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風度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辜勝阻:保護農村留守兒童需要新舉措

 

CCTV.com  2009年03月09日 07:5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據調查,我國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有1.5億農民工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由此形成了近6000萬的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統計顯示,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高達28.29%。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一般是臨時的或者是隔代的,他們對孩子的學習要麼無暇顧及,要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沒有能力給予輔導。監護人“重養不重教”的現象十分普遍。二是與父母分離時間不同的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存在顯著差異,與父母分離時間越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種心理問題越突出。三是留守兒童正處於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面對不良文化和行為,他們進行正確判別的能力不強。在缺乏必要的道德約束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容易在道德觀念、道德行為方面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四是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如果監護人疏于管理、監護責任不到位,留守兒童將面臨較高的安全隱患。

  針對以上問題,當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要將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與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結合起來,有效控制留守兒童數量的增長。農民工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留守兒童問題就是代價之一。當前,我國正在從低成本時代走向高成本時代,隨著東南沿海生産成本的大幅上升,東部地區勞動密集型産業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將對農民工的流向産生重大影響。同時,在經歷了30年的外出流動之後,農民工的回流創業趨勢也日益顯現。許多農民工在外打工開闊了眼界,學會了本領,擁有了資本,接受了現代城市中創業觀念的熏陶,具有飽滿的創業激情,其中的一部分已經成為精英農民工返回農村。政府應當以此為契機,積極引導這兩種趨勢,中西部要做好産業轉移的承接工作,要以縣城為中心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同時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勵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與回鄉創業,減少農村留守兒童數量。

  改善城市農民工子女的就學條件,降低入學門檻,方便家長攜帶孩子去打工。農民工將子女留守而不選擇舉家遷移,與農民工子女進城就學難有直接聯絡。由於戶籍所造成的二元體制,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公辦學校入學要繳納高昂的“借讀費”,這成為農民工子女不能隨遷的一大障礙。農民工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應當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流入地政府要努力改善農民工子女的就學條件,進一步落實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同時,在公辦學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特別要把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好,加大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扶持力度,降低農民工子女上學、受教育的成本,使留守的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共享城市文明。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的優勢,發揮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由於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學校充分發揮自身的功能進行彌補。學校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要調整課程設置,增設心理課程,開展心理教育和心理諮詢活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老師要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幫助,堅決制止“管優不管差”的現象;要豐富留守兒童的課外生活,而且通過活動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要通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來改變留守兒童失學、失管、失業的局面。

  創新留守兒童的管理模式,通過多種途徑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指導和培訓,改變監護人“重養輕教”的現象。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當前,一些地方在留守兒童管理方面積累了很多很好的經驗。比如,完善寄宿制中小學、創辦託管中心、建立“代理家長”制度等等。要針對留守兒童對家庭親情、精神撫慰的渴求這一特點,有針對性地搭建各種平臺,滿足他們精神上的需要。

 

責編:任釗奇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