評選出來的每一個獎項並不能讓每一個評委和觀眾都滿意和認可,但這種程序公正卻是塑造公信力的前提條件,至少能防止出現不專業、不公正的“低級錯誤”。這不僅對中國體育界、中國新聞界而且對中國社會都有啟示意義。

記得2005年度“體壇風雲人物”提名候選人,我在組委會提供的候選人名單裏沒有發現西藏登山隊員仁那的名字。我在“備註”欄裏添了仁那的名字,也不抱多大的希望,因為按照通行的做法,最終候選人名單一般都在組委會提供的候選人裏産生。

新華社關注仁那已經好久。我們西藏分社的體育記者早在1999年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前夕,就寫過一篇很感人的“英雄夫妻”,記述了仁那和吉吉夫妻攜手登珠峰的不凡經歷。仁那後來在隨西藏登山隊攀登148000以上高峰時不幸遇難,令整個中國登山界悲慟不已。體育不僅應該有凱旋的榮耀、失利的沮喪,還應包括不帶功利性的向自我、向命運挑戰的精神。我覺得仁那身上凝聚了最具感召力的體育精神,於是向組委會推薦了這位已亡者。

不知道是不是我推薦的結果,組委會最後把仁那列入了提名獎候選人,並最終得到了眾多評委的認可。在2006年舉行的頒獎盛典上,吉吉來到了現場,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一番話語也樸實無華,但現場觀眾卻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和洗禮。這個感人場景也成為歷次頒獎盛典上的一個亮點。

“體壇風雲人物”評選的第三個特點是自省吾身,不斷改進。創辦一項國內前所未有的評獎活動,不可能一開始就十全十美,可貴的是組委會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變化,與時俱進。如今,年屆十歲的“體壇風雲人物”,各獎項的設置已趨於合理,評選結果也少有大的爭議,認知度比較高。

最早設立的“終身成就獎”,本意是褒獎那些為中國體育作出過突出貢獻的標誌性人物。但“終身”二字,註定了這個獎項門檻較高,也容易引起爭議。組委會後來改成了“榮譽獎”、“突出貢獻獎”、“評委會大獎”等,效果就比較好。

“體壇風雲人物”一度為外國運動員敞開大門,我也一直主張這個獎項應該具有國際性。但在具體評選過程中,一是外國明星不好選,二是當選者很難親臨頒獎現場,影響盛典效果,反而成為“雞肋”。組委會後來捨棄了外國選手的評選,不失為一種務實之舉。但我覺得,隨著中國體育和中國媒體國際影響力的增強,“體壇風雲人物”評選從長遠來説仍應該向“國際化”方面努力。

依個人之見,我覺得從首屆“中國電視體育獎”開始設立的“年度最佳突破獎”,後來被捨棄,是一個遺憾。這個獎項頒給那些成績不算驕人、但對中國體育有較大影響的選手和團隊,再恰當不過。首屆評選把此獎頒給首次闖入世界盃決賽圈的中國男子足球隊,可謂實至名歸。如果沒有這個獎項,中國隊得哪個獎項都不合理、不恰當。而2001年的評獎,如果缺少中國隊又確實是一個缺憾。同理,2010年的蔣文文/蔣婷婷、李娜包括未入提名獎的中國男子花劍隊,如果尚有“突破獎”,他們也許更有機會得到應有的褒獎。

十年砥礪,品牌初顯。中國體育需要“體壇風雲人物”,中國觀眾和體育愛好者也需要這個獎項。希望再過十年,“體壇風雲人物”評獎能成為知名品牌和影響力、公信度和忠誠度更高的電視體育獎項。/許基仁(體壇風雲人物評委、新華社體育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