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9日 13:31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廣州12月18日體育專電(記者田建川)“40年前,一位農民為我做了一個木輪椅,就是在一個椅子的四條腿上裝上小輪子,我坐在上面,孩子們推著我在鄉間的小路上顛簸著到田野裏去玩。”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18日在廣東佛山為“全國肢殘人輔助器具創新設計大賽”的獲獎者頒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海迪用“翻天覆地”形容了改革開放後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發生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我國只有少數幾種由假肢廠生産的輪椅,使用起來還非常不方便。”張海迪説,“現在不同了,今天我們很多殘疾人朋友可以操作著高智慧的電動輪椅參與社會生活。”
當日共有17件改進或創新的設計作品在大賽中獲獎,獲獎作品包括轉彎半徑為零的機動輪椅和多功能兒童型腦癱輪椅車等。這些設計作品在和生産企業對接後將為殘疾人特別是肢殘人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
張海迪5歲患脊髓病導致高位截癱,今年55歲的她在經歷人生起伏波折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殘疾人事業的長足發展。“我很高興現在有這麼多高智慧的、電動的輪椅,這些輔助器具為殘疾人特別是肢體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了方便。”
我國共有8300萬殘疾人。張海迪表示,隨著我國殘疾人事業的不斷發展,相關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殘疾人輔助器具生産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而無障礙設置和輔助器具都是殘疾人獨立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工具。
“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張海迪説,肢殘人、盲人、聾啞人和智障朋友參與社會生活需要各種各樣的輔助器具。“我很高興地看到,針對不同殘疾人所生産的輔助器具正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設計人才和先進的生産技術正在為殘疾人回歸社會生活創造便利。”
據了解,目前我國共有200多家為肢殘人生産輔助器具的企業。張海迪説:“這還遠遠不夠”。
談到正在舉行的廣州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張海迪説:“亞殘運會不僅僅是比賽,它更是一種社會關懷,是一種人與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亞殘運會鼓舞殘疾人的精神,激揚社會的大愛。”
張海迪表示,通過廣州亞殘運會全社會對殘疾人的支持會有更多,殘疾人也會有更多的生活熱情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