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體育頻道 > 體育總分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農運會觀察:農運會緣何成了“廣告展”?

 

CCTV.com  2008年10月29日 09:05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新華網  

>>>進入論壇 

    新華網泉州10月28日體育專電(記者葉鋒 史春東)第六屆全國農運會正在此間進行,有抱怨之聲時時可聞:運動會商業味道過濃,幾乎變成了廣告展。而籌辦方則坦言,對於尚未樹立起品牌的農運會來説,不得不這麼做,方能最大限度地籌資辦賽,減輕政府的負擔。農運會只有有朝一日成長為“品牌”,才能展現出“品位”。

    “場內廣告太多了,拍照片時想避開都難”。28日,在泉州體育中心豪盛館內拍攝武術比賽的一位攝影記者如此抱怨。豪勝館內,場地周圍及四面墻上、門口,密密麻麻全是廣告。一家酒類企業冠名此次武術比賽,一塊“濃眉大眼”的大廣告牌成為場內最醒目的標誌。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廣告牌“喧賓奪主”,在農運會各個場館是普遍現象。一位執法過多次農運會比賽的裁判表示,這是他見過的商業味最濃的賽會,“場內廣告過多,會干擾選手比賽,影響觀眾觀賽”。

    商業廣告在本屆農運會上幾乎無孔不入。一個較極端的例子是,賽會記者證正面下端的顯著位置,就是10家企業的標識,這些是贊助或捐贈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而通常應在正面標明的“可通行區域”等重要信息,卻被印在了背面。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泉州的市場經濟起步較早,民營經濟發達,商業氛圍濃厚。家住本地的農運會觀眾曹榕嘉認為,廣告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再多都不必大驚小怪。而有的人則表示,越是高規格的體育比賽,就越應該控制廣告數量;比如,著名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其賽場就僅有指定計時的鐘錶廣告,還必須“隱藏”在綠色的墻蔓中。

    本屆農運會泉州市籌備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清早坦言,大量廣告難免會對運動員、觀眾帶來一定的影響和衝擊,但由於農運會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沒有全國性的商業傳播渠道和強勢的電視廣告媒體,要想最大程度地籌集運作經費,“不得不引進大量的場地廣告”。

    有過全國性運動會豐富策劃經歷的劉清早説,與其他運動會相比,農運會的籌資要困難得多。比如,泉州當地一家知名體育服裝企業負責人説:“我們不想成為‘農運會唯一指定服裝’,這可能會影響我們服裝的銷售,客戶會誤以為我們産品的消費者定位發生了變化。”

    在家門口舉行的大型運動會上,雲集泉州的體育用品企業大多對“合作夥伴”、“主贊助商”、“特約贊助單位”、“支持單位”、“供應商”等贊助形式興味索然,而更願意或“不得不”以捐贈的方式盡“社會責任”。參與贊助的生産農資、加工農産品的“涉農”企業也為數寥寥。

    於是,在市場意識濃烈的泉州,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許多企業參與農運會時,不願選擇與運動會關係更為“親密”、商業回報更為直接的贊助方式,而更傾向於相對“疏遠”、商業回報間接的捐贈方式。據統計,本屆農運會共籌集社會資金約2.4億元,其中捐贈資金1.63億元,贊助資金7700多萬元。捐贈企業的平均出資額要比贊助企業小得多,但總數龐大,約佔全部出資企業的7成。

    “我參與過許多大型運動會的籌資,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劉清早説,“企業‘躲避’農運會,我們完全理解,其中原因有三:一是企業産品的定位與‘農’有偏差,二是農運會本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不大,三是有些企業看得不夠遠。”

    2.4億元的籌資規模,創下了歷屆農運會之最,基本解決了本屆農運會的辦賽費用。按照規定,贊助的企業可以“指定産品”、“冠名”等形式直接發佈廣告,而捐贈企業則以“榮譽回報”和“形象廣告”為主。劉清早説:“為了給企業以回報,也為了擴大農運會的影響力,我們就需要利用很有限的渠道,發佈企業尤其是數量龐大的捐贈企業的廣告。不管怎樣,我們做到了‘政府少花錢,市場籌大錢,不給農民攤派錢’。”

    他表示,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日漸提高,相信“農運會”這塊招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也會越來越高,它所展示的形象元素也有望更上檔次。“如果‘農運會’能夠成長為一個品牌,它的表現形式就會更有品位”。

 

相關鏈結:

農味、有趣、重在參與-記者眼中的農運會
[視頻]農運會之釣魚比賽──只有鉤 沒有刺
[視頻]2008農運會之拋秧苗---要又遠又準
[視頻]2008農運會之拋秧苗---要又遠又準
[視頻]農運會之搶收糧食----顆粒歸倉
[視頻]農運會之搬重物比賽---大米小麥
[視頻]農運會之釣魚比賽──只有鉤 沒有刺
[視頻]農運會上插秧苗 雙手配合很重要

責編:汪海俊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