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體育頻道 > 體育總分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羽壇黑馬登奧運領獎臺原因 被譽為王蓮香接班人

 

CCTV.com  2008年10月30日 14:22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羽毛球》雜誌  

>>>進入論壇

印尼羽毛球新一姐

  中國人都把她稱作“尤莉安蒂”,但她的隊友及教練全都直呼其為“瑪麗亞”,因為她的全名叫“瑪麗亞-克裏斯汀-尤莉安蒂”。北京奧運會上,她是最黑的黑馬,一枚銅牌讓人們記住了在領獎臺上還有些靦腆的她。

  一戰成名瑪麗亞

  文○許紹連

  本來,究竟該怎樣稱呼這位23歲的印尼小姑娘並不重要,但是,從2008年8月16日這一天起,我們確實有必要為其“正名”了,這不僅因為她在奧運會羽毛球女單三四名決賽中戰勝盧蘭,幫助印尼時隔12年後再一次拿到了奧運會羽毛球女單比賽的獎牌,還因為身高1.67米的她已經被印尼各界視為王蓮香的接班人,而當年正是王蓮香一個人讓中國女單扼腕長達數年之久!更為重要的是,9月9日,當記者與瑪麗亞取得聯絡的時候,她已經在征戰中國台北公開賽,提前進入了對下一個奧運週期的準備之中……

  打羽毛球,是父親的選擇

  其實,不要説中國的羽毛球愛好者對“尤莉安蒂”這個名字相當陌生,就連印尼人也是從去年12月才開始聽説“瑪麗亞”這個名字的。準確地説,那是2007年12月14日,在東南亞運動會的女單決賽中,瑪麗亞以兩個21比16戰勝了隊友阿德里亞蒂獲得冠軍,這也是她的第一個大賽冠軍頭銜。

  不過,讓更多的人知道瑪麗亞的存在與價值,還是今年的尤伯盃。賽前,印尼女隊幾乎不被任何人看好,悲觀的分析甚至認為她們小組出線都很難説,但最終的結果是印尼女隊殺入了決賽!而這支讓人眼前一亮的印尼女隊的第一單打,恰恰就是瑪麗亞,尤其讓印尼人感到震驚與感動的是,當時尚未年滿23歲的她竟然是帶著腳傷參加所有場次比賽的。印尼的一家媒體在報道瑪麗亞的表現時,甚至很反常地沒有使用印尼文做標題,而是使用了這樣一句英文:Maria Kristin Yulianti, from zero to hero (瑪麗亞-克裏斯汀-尤莉安蒂:從零到英雄)。

  事實上,印尼人確實沒有錯愛瑪麗亞。在接下來的印尼超級賽中,她不僅獲得了亞軍,更為重要的是,她在半決賽中竟然2比1戰勝了張寧,這在印尼人眼中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基於這樣的表現,瑪麗亞在北京奧運會的三四名決賽中2比1逆轉盧蘭,嚴格來説也就並不是什麼冷門了。性格內向文靜、場上不急不躁的瑪麗亞其實也只是通過這枚奧運會銅牌,向全世界正式宣告自己已經進入了世界一流女單選手的行列。

  瑪麗亞在進入2008年後的異軍突起,對於絕大多數中國羽毛球愛好者來説當然有些意外,但對她本人,倒確實是一個“厚積薄發”的結果。

  同很多印尼的羽毛球名將一樣,瑪麗亞有一個喜愛羽毛球的父親。今年45歲的尤利-布爾諾莫是一個標準的農村人,但這並不妨礙他喜愛羽毛球。在那個距離最近的縣城杜班都有差不多50公里的小村莊裏,尤利不僅喜歡看羽毛球,還喜歡打羽毛球,他現在能夠成為拉甬村的村長,在很大程度上都與他的這一愛好有關。於是,在瑪麗亞剛剛3歲的時候,尤利就嘗試著將羽毛球拍塞到女兒的手中。尤利認為正是自己的這種“啟蒙教育”讓女兒走上了羽毛球之路,儘管目前有明確的資料表明,其實瑪麗亞是10歲上小學的時候才正式開始羽毛球訓練的。

  在父親的眼中,女兒對羽毛球的喜愛甚至已經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她甚至在睡覺的時候都抱著羽毛球拍”。而在瑪麗亞本人的描述中,自己從事羽毛球訓練,則完全是父親逼迫的結果:“其實我喜歡的是排球,但是父親堅持讓我練羽毛球,我沒有辦法,只能練了羽毛球。”很顯然,這又是一個農村父親希望在兒女身上延續自己夢想的故事。幸運的是,瑪麗亞最終還確實打出來了。

  13歲那年,剛剛上初中的瑪麗亞迎來了自己羽毛球生涯的第一個轉機──印尼著名的賈魯姆羽毛球俱樂部的教練看中了她。由於這傢俱樂部不僅培養出了魏仁芳這樣的奧運會冠軍,而且就連印尼隊的現任總教練紀明發都來自於該俱樂部,因此進入這傢俱樂部意味著什麼是顯而易見的。尤利歡天喜地地將女兒送到了賈魯姆,雖然在此之前因為瑪麗亞練羽毛球,尤利幾乎用完了家中全部的積蓄。不過,讓尤利得意的是,自己的女兒一直都是一個訓練刻苦認真的乖孩子:“瑪麗亞一點都不讓我們家長和教練操心,凡是教練安排的訓練任務,她一定都會不打折扣地完成。比如説教練讓跑十個圈,就算是沒有任何人監督,她也只會多跑,絕不少跑!”

  奧運獎牌,是葉誠萬的功勞

  2002年,瑪麗亞不出意料地進入了國家隊。對於決定女兒入選國家隊的那一戰,尤利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一次全國青少年比賽,瑪麗亞進入了女子單打的決賽,她在那次比賽中的拼勁,不僅讓對手感到吃驚,也讓在場的教練們印象深刻。”雖然瑪麗亞最終並沒有獲得冠軍,但她還是理所當然地被國家隊選中,她的高中生活也就此由中爪哇改到了雅加達。不過,在瑪麗亞看來,自己羽毛球生涯最大的轉捩點還並不是進入國家隊,而是在進入國家隊兩年之後迎來了一位讓自己“脫胎換骨”的教練──葉誠萬。

  2004年11月,印尼羽協主席蘇蒂約索決定加強對女子運動員的培養,悉尼奧運會男單亞軍及2001年世錦賽男單冠軍葉誠萬被任命為女單主教練。回憶當時接手瑪麗亞訓練時的情形,葉誠萬告訴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她當時可以説什麼都不是,不僅世界排名只在80名左右,而且也沒有取得任何像樣的國際比賽成績。”但讓葉誠萬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瑪麗亞內向的性格,不論遇到什麼事情,她總是自己承受,不願意輕易説出來。有一次,瑪麗亞沒有按時出現在訓練場,葉誠萬很生氣,便直接去運動員宿舍找她,發現她的踝關節受了傷,已經腫起來了,根本就沒有辦法訓練。本來瑪麗亞可以在前一天訓練結束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傷勢告訴隊醫,但她沒説,直到第二天實在沒法堅持了,才讓大家知道了這件事。通過這件事,葉誠萬一方面知道了瑪麗亞是一個能夠吃苦的隊員,同時也意識到要提高她的成績,必須讓她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可以説,正是發現了瑪麗亞性格之中的這種集優點與缺點于一體的特點,才讓葉誠萬找到了開啟瑪麗亞思想的鑰匙。

  在葉誠萬執教的三年時間內,瑪麗亞的水平直線上升。今年初,雖然葉誠萬被要求專門負責索尼及西蒙等男單隊員的訓練,但瑪麗亞依然會時不時地向葉誠萬請教,再加上目前瑪麗亞的主管教練馬烈夫是當初葉誠萬執教女單時的助手,因此葉誠萬對瑪麗亞的訓練手段與方法可以説一直得以延續。北京奧運會期間,由於名額的限制,馬烈夫未能隨隊,瑪麗亞的現場指導工作自然也就落在了葉誠萬的肩上。以至於回到印尼國內,當記者問“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時,瑪麗亞脫口而出的便是“葉誠萬”。

1/3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