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今年,五大水利工程除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以外,其餘四項工程將全部完工。”昨日,全省水利局長工作會議在南湖賓館舉行,省水利廳廳長宿政在會上透露,2012年,全省水利投入力爭突破100億元,將解決1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開展156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據宿政介紹,五大水利工程除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以外,其餘四項工程將在今年完工。其中,老龍口水利樞紐將完成驗收並投入正常運行,引嫩入白、大安灌區將完成建設任務併發揮效益,哈達山水利樞紐要進一步完善主體工程建設後續工作。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初步設計力爭3月末完成批復,主體工程於4月招投標,主體幹線6月初全面建設。啟動實施松原灌區項目建設。
據悉,今年全省水利投入力爭突破100億元,安全快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開展156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解決1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42個中小河流重點河段治理項目,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20萬畝,實現水産品産量18萬噸,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0萬畝,完成小水電發電13.5億千瓦時,建設牧區灌溉飼草料地2000畝。
加強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建設
另外,我省計劃在58個縣(市、區)建設水源工程1640處、管網工程2110處,進一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使全省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程度達到65%以上;開展7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
“今年,全省旱象明顯,形勢嚴峻。”宿政強調,各地要全力以赴保春播春灌,加強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有效增強抗旱能力,盡一切可能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和農業生産用水需求。
●相關新聞
“一抗雙保”
工作組成立
近日,記者從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為應對春旱,省防辦制定了《吉林省抗春旱保春灌保春播工作組工作方案》。
由省水利廳、省農委、省林業廳、省糧食局、省牧業局、省供銷社副廳級以上領導帶隊組成的工作組,全程督導各地抗旱工作。目前,省政府“一抗雙保”工作組已經分赴各地開展工作。
另外,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吉林省項目初設工作已完成上報,正在有序進行,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後,我省將全面開展實施。
四大水利工程
大安灌區
大安灌區項目區位於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下游右岸、大安市中部,灌溉水源為嫩江,渠首泵站設在三道崗子處,通過提引嫩江水可新增水田54萬畝。灌區建成後,年可産優質商品稻米40萬噸、魚1150噸、蘆葦4萬噸、草8萬噸,年收入達2.1億元,使項目區內11萬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1910元。
老龍口工程
老龍口水利樞紐工程位於琿春河干流上,是以防洪、供水為主,結合灌溉、發電的綜合利用工程,總庫容3.674億立方米,總投資8.913億元。按照長吉圖規劃,2012年,琿春市人口將由16萬人增至30萬人。老龍口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將完全可以滿足琿春市發展的需要,而且水源、水質都是一類的。
哈達山
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是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的骨幹工程。建成後,可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使西部地區灌溉面積在原有43萬畝的基礎上增加到285萬畝,其中新增水田面積142萬畝、旱田水澆30萬畝、草原灌溉70萬畝,年增産優質糧食17.7億斤,通過節水改造、良種研發和推廣等措施,預計增産糧食30多億斤,佔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計劃的1/3左右。
水利樞紐工程
引嫩入白工程
引嫩入白工程位於白城市洮北區和鎮賚縣境內,建成後,可恢復濕地42.9萬畝,可使葦田和養魚水面各增加10萬畝,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可灌溉水田100萬畝(增加80萬畝),每年可增産10億斤優質稻米。該工程可使受益區農民人均年增收2700元,引嫩入白工程輻射鎮賚縣7個鄉鎮,可使20萬人(佔鎮賚縣貧困總人口數68%)告別貧窮,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