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洪
最近,美國和中國在經濟政策方面的互動,明顯變得頻密。比如,在溫家寶總理對在美投資安全表示“擔憂”之後,美國總統奧巴馬迅速作出反應,表示在美投資是安全的。
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以新的主權儲備貨幣替代美元後,奧巴馬也迅速作出回應説,美元的基本面仍是強健的,沒有確立新的主權儲備貨幣的必要性。
顯然,中美間存在著明顯分歧,但從這種快速反應看,在美國深陷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影響力擴大的消長背景下,嚴峻的挑戰、共同的利益,使兩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對方。
當然,所有這些議題,都是圍繞著即將召開的20國集團峰會召開的。美國近來的舉動都顯示,為應對新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美國正在積極拉攏中國。蓋特納近來就用“三個非常(very)”來形容中國在全球性危機中的表現:非常強有力、非常具有穩定性、非常重要,並強調美國將和中國進行“密切合作”。
國家關係的好壞,最根本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美國拉攏中國,自然是因為與中國合作,有利於當前的美國經濟。
首先,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美國進一步刺激經濟必鬚髮行更多國債,需要中國、日本等擁有大量儲備的國家購買。
其次,美中在一些重大經濟政策上有契合。在20國集團內,中國制定了4萬億元的刺激經濟計劃,美國“新政”則高達7870億美元,兩國在刺激經濟舉措上最積極、最有力,美國此次峰會的首要目標,就是推動各國採取更積極的刺激經濟舉措,在歐洲對此持保留態度時,美國迫切需要中國配合。
再次,中美兩國經濟互相依賴。這也是最根本的一條,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經濟體,中美貿易雖存在不平衡,但基本上已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兩敗,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也並不是説,美國贊成的,就一定符合中國利益。比如,在周小川提出確立新主權儲備貨幣後,美國立刻予以否定。
西方國家在有求於中國之時,也不得不緩和在人民幣等問題上對中國的壓力。彭博通訊社披露,美國就試圖協調發達國家立場,避免批評中國過度。而對中國來説,過於偏向美國或歐洲,都不是一個上佳選擇。其實,作為一個新興的經濟大國,中國有著完全不同於美歐的自身利益。在這次可能決定未來國際經濟金融秩序的峰會上,中國理應有所作為,除了可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對IMF和世行增資或提供援助外,更應要求這些機構深入改革,適應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
對中國來説,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在IMF和世行的改革中,必須提高包括中國在內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同時,兩大機構的高管任命不應被美歐所壟斷,而應從全世界範圍任賢選能;此外,IMF不能只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匯率問題,而且也要監督發達國家的金融政策,尤其是美國在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問題上的政策走向,因為這牽涉到中國外匯儲備的保值。在這些問題上,中國既與美國有合作,肯定也有鬥爭。
(劉洪,駐美資深記者)
責編:張托雅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