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民廣播電臺消息 “我是一名奧運火炬手,能在青海高原托起“祥雲”,我很自豪”。”這位耄耋老人動情地説。
吳天一,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原醫學研究院副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高原醫學研究專家、衛生部重點實驗室──高原病中心實驗室首席專家。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他奮鬥了46年。他是我國高原醫學的奠基人和國際著名高原醫學專家。
1958年,吳天一來到青海,開始了40多年如一日的高原病臨床觀察。1965年,在《中華內科雜誌》上,吳天一首次提出“成人高原性心臟病”的觀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他又在國內率先提出“高原紅細胞增多症”的概念。
他揭開了藏族適應高原環境的生理之謎,從而在世界高原人群中獲得了最佳高原適應性,推翻了當今國際高原病專家麥克?沃爾德等權威認為的“青藏高原居民不存在慢性高山病”的論點。
多年來,世界許多地區對急性肺水腫的“三低”搶救原則是:馬上低轉──低轉──再低轉。吳天一認為,在遼闊的高海拔區域,低轉過程中還要翻越更高的山脈,路途遙遠,供氧中斷,患者往往死於途中。因此應靜臥、大量供氧,綜合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轉送。實踐證明,吳天一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病死率。
新世紀初年,號稱世界屋脊“天路”的青藏鐵路開建,他主導開設的高原病科也為西進的建設者們提供了完善的搶救治療環境;他撰寫的《高原保健手冊》和《高原類型疾病預防常識》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
46年來,吳天一在國際權威性學術刊物和國家級專業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達250篇,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0多項,並榮獲“國際高原醫學特殊貢獻獎”。
吳天一將於6月24日在西寧伸開雙臂,擎起“祥雲”。( 記者 韓曉紅)
責編: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