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陳一舟:高考作文命題何以總“大而化之”

 

CCTV.com  2009年06月08日 10:1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網  

  6月7日,數以千萬計的高考考生終於跨入了期盼已久的高考考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後,互聯網上各大網站又將聚焦的目光對準了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題,而輿論也旋即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命題點評”,一如往年。

  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出爐後,都不乏叫好讚許之聲。我理解這種表達的情緒,也不否認高考命題的進步:已經逐漸擺脫了“八股式”的命題方法,越來越鮮活、越來越多元。但請恕我直言,高考作文命題仍舊沒有跳出“大而化之”的圈子,多數命題空泛而空洞,泛指而缺乏實際考察價值。

  且來看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題:湖北省:站在____門口;海南省:誠實善良;上海市:論板橋體……誠實善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似乎年復一年讓考生品味“善良”也忒缺少創新精神了;至於“板橋體”,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皺起眉頭,現在的高中生有幾個會鑒賞鄭板橋的“難得糊塗”?這樣的命題即古怪又偏差,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仔細梳理09年高考作文命題,不難發現其與往年的情形幾乎如出一轍,多為三種套路:“善良”式的老套,“板橋體”式的奇怪,“站在____門口”式的浪漫,毫無新意,立意格調看似高雅其實蒼白。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江西省的命題“以獸首拍賣為話題寫議論文”,貼近現實,非常富有時代氣息。

  再來看幾個雅思考試的作文命題:“飛行越來越便宜,但是污染嚴重,是不是要限制飛行?”、“年青時候存錢為了晚年幸福是否可行”。兩相對比,不由令人嘆息:我們的高考作文題何時不再這般“大而化之”,在兼顧文本考察的基礎上,多將命題的觸角涉及社會和實際,少讓考生坐而論道、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説愁?譬如現在,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三鹿奶粉引發的公共食品安全問題,舉辦奧運會的公民社會成長問題,不都是很好的命題切入點嗎?

  “大而化之”的高考作文命題,幾成套路,讓高考作文淪為可以猜題和破題的“考試文體”,為了考試而行文,反映不出獨立見解和思考——有些考生在考前大量背誦各種套路的範文,大抵就是這個原因。

  在當前的中國,公共社會之所以強烈關注高考作文命題,因為高考作文不單純是一種文本上的命題考試項目,還承載著諸多“社會性的思考”:從高考作文的命題中考量教育責任的擔當和時代精神的體現,希望讀懂附著在其後的青少年一代對於文明民主進步的某種認識和價值判斷。可實話實説,古板僵化、“大而化之”的高考作文命題,讓公共這種期待大打了折扣。

責編:王華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