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郭玉志 實習生 沈光先/文
用一兩個盆栽品種在荷蘭投石問路後,王少峰認為效果還不錯。
王少峰是閩荷花卉合作(漳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閩荷花卉”)董事長。他介紹説,閩荷花卉荷蘭代表處主要負責拍賣從中國出口到荷蘭的盆景綠植。
之所以在國外直接註冊公司,王少峰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此前,荷蘭等國外採購商到國內市場採購盆景綠植,由於同質化企業太多,相互之間大打價格戰,使得企業利潤嚴重縮水,而相關行業協會組織也沒有起到作用,閩荷花卉主動尋求出路,將公司直接開到目標市場。
經過1年多時間的測試,閩荷花卉在荷蘭開始步入正軌。王少峰表示,在時機成熟後,將會把産品品種擴大,增加公司效益收入。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負面信息不斷增多,海外投資受到非市場經濟因素干擾,在此背景下,以農業為代表的“綠色”投資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新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相關部門也在扶植這一“綠色增長點”。商務部、財政部今年4月份發佈《關於做好2011年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對赴海外投資農業的中國企業可給予300萬歐元以上的補貼。
海外投資“變綠”
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企業資本的積累更加充足,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到海外市場進行投資。
王少峰表示,由於國外花卉市場的可觀利潤,國內企業紛紛將觸角伸到了國外,特別是花卉王國荷蘭。例如,一棵榕樹盆景的成本是10歐元,最好的時候,在荷蘭拍賣能達到90歐元。
據介紹,此前,閩荷花卉的産品都是通過國外代理商來操作,産品在當地市場拍賣銷售,但是隨著成本壓力以及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2008年,王少峰在荷蘭成立了閩荷花卉代表處。
與王少峰有同樣感觸的還有包金龍,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包金龍臉上一直笑容不斷。
“現在整個海外的投資項目穩定多了,還有好幾個國外企業在跟我們談海外合作的事,其中包括一些歐洲國家。”磐安山之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之舟”)總經理包金龍説。
經過了市場開拓之初的磨合期,目前海外賣菇項目已經穩定多了,效益也不錯。
從2003年開始,包金龍就開始嘗試在日本等地種植蘑菇。經過8年的打拼,包金龍的海外投資項目逐漸步入了正軌。
據介紹,目前山之舟已經在韓國、日本、新西蘭、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生産和銷售香菇。
包金龍説:“在做海外投資的這幾年,我們的利潤上漲了20%—30%,市場也在不斷擴大,現在很多外國企業都在跟我們談海外投資合作的事。”
包金龍還向記者表示,不止我國政府支持農業企業“走出去”,海外投資合作地的外國政府對於這些項目也很支持。
“因為我們不是自己直接在那邊建廠生産,而主要是通過跟當地企業合作,所以當地需要處理的事物都是交給當地企業去處理,我們不直接參與,當地政府也很配合。”包金龍説。
除了山之舟外,還有很多中國企業加入“走出去”隊伍,試圖在新興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去年,浙江華立集團在柬埔寨購買土地進行木薯種植,生産的木薯全部提供給中石油燃料乙醇項目,預計年銷售規模在70億元以上。該集團還計劃再買進20萬公頃土地。
此外,重慶糧油集團、匯福糧油集團、浙江福地農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都選擇了在南美洲購買土地進行大豆種植,供給國內市場。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統計顯示,我國目前在境外的投資、合作農業企業有40多家,投資金額達到153億元,投資地區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專家建議先充分調研
雖然政府部門積極支持農業企業“走出去”,在資金、人力資源等方面予以支持,但是,中國農業企業“走出去”還處於初級階段。由於文化、法律等的差異,很多早期的企業海外投資遭受損失。
中外投資服務網CEO楊志彪告訴記者,許多國內企業只看到了國外市場的商機,但是由於沒有充分調研和充分市場規劃,“走出去後吃了不少虧”。
王少峰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盆景綠植通過集裝箱運輸到荷蘭,時間大約是兩個月左右,而在這兩個月時間內,盆景綠植容易脫水、掉葉子,到達目的地後,不得不重新對盆栽進行“面相恢復”。
據介紹,根據荷蘭當地的勞工法律,工人月工資標準是1600歐元,企業運營成本與國內相比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在海外遇到的一些現實困難,也只能靠企業自己來解決。
包金龍説:“每個國家對於能進口的菌類限定有所不同,以前我們出口了一個貨櫃的杏鮑菇到新西蘭,裏面裝有1.5萬袋菌棒,但是當地剛下規定,限定此種菌類入境,這些貨只能是就地銷毀。”
“去年公司組織過多批技術員工申請簽證,到海外種菇,但是簽下來的員工寥寥無幾,甚至出現十幾個技術員工申請簽證,卻沒有一個員工成功簽證的情況。”包金龍説。
據介紹,由於簽證是到所在國進行審核發放,特別是日、韓等國家對於中國的簽證控制更加嚴格一些,簽證很難辦下來,而山之舟海外投資許多項目在日、韓等國家。
一位在海外經營農業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目前農業企業“走出去”最缺乏的是高級人才,特別是精通經貿、外語等的複合型人才。
除此之外,投資效益、海外企業管理等問題也同樣困擾著企業。
楊志彪建議,企業“走出去”之前,應該充分做足調研工作,了解當地的法律、相關産業政策等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為了更好地扶持農業企業“走出去”,楊志彪建議,必須加大國家政策扶持的力度,特別是財政方面的支持,需要對農業企業給予資本金的支持,把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