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5日 08:4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10月25日報道 從“四大綜合整治”到亞運城建設,張廣寧回顧了幾年來廣州市“辦好亞運促大變”的點點滴滴,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從治堵到治水,張廣寧開誠布公,深入剖析了城市快速發展中面臨的種種問題,闡述解決之道。用張廣寧書記的話來説,亞運後,廣州市各級各部門還要“從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做起”,讓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再上一個新臺階!
張廣寧説:“辦亞運歸根到底是為了生活更美好。”
◎精彩語錄
談城市面貌綜合整治———
基於這些考慮,在籌辦亞運的過程中,我們就提出了“四個環境”的綜合整治,一個是水環境,一個是空氣環境,一個是人居環境,還有一個是交通環境,作為貫徹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提出的“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的重要內容,確保達到汪洋書記關於廣州城市環境要“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房更靚、城更美”的要求,以全面實現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提出的廣州城市環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變”的目標。
談節儉辦亞運———
多哈舉辦的是“一個亞運”,這次廣州舉辦的是“兩個亞運”,就是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在歷屆亞運會上,廣州亞運會的新建場館是最少的。這也是節儉辦亞運的根本之一。
談亞運開幕式———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程度“無與倫比”。廣州亞運會開幕式肯定不能跟北京奧運會比,但按照汪洋書記的要求,亞運會的開幕式也要有所創新。汪洋書記提出能不能打破傳統的舉辦模式,能不能嘗試在體育場外進行,能不能充分利用廣州“水”的優勢,在“水”上做文章,最好是在珠江上來舉行。當時我想,汪洋書記這個創意好啊,很符合廣州的特點。
談“後亞運”時代———
我們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改善整個城市環境面貌,提升城市綠化美化生態化水平,讓市民群眾更多更好地享受到城市環境改善帶來的好處。二是進一步加強社區管理和服務,加快建立新型社區管理服務體制,構建“和睦相處、鄰里相幫、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平安和諧生態社區。三是進一步完善以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和其他商品住房為構成的具有廣州特色的多層次住房政策體系,進一步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努力實現住有所居。四是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健全社區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努力解決市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五是進一步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形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社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使之更加貼近群眾,努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居民文體活動的需求。
○城市面貌綜合整治
“‘大變’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現在看,通過實踐汪洋同志提出的“五個更”要求,李長春同志提出的廣州城市環境面貌“大變”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了。
南方日報:2003年,廣州正式提出申亞,2004年申亞成功以來,廣州的很多工作都圍繞著亞運會的籌辦進行,特別是城市建設、市容環境整治工程鋪得很開。在這個過程中,您任市長期間,市政府方面是怎麼考量的?
張廣寧:亞運會是亞洲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盛會,是向亞洲、向世界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個契機。廣州市委、市政府希望借助亞運會這樣的難得契機,來進一步完善城市發展的空間佈局,進一步加快改善城市的環境面貌,進一步加快提升城市的品質形象,歸根到底是為了讓市民群眾生活更美好,讓城市的未來更美好。至於亞運會上運動員打破多少世界紀錄,這倒不是廣州最關心的事。
基於這些考慮,在籌辦亞運的過程中,我們就提出了“四個環境”的綜合整治,一個是水環境,一個是空氣環境,一個是人居環境,還有一個是交通環境,作為貫徹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提出的“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的重要內容,確保達到汪洋書記關於廣州城市環境要“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房更靚、城更美”的要求,以全面實現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提出的廣州城市環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變”的目標。應該説,圍繞改善城市環境面貌開展的這四大綜合整治工程,是經過系統考慮的,並不都是亞運工程,辦不辦亞運都要做,也一直在做,只是借助辦亞運的機會擴大了規模、加快了步伐、提升了水平。
現在看,通過實踐汪洋同志提出的“五個更”要求,李長春同志提出的廣州城市環境面貌“大變”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了。
○節儉辦亞運
“廣州新建場館歷屆最少”
有專家估算過,在一段相對的時空界限內,2010年亞運會將為廣州城市經濟帶來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南方日報:2006年時,您曾表示廣州辦亞運不可能像多哈那樣,而是要花少錢辦出一屆高水平的亞運會。但是現在外界有一種聲音認為,廣州在亞運會籌備上投入的資金規模相當龐大。您認為廣州節儉辦亞運的承諾能否兌現?
張廣寧:2006年,我確實説過,我們不可能也不允許像多哈那樣花錢,我們的目標是儘量花少錢辦出高水平的亞運會。
根據市政府部門最新核實,廣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預算投入總共為136億元。通過亞運市場開發和上級有關資金補助,這次我們辦亞運會亞殘運會將可以實現收支基本平衡,並略有盈餘。據了解,多哈亞運會投入了28億美元,僅開幕式就花了2.8億美元。廣州亞運會的投入,根據最新的計算,亞運會包括亞殘運會的運行資金按1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3億元)進行控制和使用;亞運場館建設、場館維護資金預算為63億元人民幣,遠遠少於多哈亞運會。而且,多哈舉辦的是“一個亞運”,這次廣州舉辦的是“兩個亞運”,就是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在歷屆亞運會上,廣州亞運會的新建場館是最少的。這也是節儉辦亞運的根本之一。
媒體報道説,有的人認為廣州投入亞運的金額特別大,對這個問題,最近我們的市財政局長已經作了説明。我們不能把投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都算在亞運會投入上。前面説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只是借助了亞運會這個良好契機,進一步加快了速度、擴大了規模、提高了標準。有報道説,這次借助亞運的機遇,廣州的城市建設加快了5至10年。也就是説,廣州市民提早5至10年享受到了城市建設現代化的成果。
還有一筆賬我們也可以算一算,就是舉辦亞運會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有專家估算過,在一段相對的時空界限內,2010年亞運會將為廣州城市經濟帶來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南方日報:廣州為迎接亞運會,各項工程建設量較大、較集中,相應地要投入較大量的資金。我們知道廣州市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只有七百億元左右,如果城市建設、城市環境整治的錢都靠財政投入,肯定不夠,那麼錢從哪來呢?
張廣寧:你説得對。廣州市財政的財力擺在那裏,單靠政府的力量和財政的錢,城市建設的步子會邁得很小、很慢。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廣州城市建設一直欠賬的原因。
錢從哪來?我們抓住國際金融危機中蘊藏的機遇,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危中求進,利用當時國家金融政策比較寬鬆,積極鼓勵地方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機會,果斷進行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2008年12月11日成立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投融資平臺,並由城投集團通過市場融資,加大城建投入,高強度推進城市規劃建設項目的實施和運作。以“廣州塔”為例,這個項目投資超過27億元,政府只借資4000萬元給新電視塔公司作為啟動資金,其餘資金由企業融資解決,遵循基建程序和市場規則去優選最好的設計方案、最有實力的施工管理隊伍,並按政府制定的目標去建設。現在,一個世界上最先進,集電視發射、旅遊觀光、科技展示、文化娛樂、氣象研究、指揮控制等功能于一體,形象秀美的“廣州塔”已經建成並投入良好運作。廣州市民有了一個可以欣賞自己城市美景的最高點。10月6日下午我去“廣州塔”看了一下,聽説國慶節開放運營以來,每天接待遊客都是上萬人,最多的一天有1.3萬人。經營狀況開局很好。
○亞運開幕式
“只有廣州才能搞這樣的開幕式”
反復思考的結果,我們逐漸找到了“以珠江為舞臺,以城市為背景”的這樣一個理念。
南方日報:我們注意到,這次亞運會的場館佈局不是太集中,很多個區(縣級市)都有布點。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張廣寧:關於廣州亞運場館的佈局,這是亞運史上的一個創新,也是本屆亞運會一個亮點。剛開始,我們考慮亞運場館建設要相對集中。後來經過調研、比較,從廣州城市的長遠發展出發,從便於場館賽後利用出發,從便於市民共享亞運遺産出發,我們堅持把亞運場館建設與城市發展佈局緊密結合起來,按照“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和“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城市發展思路,在亞運場館建設上也實行多中心佈局、多功能建設,做到每個區、縣級市都至少有一個亞運比賽場館。
廣州亞運城的規劃建設也是本屆亞運會的一個創新、一個亮點。按照亞奧理事會的要求,亞運城與各比賽場館的距離不能超過45分鐘的車程。按照這個要求,我們原來想把亞運城建在廣州奧體中心旁邊的廣氮地塊上。後來,我們認為不能就亞運辦亞運,還是要著眼于廣州的長遠發展佈局,把亞運城的建設與廣州“南拓”戰略實施結合起來。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努力説服亞奧理事會官員,及時調整亞運城規劃布點,將亞運城建設轉向現在的番禺區南村,納入規劃中的廣州新城範圍,把亞運城規劃建設成為一個集體育、文化、會展、旅遊、商務于一體的大型綜合社區,為將來啟動規劃居住100萬人口的廣州新城開發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方日報:亞運會很快就要舉行。每次這種大的體育盛會,大家都會對開幕式有一種特別的期待。廣州市的開幕式將在珠江和海心沙島上舉行,開創了在體育場館外露天舉辦亞運會開幕式的先河。為什麼會選擇這種形式?屆時將會展現什麼樣的效果?
張廣寧: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程度“無與倫比”。廣州亞運會開幕式肯定不能跟北京奧運會比,但按照汪洋書記的要求,亞運會的開幕式也要有所創新。汪洋書記提出能不能打破傳統的舉辦模式,能不能嘗試在體育場外進行,能不能充分利用廣州“水”的優勢,在“水”上做文章,最好是在珠江上來舉行。當時我想,汪洋書記這個創意好啊,很符合廣州的特點。廣州這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以水為榮。1300多條河涌密布廣州,僅中心城區就有河涌121條,珠江穿城而過,是廣州的母親河,也是廣州的城市符號。要打造一個凸顯廣州特色、展示廣州風采的亞運,沒有比在珠江上舉辦開幕式更為合適的了。按照汪洋書記的創意理念,我們攤開廣州地圖選點,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海心沙。後來,我也聽説,亞運會的總導演陳維亞接到委任書的時候,正好在珠江遊船上,他當時也動了這個念頭,想把開幕式搬到珠江上,搬到島上。
亞運會的開幕式創意有了,實施地點也選好了,具體怎麼去充實、豐富,直至實現這個創意,就頗費心思了。我們都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在一個卷軸上展開的,很有中華文化特色。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既要承載中華文化精神,也要有強烈的廣州印記。要讓人看過之後,覺得這只能是在廣州,只有廣州才能搞這樣的開幕式。反復思考的結果,我們逐漸找到了“以珠江為舞臺,以城市為背景”的這樣一個理念。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在海心沙島舉辦,在“亞運之舟”上激情演繹“以珠江為舞臺,以城市為背景”的理念,屆時所展現的效果,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後亞運”時代
“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
把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作為出臺政策的依據,從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做起,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市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南方日報:在“後亞運”時代,廣州的發展思路將有什麼變化?
張廣寧:後亞運時期,廣州在城市空間發展上,還是要堅持“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戰略,這個不能輕意改變。
在城市經濟發展上,主要是著眼于提升國家中心城市功能,以加快建設國際商貿中心為目標,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
在城市産業功能區域佈局上,將堅持科學規劃、分類設計、集聚發展。為了加快這些産業功能區域發展,市里正在考慮組建專門的工作小組,賦予市一級的權限,專門負責推進白雲空港經濟區、廣州南站商務區、琶洲現代會展服務區等建設,使之儘快成為廣州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帶動力。
在城市區域經濟發展佈局上,主要是做好“優化”這篇文章,實行簡政強區、富縣強鎮事權改革,做大做強區(縣級市)一級經濟。
南方日報:亞運後廣州市民將從哪些方面得益?
張廣寧:進入“後亞運”時代,廣州又將站在一個歷史新起點上。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增強市民對廣州城市的自豪感、歸宿感。把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作為出臺政策的依據,從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做起,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市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為此,我們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改善整個城市環境面貌,提升城市綠化美化生態化水平,讓市民群眾更多更好地享受到城市環境改善帶來的好處。二是進一步加強社區管理和服務,加快建立新型社區管理服務體制,構建“和睦相處、鄰里相幫、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平安和諧生態社區。三是進一步完善以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和其他商品住房為構成的具有廣州特色的多層次住房政策體系,進一步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努力實現住有所居。四是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健全社區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努力解決市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五是進一步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形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社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使之更加貼近群眾,努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居民文體活動的需求。
我相信,在“後亞運”時代,具體來説就是在“十二五”規劃時期,廣州把這五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肯定又會有一個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