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行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于美國東部時間2月17日向德州達拉斯聯邦法院遞交控訴書,控告加勒比海島國安提瓜(全稱為安提瓜和巴布達)爵士羅伯特 艾倫 斯坦福(Sir R.A.Stanford)以“重大欺詐罪”,涉及的款項,初步估計達80億美元(其後修正至92億美元)。
根據起訴書的簡單陳述,這顯然是另一形式的“龐茲騙局”——和數月前揭發的麥道夫醜聞,手法如出一轍,都是以長期派高息引誘投資者。只是斯坦福的“投資者”主要為拉美富裕階級,他們的財富遠遠不及西方先進國的同輩,因此牽涉的資金不及馬多夫案的五分之一。
可是,法院傳召斯坦福到案時,事主已鴻飛渺渺,不知所終;《組合投資》以《開始追捕》為題報道此事,可見斯坦福早有部署,風吹草動聲色有異時便逃之夭夭。
揭發“斯坦福騙局”的,是刊于委內瑞拉財經月刊《VenEconomy Monthly》(真想不到這個小國有一本高水平高質量的英文刊物)一月號的一篇文章,題為《鴨的故事》,作者為委內瑞拉裔金融分析員達爾麥迪(A. Dalmady)。《鴨的故事》是從“鴨子理論”(Duck Theory)而來,意謂只要會嘎嘎叫或走路時大力扭動屁股的動物,便是鴨子。達爾麥迪的用意十分明顯,斯坦福的作為,一看便知是騙子——便如我們看見嘎嘎叫的動物就知是鴨子一樣簡單。
據達爾麥迪的調查,斯坦福集團(總部在達拉斯)全資附屬的同名國際銀行,提供的存款年利率直至最近仍達七厘五,同期美國銀行的年利率在三厘至四厘半之間;高息令其存款從1999年的6.24億美元,直升至2008年底的84億美元——平均複式年增長率達34%。存款激增對銀行並非純屬好事,因為要有效益地運用突增的資金,不是易事;另一方面,這種情況説明了存款利息過分誘人,謹慎的人應知事有蹺蹊。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標榜服務散戶,不接受機構投資者存款,這是平常事,但沒有大存戶,等於沒有人“小心審查”該行賬目,令真實情況無人知曉。
斯坦福吸入這麼多(相對而言)存款,由於向來不做放貸生意,何來盈利派高息?原來,他利用這些資金在股票、債券、對衝基金、稀有金屬及貨幣市場投資(至2007年年底,其投資組合為股票42%、債券20%、對衝基金25%、貴重金屬13%)。這些投資,據達爾麥迪的仔細分析,股票組合幾乎年年跑贏大市(2008年標準普爾跌39%,該行虧1.3%),而對衝基金及稀有金屬投資的年平均增長率依次達22%及12%,因此派高息並無問題。可是,公司年報並無提供投資具體詳情,即除了斯坦福和其財務總監詹姆斯 戴維斯(J.Davis),無人知道該行的投資組合究竟持有什麼投資項目。同樣缺乏透明度的是該行聲稱有“投資委員會”,然而項下並無列明誰是委員。
斯坦福國際銀行只有一名股東斯坦福,他同時兼任董事會主席,而董事會只有一名85歲的董事(牧場及二手車行東主,現在亦成為被告);世界兩大會計師行在安提瓜有分公司,但該行的賬目過去十年都由一家本地會計師行核數,有違國際企業數年便換核數公司的慣例。安提瓜的銀監當局似乎不監不管,自從1999年起便落籍該島國的斯坦福,身家據《福布斯》估計達22億美元,安提瓜去年的GDP只有16億多美元,作為安提瓜公民,斯坦福真正富可敵國,加以他是出名的慈善家,興學辦醫院不在話下,還斥鉅資主辦板球賽,大大提高了安提瓜在美洲的知名度,他因此成為該國的“大人物”,難怪安提瓜總理鮑德溫 斯潘塞爵士(英廷頒賜的爵士)在斯坦福出事後對《倫敦時報》記者説,徹查斯坦福國際銀行有損該島國聲譽,而斯坦福一去無蹤,一家正在興建的醫院將無法完工……
達爾麥迪對斯坦福銀行投資組合的卓越業績存疑,但令他揣測其財政可能出問題的是斯坦福無法落實一項6200萬美元的收購,在賬面有6億多美元現金及值7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的條件下,區區數千萬美元的投資承諾亦一再食言,達爾麥迪的懷疑引起美國傳媒的注意、跟進、轉載,終於引起“擠兌”……雖然斯坦福和戴維斯均“避不見人”(料已在和美國沒有引渡關係的南美小國),但遍佈131個國家3萬多存戶的80多億美元資金,相信不是在投機市場中被輸掉,便是早已落入斯坦福和戴維斯這兩名騙子口袋中。
(作者係香港資深財經作家。編注:該詐騙醜聞目前已引發安提瓜、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等多個國家的儲戶擠兌斯坦福國際銀行。)
責編:張托雅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