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劉國梁被小平同志稱讚
冠軍專業戶鄧亞萍榮登首屆聯賽冠軍
1994年6月18日,37歲的原國家體委訓競二司副司長楊樹安,接受了一個新的使命。原國家體委辦公室裏,將乒乓球作為優勢項目改革試點的設想,終於變成黑紙白字的決定。這天,乒乓球運動管理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楊樹安出任中心常務副主任並主持工作。據楊樹安回憶,當時不僅工作條件比較艱苦,更難的是,沒有任何成功經驗甚至失敗教訓可以借鑒。“我們提出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穩是穩定國家隊,改革不能影響隊伍的建設和發展、訓練和競賽;放是促進全國乒乓球活動進一步蓬勃發展。”楊樹安説。
那年中國被乒乓球員不到1萬的小國橫掃
診斷書:僵化的意識形態毀了國球
1989年,當瑞典這麼個人口不到中國1%的國家開始逐漸統治世乒賽時,中國人不理解:為何這個乒乓球員不到1萬人的小國竟然就能夠挑戰擁有2億乒乓球愛好者的泱泱大國呢?
這個問題折射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它同樣反映在國人對市場經濟表現錯位的困惑。乒乓球的答案與瑞典的瓦爾德內爾有關,1989年他隨隊在德國多特蒙德以5比0奇跡般戰勝了中國選手,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結果,令鄧小平率先對國球下了診斷書:中國的乒乓球就像中國垂死的經濟一樣,被僵化的意識形態給毀了。
小小的乒乓球從來都不缺少分量,它的發展壯大也應和著整個歷史的軌跡,當然少不了波折。1981年的第36屆世乒賽的全勝戰績,確立了中國乒乓球隊在世界乒壇的霸主地位,而且在之後的數年間不可撼動。然而,1989年至1993年之間的連續世乒賽,中國男團連續失利。國人無法接受,昔日統治世界的國球一夜之間,像山體塌方一樣,不可收拾。改革不可避免地與舊體制之間發生著尖銳碰撞。折射在“國球”身上最突出的就是缺少了新的技術和人才儲備。
一招直拍橫打 16歲劉國梁打動88歲小平
“劉國梁是個好苗子,真讓人高興”
1992年,在成都舉辦的中國乒乓球大獎賽上,16歲的劉國梁以一招“直拍橫打”技驚四座。他戰勝了瓦爾德內爾、金澤洙等世界名將,中國傳統直板快攻打法燃起了新希望。收看比賽的鄧小平直言,“劉國梁是個好苗子,真讓人高興。”
這一年,從意大利返回中國執教的蔡振華帶領劉國梁、孔令輝開始了國球創新之路。同樣是這一年,鄧小平正在開始考慮中國經濟的最大膽的變革,88歲的偉人在南巡講話中指出:“中國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條路,都是死路。”
偉人的宣言就像暗夜裏的燈光,照亮了中國人長期封閉的集體意識。小小銀球,也趁機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從此,中國乒乓球隊的發展中再也離不開“創新”。這個詞也就此根植于國球粗大的血管中。無論是“11分制”還是“大球”的改革都不能撼動國球在世界的統治地位,而這一切用現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的話來説就是“創新維繫了整個球隊的競爭力”。
從“讓球”到公開選拔
“英雄”到“偶像”的變遷勾勒出時代的脈絡
上世紀60年代的“讓球”,在數十年後成為一個帶有時代性的關鍵詞。在第26、27、28三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李富榮三次在單打決賽中遭遇莊則棟,三次讓球給對方。莊則棟成為計劃經濟年代,“計劃”而出的世界冠軍。
1987年,何智麗沒有按規定讓球,奪冠後離開國家隊遠赴日本,最終這個“海外兵團”惹出了一場社會爭論,隨後喧囂一時的“讓球風波”終於在歷史的臺前揭開了曾經的面紗。時代在進步,國球也沒有停下腳步。翻過歷史的一頁,中國乒乓球隊在2006年起就公開進行世界大賽的選拔比賽,於是《直通不來梅》、《直通薩格勒布》通過電視轉播把競爭真正公開和公正化。
當年,毛主席掀起全國學習乒乓球隊的風潮,隨之而來的是,乒乓球隊的不少球員成為國家的“英雄”。如今,王勵勤、王皓還有孔令輝等,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偶像”。有人説,兩者的區別太過簡單:英雄是國家主義的偶像;偶像是個人主義的英雄。或許這樣的解釋有些牽強,但從“英雄”到“偶像”的變遷卻總能勾勒出一些時代的脈絡。
雙軌制凸顯的中國特色
鄧亞萍再添頭銜全國俱樂部聯賽女單冠軍
1995年11月13日,廣東順德市容奇鎮,拿盡了各種冠軍的鄧亞萍有了一個新頭銜:全國首屆乒乓球俱樂部賽女子單打冠軍。18個俱樂部60名運動員參加了首屆比賽。
一切歸功於一年前的那個決定。1994年8月15日至18日,江西新餘,全國乒乓球工作會議如期召開。時任國家體委訓練局局長兼乒乓中心主任的李富榮做了關於《加快改革步伐,促進我國乒乓球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的報告,雙軌制被引入乒乓球改革。
雙軌制,就是計劃與市場雙軌並行。1995年,雙軌制最主要體現形式的俱樂部賽應運而生。儘管當時的俱樂部還都屬於企業贊助模式,運動隊和運動員仍歸屬各地體委,但雙軌制中市場之軌有了雛型。1998年俱樂部賽由賽會制改為主客場制,並且由紅雙喜冠名贊助。1999年俱樂部賽發展成超、甲、乙三級聯賽,解決了中國運動員訓練水平高、實戰能力弱以及財政不足等問題。2000年,全國第一家真正市場意義上企業制度運作的乒乓球俱樂部成立──山東魯能,標誌著乒乓球改革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如今,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也在嘗試著更加市場化和商業化的運作,因為國球也和許多體育項目一樣需要産業的發展為其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這個越來越開放的國家和這項愈漸開放的運動,不再排斥“海外球員”,甚至會引進外援參加乒超聯賽;無論是記分、大小球還是膠水的改革,中國乒乓球都站在推動發展運動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責編: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