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2011“兩會”特別報道 聚焦三農熱點 >

三化同步:全面小康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一步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11:16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兩會”特別報道 聚焦三農熱點

>>點擊進入農家樂

  21世紀第一個十年已經完美收官,中華民族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進程又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2011年,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信心滿懷地開局了。新的十年,新的希望;新的任務,新的挑戰。離實現2020年的宏偉願景只有9年多的時間了,我們到了實現光榮與夢想的歷史節點。

  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已經明確提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要求和歷史任務。

  按照五中全會精神,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十二五”要“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以下簡稱“三化同步”),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和工作要求,為“十二五”加快“三農”科學發展創造了最為有利的條件,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

  “三化同步”這一重大戰略決策,是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發展任務的科學把握,是對新形勢下工農城鄉關係的深刻認識;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最新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重中之重”、“兩個趨向”、統籌城鄉等重要思想,對推動“三農”科學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重大理論創新

  “三化同步”是我黨牢牢把握現代化建設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深刻分析“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一決策,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著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一脈相承,進一步明確了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方向和目標。

  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高度重視“三農”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確立了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順應歷史潮流,在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和解決“三農”問題上,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理論創新,新時期“三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理論體系日漸成熟,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在2003年初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重中之重”的闡述,把對“三農”問題重視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我們黨在“三農”理論認識上的巨大飛躍,是傳統“重農”思想在新時期的突破和昇華。

  在2004年秋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在同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當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黨全國的共同行動。

  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我國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這是我們黨總攬全局,與時俱進,對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構想的進一步細化,為億萬農民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奮鬥目標,順應潮流、符合國情、深得民心。

  2010年秋,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三化同步”的重大任務。

  “三化同步”既是重大任務,也是重大原則。由於多種因素造成了“三農”事業發展的歷史“欠賬”,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至今仍然是發展中的突出短板。現階段突出強調“三化同步”,著眼點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必須把“三化同步”貫徹到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各領域各環節。加快建立健全保障“三化同步”的體制機制,加快完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斷加大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著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持久的動力。

  現代化建設必須牢牢把握的客觀規律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年人均GDP已超過4000美元。我國現代化建設正進入加速推進時期,工業化、城鎮化等進程明顯加快,對農業乃至整體“三農”發展將帶來重大影響。

  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深刻揭示,“三化同步”是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是現代化建設必須遵循的普遍準則。從世界現代化發展規律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必須統籌發展,同步推進;否則,現代化就會走彎路,甚至停滯不前。牢牢把握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實現好“三化同步”發展,是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完成好的歷史使命。

  國際經驗表明,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能否實現“三化同步”,關係到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遍覽各國發展進程,一些國家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注重及時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較快地邁進了現代化國家行列;但也有一些國家沒有處理好“三化”關係,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農業萎縮、農村凋敝、農民貧困,導致經濟發展停滯、社會局面動蕩,現代化進程嚴重受阻。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與變遷始終是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大背景下進行的。農業發展對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貢獻,改革開放前主要是通過工農産品剪刀差來實現的。新中國成立最初幾年,農業收入連年快速增長,一度提供了國家財政收入的40%。正是依靠農業“乳汁”的哺育,新中國從“一窮二白”的起點上,逐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三農”事業在提供了鉅額積累的同時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城鄉差距逐步拉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農村率先實行的改革讓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如火山噴發。上個世紀80年代,中央連續發佈5個“一號文件”,推動農村改革步步深入。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確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産品流通體制改革,農業産業化經營逐步活躍,農民收入連年快速增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也帶動和促進了國民經濟包括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和繁榮。

  黨的十六大以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成為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構想和發展路徑。從2004年開始,連續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三農”問題。這8個“一號文件”始終堅持“重中之重”戰略思想,始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對農民和農業的補貼數量不斷增加,範圍不斷擴大,農業稅、牧業稅等一系列稅負被取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推進,反哺“三農”的力度持續加大,形成了強農惠農的基本政策框架,保持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

  縱觀新中國60多年發展史,凡是工農城鄉關係處理得好、農業基礎牢固的時候,經濟社會就繁榮發展;反之,國民經濟就會被迫調整,各項建設就會出現波折。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滯後於工業化、城鎮化的問題相當突出,農業基礎薄弱、城鄉發展不協調越來越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制約,實現“三化同步”勢在必行。

  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産品供給的必然要求

  我國農業目前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階段。糧食生産實現了“七連增”,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實現了“七連快”,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持續向好,現代農業發展取得長足進展,為我國成功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明顯滯後於工業化和城鎮化,農業基礎薄弱已成為現代化建設的瓶頸。

  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支撐。雖然農業産值在我國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但農業的極端重要性不僅絲毫未減,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13億人口吃飯始終是頭等大事,中國的糧倉不能建在別人的土地上,中國人的“飯碗”不能端在別人手裏,必須始終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等主要農産品基本自給。

  受外部環境和內部動因的共同作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當前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革:一些領域出現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轉捩點,一些方面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農産品供求進入緊平衡階段。隨著人口總量增長、城鎮人口比重上升、收入水平提高和工業用途拓展,農産品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同時,耕地減少、水資源匱乏等資源約束趨緊,保障農産品供給的壓力越來越大。農産品總量平衡的脆弱性凸顯,品種和區域結構失衡的矛盾加劇,市場變化的放大效應增強。

  目前,我國農業生産已進入了高成本階段。我國農業正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型,現代投入品大量使用,農業雇工和土地流轉增加,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0%並繼續快速提高。在全社會人工成本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推動下,農資、農機、用工、上地等費用呈上漲態勢。農業生産無可避免地進入高成本時代。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農業現代化建設還存在明顯的差距。農業産業化水平還不高,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在諸多領域仍落後於發達國家10~15年。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農民都有成熟的合作組織,而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組織化程度還很低。發達國家的農産品加工程度一般都在90%以上,而我們只有30%。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總體上看數量偏少、規模偏小,産業化的各鏈條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沒有農業的現代化是殘缺不全的現代化,就不能確保糧食和其它農産品供給的可持續發展,是潛藏著巨大風險的現代化、不可持續的現代化。可以説,實現“三化同步”發展是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産品供給的必然要求。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結構中最大的問題是城鄉二元結構仍然明顯,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産業發展中最嚴重的問題是農業基礎薄弱。儘快解決這些問題,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是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加快推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中國正經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鎮化,未來20年將有3億多人從農村進入城鎮。即使如此,仍然有四五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因此,必須推進與工業化程度相適應的城鎮化,在積極穩妥轉移農村富餘人口到城鎮落戶的同時,逐步建立起農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的職業農民隊伍,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

  目前,“農民工”是數量約2.42億超巨大人群的社會身份。這個概念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農村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後,農村存在的大量富餘勞動力逐漸浮出水面,需要轉移就業。從離土不離鄉在鄉鎮企業就業,到逐步大規模向城市二三産業轉移,兩億多農民工靠辛勤而艱苦地工作在力圖改變自己的生存境遇的同時,也推進了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促使經濟在高速增長中實現了結構的調整與優化。

  考察農村勞動力隊伍的內部結構,不難發現,我國農村勞動力已經進入總量過剩和結構性短缺並存階段。經過多年勞動力大規模轉移,目前農村勞動力總量過剩的局面雖未根本改變,但農村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素質結構已發生明顯變化,特別是老齡、女性、低文化程度勞動力佔比較大。外出務工農民中願意回到農村的越來越少,鄉村就業人員中完全務農的越來越少,務農勞動力中種糧的越來越少,農業青壯年勞動力短缺、農忙季節性短缺、區域性短缺問題開始顯現。

  外出者恰好是農村勞動力的精華,他們相對文化程度高,市場意識強,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最急需的勞動力,而非過剩、“多餘”的部分。素質較高、競爭力較強的勞動力離開農村就業隊伍,導致農業在效率和效益低下的情況下勞動力素質的嚴重下降。導致一些地方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的現象日趨明顯,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的問題逐漸突出。這些問題凸顯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工農城鄉關係目前已經進入了互動增強階段。隨著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大,工農城鄉相互聯絡更加緊密、相互影響更加廣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農業形勢好壞、農村發展快慢對工業和城市的支撐或制約作用日益凸顯,工業反哺、城市支持對“三農”的拉動作用日益彰顯。但一些城市,只想要農村的地,並不想要農村的人,使得土地的城鎮化遠快於人口的城鎮化。一些地方,以建設新農村為名,搞大拆大建,讓農民離開村莊,搬上樓房,集中居住,卻不問群眾願不願意、生産生活方便不方便。

  “十二五”時期,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過程中,農村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産要素也面臨加速外流的趨勢。如果處理不好,農業就面臨削弱和萎縮的風險,農村就面臨凋敝和被忽視的風險,城鄉失調、工農失衡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現代農業就會更加滯後。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這些新變化新趨勢,對推進“三化同步”既提出了要求和壓力,也帶來了契機和動力。我們必須順勢而為積極推進“三化同步”,與時俱進更新認識和觀念,趨利避害化解矛盾和衝突,因勢利導推動改革和發展,科學有效地促進工農城鄉協調發展。

  實現“三化同步”發展的關鍵節點

  當前,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儘快實現“三化同步”發展。

  推進“三化同步”發展,要儘快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推動資源要素更多向農村配置。農業不僅具有可以用市場價值衡量的顯性價值,更有諸多對環境和人類社會影響巨大的隱性價值。加強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的建設是農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各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都離不開政府全方位、大力度的財政和信貸支持,這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農民吃苦耐勞、默默奉獻,長期以來為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在國家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農民又為新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們有分享發展紅利,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的權利。推進“三化同步”需要全社會充分認識“三農”的作用和地位,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加快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推動人才流、資金流等各種資源要素更多地向農村配置。

  推進“三化同步”發展,要遵循現代化建設規律,著力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根據國際上現代化進程的發展經驗,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必須注重及時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我們必須適應農業農村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在切實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時,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在新的起點上開闢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局面。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我們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産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促進農業生産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

  推進“三化同步”發展,要採取綜合措施,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儘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一個行業或群體如果長期不能獲得社會的平均利潤,其發展必然會落後於社會總體水平。我國農業發展近年來在國家政策、資金的大力扶持下,在農業部門有力指導和廣大農民積極努力下,農業生産克服種種困難保持了良好發展的形勢,但農業生産總體上勞動生産率並不高,農業基礎地位仍然有待加強,農民收入水平亟待迅速提高。只有在國家層面從戰略上採取綜合措施,才能保持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徹底改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局面。

  推進“三化同步”發展,要結合市場經濟規律,用科學規劃引導形成農村人口、産業、基礎建設的新格局。我國在傳統上是個農業大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幾乎就是一部農耕史。農村是我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是目前超過一半國民的生活空間,是幾乎所有國民的精神家園。在城市實現現代化的同時,農村無疑應當得到均等化的發展。根據“三化同步”推進的內在要求和基本規律,要發揮工業化、城鎮化對發展現代農業、轉移農村勞動力的帶動作用,對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的輻射作用,實現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要在充分尊重傳統農耕文明優良遺産的前提下,結合市場經濟規律,用科學規劃引導形成農村人口、産業、基礎建設的新格局。

  推進“三化同步”發展,要統籌城鄉資源,綜合解決農民工融入城鎮和優化農村勞動力結構問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大城市要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根據實際放寬外來人口落戶條件;注重在制度上解決好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這是“三化同步”的重要內容。城鎮化的本質是讓更多農民真正變為市民;建設新農村的目的,是讓農民在鄉村也能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過上同樣文明幸福的生活。讓有意願留城生活的農民工在城市裏更好地留下來,穩定地從事二三産業,並獲得應有的權益,已經成為城鎮化過程中應該儘快解決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同時在廣大農村有必要通過制度創新,促進儘快形成能夠分享到社會平均利潤的專業農民隊伍。

  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工業化、城鎮化可以帶動和裝備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則為工業化、城鎮化提供支撐和保障。工業化、城鎮化不發展,農業現代化就缺乏動力;而農業現代化如果跟不上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步伐,也會導致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受阻,影響整個現代化建設進程。

  實現“三化同步”發展,要求我們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改變農業發展滯後、農村面貌落後的局面,建設好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實現“三化同步”發展,必將是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一步。

>>點擊進入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