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綜合 >

鳥巢水立方陷盈利困境 業主方表示不賣場館冠名權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08:11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花式滑冰運動員在滑冰。當日,奧運城市夏日廣場———愛動健身營在奧林匹克公園啟動。本報記者 秦斌 攝

  鳥巢、水立方不會賣場館冠名權。預計兩三年後,這兩個具有地標意義的奧運場館,將擺脫對門票收入的依賴。昨日,在北京奧運城市發展論壇“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與世界城市建設”分論壇上,鳥巢和水立方的業主方———北京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京國資公司”)董事長李愛慶説。

  這兩個地標性場館,是北京奧運場館的縮影。奧運會後兩年來,各場館已悄然變臉,有的已經轉制,從“民營”轉為“國營”;有的轉向多种經營;有的變身為群眾健身場所;還有些場館仍在盈虧收支線上徘徊。

  關鍵詞1 轉制

  鳥巢“國營”後經營項目增多

  奧運會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2009年8月,“北京國資公司”全面接手了鳥巢經營

  8月5日晚9點,鳥巢內,場館一側搭起一個舞臺,正在舉辦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團隊的兩週年聚會。而龐大的鳥巢,依然顯得很寂靜。

  兩年來,鳥巢鮮有中超等體育賽事,更少有演唱會等娛樂文化活動。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城解釋説,鳥巢規模過於龐大,即便是數千人規模的大型活動,仍不顯山顯水,無法帶起鳥巢的人氣。

  一方面是每年7000萬元的維護費用,另一方面是無法舉辦大型活動的先天局限,鳥巢似乎陷入了“迷茫”。

  去年7月22日,《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將鳥巢推到了風口浪尖。在一場演唱會中,一杯礦泉水,鳥巢居然賣到了10元錢;緊接著,“意大利超級杯”比賽,又發生了“鳥巢座椅拍賣”的鬧劇。此間,鳥巢拍賣場館冠名權的傳聞,更是引發網友熱議。

  “不贊成、也不會輕易對鳥巢和水立方冠名”,昨日,在論壇上,李愛慶明確回應説,鳥巢、水立方已經成為北京的象徵,公眾對鳥巢、水立方的感情很深,所以,運營方不會輕易做出冠名決定。他同時表示,考慮對場館內的某個廳進行冠名開發,“這項工作還沒有做,因為鳥巢改造還沒完成”。

  李愛慶亮相於2009年8月,鳥巢突然改制之時,他以北京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全面接手了鳥巢經營。這之前,鳥巢為“民營”,政府投資,企業託管;這之後,鳥巢轉為“國營”,北京市政府持有58%的股份。

  突然轉制,再次引來如潮疑問。但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此舉能夠看出“政府的良苦用心”,迫於鉅額維護成本,政府接管等於給了鳥巢很多政策上的優惠,促進了各經營項目的推進。並且,企業經營壓力被分擔,有利於鳥巢向公益性回歸。

  隨後,鳥巢恢復了直飲水系統,增加了五層公益展覽長廊,陸續推出了國際性的賽車比賽和冰雪節。短短半年時間內,這個田徑場先是鋪了柏油賽車道,隨後又做起了人工雪坡。而今年5月,鳥巢上空又搭起了“臨建房”、拉上了鋼絲,打出綠色環保小屋牌,將少數民族的非遺傳承人引進場館表演。

  “鳥巢目前的參觀收入佔70%。而水立方改造前,非參觀收入和參觀收入是三七開;改造後,今年內實現非參觀收入佔40%,明年底力爭達到50%。”李愛慶説,從奧運會結束至今,鳥巢綜合運營收入達5.5億元,水立方改造前達1.5億元。水立方財政基本不虧損,鳥巢近期也保持正線經營的財務平衡狀態。李愛慶説,預計兩三年內,主營收入不再依賴門票,“成為真正的奧運遺産,而不是負擔。”

  關鍵詞2 職業化

  職業賽事盈虧事關場館存活

  國內缺乏大型持續性比賽,電視臺相對壟斷也是場館盈利的一個壁壘

  8月4日,國家網球中心(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北區)正要舉辦一場國際性網球賽事——有“四小滿貫”之稱的中國網球公開賽(簡稱“中網”)。場館西門口一片白色的安檢棚,仿佛回到了2008年8月。

  奧運後,眾多奧運場館中,兩個場館走向了職業化國際賽事之路:一個是五棵松籃球館,建設初期就考慮引進NBA職業聯賽;奧運會後,由一家號稱“全球最大的體育娛樂集團”的美國公司接管。另一個就是國家網球中心。

  北京“中網”體育推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軍慧認為,發展職業聯賽,是國家網球中心的最佳定位。中國有了國際一流的網球館,去年“中網”成功“升級”,賽制可謂亞洲唯一。

  如願走上了職業化道路,可張軍慧還是感到一絲困惑。現在場館上千萬元的年運營開支壓力,幾乎全部依附於“中網”賽事。

  其實,同樣的困惑,李愛慶也有。以鳥巢、水立方為例,雖然獲得了政府支持,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運營模式,但仍存在一系列經營難題。

  李愛慶認為,不論是鳥巢、水立方這樣的轉向多种經營的場館,還是國家網球中心,面對的共同難題在於,國內缺乏大型持續性比賽,沒有歐洲足球聯賽、美國NBA這樣的大型賽事,而這些賽事正是國外一大批場館能夠運行的保證,“國內體育市場如足球等大型項目,商業化水平低;中國優勢項目,大都不在大型場館舉辦,而且票房低”。

  李愛慶表示,電視臺相對壟斷,也是場館盈利的一個壁壘,“賽事舉辦方不僅享受不到電視轉播權收入,還要承擔轉播收入,挫傷了舉辦賽事的積極性。至於大型演出活動,也受到文化市場不太成熟、無序競爭的制約”。

  政府給予更多支持;加強與世界組織合作;培育國際影響力大型賽事;組建場館聯盟,促進良性競爭;提高大型活動審批效率。這是李愛慶開出的場館盈利方略。

  關鍵詞3 面向市民

  場館低廉價格能維持多久

  石景山體育館的健身俱樂部,用企業冠名收回了部分費用,並借此維持低廉價格

  8月6日中午,曾作為奧運籃球訓練場地的石景山體育館,約2000平方米的健身俱樂部內,幾名年輕人正在跑步機上鍛鍊。館內還設有體能檢測區、浴室、水吧等。石景山區體育局局長徐春生曾表示,這裡將建成北京價格最低廉的市民健身中心。

  目前,石景山體育館的收費標準,比很多品牌健身俱樂部還低,計次卡每次20元,30次起售;月卡299元,半年卡599元,年卡900元。館內工作人員説,低廉的價格吸引了很多市民,“除了週末,平時晚6點到8點最熱鬧,器械幾乎滿了。”

  跟石景山體育館相同,31個奧運場館中,石景山有7個、北部場館群有3個以及6個高校場館已變身為平民健身中心。

  但其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石景山區體育局負責人坦言,7座場館中,只有首鋼籃球中心和石景山體育館兩座場館屬於綜合性場館,適合轉型為市民健身中心。而自行車、小輪車、射擊等較為專業的奧運場館,實際上並不適合對居民開放。

  奧林匹克公園北區場館群中的兩座臨建場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為能面向市民,朝陽區“打包”改造了這兩個臨建場館,成本為300萬元。

  但光靠市民健身,場館很難收回運營成本。以石景山體育館為例,雖已成為北京西部市民的主要健身場所,但仍無法完全自給自足。石景山體育館的健身俱樂部,用企業冠名收回了部分費用,借此維持低廉價格。

  “體育場館不能以百姓健身為主,百姓應該有社區健身中心。”對於部分奧運場館市民化做法,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林顯鵬持否定態度。他認為,體育場維護費用很高,舉辦一場球賽,草坪修剪費就達幾十萬,“如果敞開給市民健身用,費用誰來負責?解決百姓健身問題,應該努力發展社區體育中心,如國外發達城市,按照人口規模比例,配建體育中心。”

  林顯鵬表示,國際成功經驗證明,場館盈利的最大經濟來源有兩項:企業冠名權和銷售豪華包廂。“拿鳥巢來説,一百多個豪華包廂(經營)好了,一年就能賺一個億。”

  林顯鵬坦言,“場館冠名”運營模式,受到了政策制約,“體育場館往往會有各種活動,需要把廣告全部清走,可企業買了一年、甚至更長的冠名權,這就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