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鴻文
G20倫敦峰會成為中國向世界講述自己故事的新舞臺,我們用自己的姿態和語言,向世界坦誠、自信地説明中國。
繼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泰晤士報》撰文後,3月29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也接受了BBC電視臺的採訪。她在詳細論述中國對倫敦金融峰會的看法和期待時,提到了有些人吹捧和忽悠中國,這些人給中國戴上“富裕”、“有錢”和有大量儲備等等各種帽子,但別忘了,中國的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意思就是,別再把中國當“呆子”。她這樣在別人的地盤講中國的故事,肯定不是第一次。馬克 戴維斯發表在《悉尼先驅晨報》的專欄文章,在讚賞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章均賽展示軟實力藝術時,也提到了他的前任傅瑩大使。文章説,中國的外交使節善於交流和溝通。
交流的前提是傾聽,我們得習慣被吹捧或者被指責。“德國之聲”就送給中國一頂大高帽,其署名文章説,德國智庫“德國外交政策協會”在政商學界的精英人士中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88%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將在20年之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76%的人認為,20年後中國將保持僅次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政治強國的地位。20年後中國的政治體系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還沒有人能回答。但從世界秩序的角度來看,中國保持穩定是必要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聲音聽起來都那麼悅耳。約翰 弗雷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的專欄文章中就提出,中國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走向世界新秩序。作者在列舉了諸如最晚陷入金融危機、增長仍然積極等正面因素後,筆鋒一轉,直指中國面臨的一大堆問題。
扮演先知先覺者的還有羅比恩 麥迪思。他在《福布斯》發表的專欄文章中認為,身為倫敦G20峰會東道主的戈登 布朗,試圖打造應對經濟危機的“全球新政(globalNewDeal),不過這一願望可能落空,因為G20峰會其實只是中美的G2峰會,沒英國人什麼事。中美在推動世界經濟的同時,又相互爭鬥。
爭鬥需要實力,美國還有多少本錢呢?對此,“德國之聲”記者亞思明從亢奮中表現出了“清醒”。他在專欄文章中指出,奧巴馬當選前後儼然是現世彌賽亞,但到了他作為美國總統首訪歐盟時,人們對他的期待已經變得更為理性。當奧巴馬要求歐盟加大經濟振興方案的刺激力度時,巴黎和柏林紛紛背過臉去不予理睬。這表明美國對全球的統治力開始衰退。
但美國人慣於將責任推給別人。美林達 劉在《新聞週刊》發表的專欄文章中説,在經濟衰退之下,美國正被中國修理。民間爆發“修理美國(America-bashing)”風氣,使得中國對美國的態度變得強硬。文章甚至提到中國將在青島展開海軍閱兵,是1949年以來最大一次海上力量展示。他借此調侃了一把《中國不高興》的作者,説這種姿態也許能讓他們不那麼“不高興”。
“戰爭太重要,但不能把它交給將軍們。”——法國政治家喬治 克列孟梭的這句名言,被吉姆 霍格蘭借用到《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中反思美式資本主義,他改造成了另外一個版本:管理美元太重要,但不能把它交給美國人。全球金融危機讓歐洲和亞洲國家確信,美國人揮霍無度,而美元正好滿足了他們的消費癖好。作者擔心美式資本主義將在G20峰會上受到模擬審判。而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紐約時報》,該報社論認為,G20峰會上盎格魯-撒克遜式的資本主義將經受考驗。
英國《金融時報》似乎更有先見之明。該報在峰會前就刊發“資本主義的未來”的系列文章,提到經濟自由化是否終結,人的“獸性”如何影響經濟活動等命題。參與爭論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裏 貝克爾和阿瑪蒂亞 森,前者依依不捨地提醒“勿讓金融危機葬送資本主義”,後者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們不需要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否有未來,金融危機就是答案。
責編:王華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