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08:40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體壇週報
體壇週報報道:1992年,民主黨名不見經傳的總統候選人克林頓在競選中説出一句名言:“It‘s the economy, stupid!(關鍵是經濟,笨蛋!)”最終爆冷把老布什趕下了臺。不過對於決定世界盃舉辦權的FIFA來説,要考慮的絕不僅是經濟。
如果一切向錢看,英格蘭和美國將是兩屆世界盃無可否認的大熱門。按照麥卡錫諮詢公司的秘密報告,在英美舉辦世界盃,收益最大:以百分制計算,2018年世界盃英格蘭是100分,西葡91分,荷比87分,而俄羅斯是86分;2022年世界盃則是美國100分,日本73分,韓國71分,卡塔爾70分,澳大利亞68分。
麥卡錫是根據世界盃的五項主要收入來源(門票、電視轉播費、贊助費、官辦酒店旅遊團和授權産品)進行收入分析的,這份報告原本將遞交12月2日的執委會參考,但不慎被路透等知名媒體看到並加以傳播。英格蘭世申委CEO安森就説:“如果把考察報告和這份經濟研究合起來,那我們無疑是最強大的。”
沒人否認英格蘭申辦的經濟優勢:哪怕世界盃明天就在英格蘭舉辦,憑藉英倫的足球人氣,能保證每場滿座,電視轉播和贊助也會賺得盆滿缽滿。BBC主持、申辦大使萊因克爾就説,“對足球來説,還有什麼能比英格蘭更好?”
但申辦不只看人氣和經濟,説難聽點,對於現有22名執委(FIFA目前還沒有恢復大洋洲足聯的投票權,但在投票前有可能恢復)來説,他們的酬勞並不和FIFA的收益挂鉤,而是和申辦各方付出的“努力”挂鉤,這是公司大蛋糕和個人小金庫的差別。
如果説100多名委員參與的奧運會申辦投票是一場選舉政治,那麼只有22人投票的國際足聯則更像是宮闈政治,充滿了勾心鬥角、密室私會和驚天巨變。2006年世界盃投票時,導致大洋洲代表查理 鄧普西退出的神秘信封,至今仍是不解之謎。
在這種宮闈驚變中,經濟利益只是小頭,而BBC和《星期日泰晤士報》的直言冒犯,反而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29日晚《全景》節目播出後,英格蘭世申委CEO安森就説:“FIFA執委會就像兄弟會,如果你傷害其中一個,其他委員也會疼痛。”
俄羅斯足協前主席科洛斯科夫也説:“如果我是執委,那可以説對英格蘭的同情早就消失了,俄羅斯和西葡將進入最後一輪。”
對於已經飛赴瑞士的威廉王子、首相卡梅倫、名宿鮑比 查爾頓等申辦大使來説,能否創造奇跡將取決於最後48小時的努力。2000年,當時的首相布萊爾拒絕前往助威,就是知道成功可能性不大,卡梅倫會重蹈奧巴馬申辦2016年奧運會的尷尬覆轍嗎?
而2018年世界盃的走向,同樣也會決定2022年世界盃花落誰家。如果花落英倫或西葡,則亞洲四國仍可以與美國一戰。而一旦俄羅斯掄元,則2022年落戶美國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
在國際足聯歷史上,長期按照一屆足球發達國家一屆足球發展中國家的順序來平衡“發展足球”和“營收”。如果2018年FIFA考慮政治,2022年就會開始考慮經濟,這樣美國獲選的可能性就增強了。這,對於熱切盼望2026年在本土舉辦世界盃的中國球迷來説,同樣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