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風度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羅真如:收費站涉改人員妥善安置拷量政府智慧

 

CCTV.com  2009年05月03日 12: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紅網  

  作者:羅真如

  5月1日零時,隨著湖南省交通廳黨組書記陳明憲一聲令下,全省141個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同時停止收費,撤除收費欄杆。據介紹,此次撤站,涉及到8000人左右的收費人員的安置問題。省交通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安置工作將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根據涉改人員所在機構的隸屬關係,由同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力爭在2年內完成涉改人員的安置工作,確保社會穩定。(2009年5月2日紅網)

  任何政策的出臺都有其歷史原因。1987年,為了解決當時交通建設欠賬多、群眾“路難行”的問題,我國出臺了收費公路政策。可以説,1984年出臺的養路費徵收政策尤其是1987年出臺的收費公路政策打開了中國公路建設資金緊缺的“瓶頸”,給交通大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讓中國公路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路難行”的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而公路收費站卻越來越成為影響投資環境、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調整收費公路政策已經勢在必行。

  據統計,我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者向企業、個人有償集資建設的二級公路目前已經佔到我國公路網的42%。作為燃油稅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取消政府還貸的二級公路收費政策,一方面意味著目前我國收費公路規模過大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既方便城鄉居民出行又有利於貨物運輸,另一方面被撤站人員的安置等諸多現實問題也拷量著政府的智慧。

  時下,全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們知道,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就要把解決人的生存、促進人的發展作為出臺各類政策的終極目標,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作為我們判斷改革和試點成敗與否的根本標準。二級公路收費站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今天,到了它要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理所當然要處理好撤站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眾所週知,職工安置涉及到每一名職工的切身利益,甚至影響到這些職工的整個家庭,如果簡單地將職工安置理解為拿安置費走人,那顯然有悖“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二級公路收費站撤站人員安置問題,各地政府應該吸取改制企業職工安置上經驗教訓。勿庸諱言,在以往改制企業職工安置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企業職工生活無著落、一些企業大規模下崗引發了動蕩、改制過程缺乏透明度等等,諸如此類的類似問題如果掉以輕心,就會影響改革進程與和諧社會建設,這也是此次安置過程中必須引起高度注意的問題。

  對涉改人員的安置,交通運輸部的要求是“轉崗不下崗”,一些地方也在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辦法。筆者認為,確保人人有去向、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飯吃應當成為此次安置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須把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作為安置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僅使職工在安置中的基本權利得到尊重,合法利益得到維護,合理要求得到滿足,還要從職工的生存、就業這個最根本的需求出發,考慮職工撤站後的出路。即使難以一次性全部解決就業,也要通過培訓、交換、政府購買崗位、幫助自主就業等手段,確保職工不因撤站而失業、不因撤站而陷入生活困境。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