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9日 10:25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12月19日報道(記者 李斌 張喆 王頌 廖藝 王維宣)2010年廣州亞殘運會的五人制足球(盲人足球)和七人制足球(腦癱足球)是最受歡迎的兩項比賽,無論是在奧體的曲棍球場,還是在大學城的華工體育場,每場足球比賽的上座率都非常可觀。即使是前兩天的陰雨天氣,也無法阻攔這些可愛的足球愛好者。
裁判呂英(右)引領一名盲人球員下場。
中國七人制足球隊隊員在比賽中打門。
中國五人制足球隊慶祝奪冠。
本報記者在亞殘運會期間全程跟蹤採訪五人制足球和七人制足球賽事,也被這些足球隊員和教練所感動,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都從中得到了無窮的快樂。
有了足球
他們的世界不再黑暗
經歷了殘奧會的精彩演出後,中國盲人足球隊逐漸受到球迷的關注。在亞殘運會上,中國盲人足球隊以5場全勝,打進16球僅失1球的戰績獲得冠軍。目前這支中國盲人足球隊的大部分隊員都是從2005年開始訓練的,有6人參加了北京殘奧會。對這些盲人隊員來説,有了足球,他們的生命不再孤獨,他們的世界不再黑暗。
昨天,21歲的王周彬在決賽的第17分鐘打進了唯一進球,幫助中國隊最後獲取冠軍,王周彬在9歲那年因為燃放爆竹炸傷了眼睛,導致雙眼失明。從此,失明的王周彬與昔日的玩伴漸行漸遠,直到他鼓起勇氣要進入盲校。在盲校的日子裏,王周彬不僅學習成績優異,更培養了對運動的濃厚興趣。他在足球方面的天分很快便展現出來,終於在2007年一戰成名,並順利進入國家隊。
王周彬至今仍記得自己第一次嘗試踢球的感覺:“不敢跑,也不敢出腳,因為害怕碰撞和摔倒。”不過,他很快熱愛上了這項運動。和他一樣,許多盲人足球隊隊員都是從克服心理障礙做起,一步步走到現在。“足球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我以前真的沒有什麼愛好,沒有什麼生活樂趣,但現在不同了,我覺得生命可以很精彩,做任何事只要付出了應有的努力就會有收穫,對任何人都是這樣。”
李孝強是中國五人制盲人足球隊的隊長,28歲的他是球隊中年齡最大的球員。少年時期的李孝強也曾癡迷過甲A聯賽,只是他“看球”的方式是聽收音機。從12歲起,他便用一個塑料袋包起足球開始練習,沙沙作響的塑料袋是他最初用來判斷方向的“發聲器”。李孝強在老家昆明有一家按摩店,平均每個月的純利潤4000多元。而中國盲人足球隊最初組建時,每個月的補助僅有300元。
對於自己的選擇,李孝強非常平靜:“我覺得我的選擇是值得的!錢沒了可以再去掙,但是實現夢想的機會卻是難得的,所以我關掉了按摩店來踢球。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他們覺得我能夠代表中國隊參加國際比賽是全家的光榮。”
引導員就是他們的眼睛
“變、變、進、進、左側擋板、逼上去、打……”中國盲人足球隊引導員李建偉的聲音回蕩在亞殘運的足球場上。他用自己的投入演繹了一名引導員如何成為“盲人球員的眼睛”。
2006年,為了備戰北京殘奧會,李建偉被徵調到國家盲人足球隊擔任引導員。與主教練鄒宏謀相比,李建偉除了負責球員的日常技戰術教授外,還要增加與球員的溝通,形成默契。“相互信任是最重要的,培養信任也是最難的。當眼睛看不到的時候,會本能地對外界有一種不信任,所以開始訓練的時候很困難。”李建偉説。據他介紹,一次進攻從守門員發起後,自己就要負責指揮,“我會幫他們擺脫,這個時候我會喊‘變’或者‘進’就是讓球員變向和突破。”因為引導員都站在對方球門的後面,所以這種喊聲的另外一個功效是讓球員能夠辨清球門的方向,“最後可以射門的時候,我會大喊‘打’,球員一般就衝著我的聲音射門了。”
李建偉還有一個秘密武器,每當進攻隊員發直接任意球和點球時,引導員就會拿出一根小小的鐵棍,敲擊門柱和橫樑,發出的聲音能夠為罰球隊員勾畫出球門的範圍,幫助完成射門。在小組賽對韓國隊一戰中,李建偉就是靠這招幫助隊員打進了一記任意球的“世界波”。所有隊員在接受採訪時都對引導員李建偉表達了感激之情,“我們對引導員抱有絕對的信任。我們相信他,他也相信我們,在場上,他就是我們的眼睛。”
有了足球
他們的世界很精彩
中國腦癱足球隊在昨日的決賽中以0比7不敵伊朗隊,獲得亞殘運會銀牌。伊朗隊是世界第3名,曾在殘奧會上大勝巴西隊。中國隊在亞殘運會期間兩次遇到伊朗隊,結果都是大比分落敗,但教練隊員對此並不失望。“第一次是輸了8個,第二次也算少輸了。”主帥楊偉湘笑著説,“我們這次亞殘運會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從第二場比賽看,球員在組織配合中明顯有較大的進步。輸給伊朗隊是意料當中的事情,重要的是我們努力去比賽,從中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
這次參加亞殘運會的中國腦癱足球隊主要以梅州球員為主,這些球員之前代表廣東隊獲得了全國錦標賽的冠軍。在這次亞殘運會上脫穎而出的是梅州小夥子林聰昌,他在首日的比賽中就梅開二度,成為場上焦點。
腦癱足球的特點是偏重球員的康復治療,來自寧夏彭陽的馬彥榮是球隊醫學評級最重的球員,這個回族小夥子在通過訓練後,雖然看上去還是比較瘦小,但其體格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變化。“變得結實了。”馬彥榮説,“以前看到電視上的運動員穿著繡著中國國旗的衣服,非常羨慕。沒有想到參加足球隊之後,我不僅穿上了中國隊的衣服,還成為了亞殘運會的火炬手。”
裁判是球員的保姆
在五人制盲人足球和七人制腦癱足球中,場上的裁判與我們經常看到的“黑臉判官”形象不同。準確地説,他們更像是球員的保姆,除了判定犯規之外,裁判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護球員。
盲人比賽中的專用足球可以發出聲音。發角球時,裁判會拿起足球不停晃動把隊員引導到發球點。在發任意球時,裁判不僅要帶著罰球隊員到罰球點,還要幫助防守球員擺人墻。在健全人的比賽中,裁判主要靠手勢發出指令,而在盲人足球中,裁判則要依靠喊聲來做出判罰,當球被防守球員踢出底線時,裁判要大喊“角球”,以便讓球員們知道下一步要幹什麼。
七人制足球較少限制,觀眾能夠盡情為場上球員吶喊助威。在七人制的比賽中,主裁判對球員的保護非常盡責,由於腦癱足球隊員的平衡性不夠,在身體對抗中往往會人仰馬翻。這時主裁判會第一時間上去,扶起球員並且觀察和詢問他是否受傷。許多在健全人比賽中得到允許的防守動作,在七人制比賽都屬於犯規行為,即使防守中先行碰到球,但由於動作較大,很有可能給對方球員造成傷害,裁判一律將這些動作判罰為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