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因地制宜,做農村群眾致富的領路人
(解説)
村裏農業生産相對薄弱,侯麗群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她多次與村“兩委”成員研究商討、並制定了科技致富規劃。面對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她還充分履行科普校長的職責,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多次請省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玉米專家董炳友等到村裏給大家講課。在培訓過程中,侯麗群了解到“生物秸稈反應堆”技術可以提高大棚油桃的産量,可是村民們似乎不以為然,這個對水果種植完全沒有概念的小姑娘,又是如何向村民們推廣自己新發現的種植技術,甚至説服了大家紛紛效倣採納的呢?
(同期)
高政基:是啊,一開始介紹時候我們也有點半信半疑,這個苞米桿挑起來能起什麼作用,雖然説搞這個吧。心裏也有點疑惑,應該説考慮沒有經過事件也不知道,從她2009年引進以後,她家也搞了,搞了一開始説我也不信,我到她家看一下,她確實對農民搞這個保地栽培,高效能源起一定作用。通過她整以後我試驗了,這個桃子你利用這個秸稈升溫,能提前上市五到七天,溫度能上來,棚溫相當於比地溫增加,而且還節肥,改善土壤了,這好處你不用説了,農民一般考慮不到這事,通過技術小侯來一説趕這推廣我也到家去看,現在化肥這麼貴,通過搞這個生物反映一般都認識不到,我到別人家一退化,我通過實踐我看這果子那邊就矮,相對比它一起這個就比那個大,樹大果實還大。
記者:當時據説是村民都沒敢用這技術,就您一個人敢用當時怎麼想?
高政基:當時也是半信半疑,她怎試驗到咱們這兒不太考試,然後通過她説我做的,按照她的技術要求一做,一樣實際咱農民見到效益就説好,一般不敢幹,像這二年我介紹給別人了,我介紹幾個他們一看效果挺好,陸續也有整現在。
記者:根據您推廣這個技術有其他人用嗎?
高政基:還有用的,現在能達到能夠有40%,十戶也有四五戶用現在。
記者:十戶當中就有四五戶。
高政基:對呀,因為現在化肥貴了,他不採取這種化肥不行。化肥一袋就二百多,本身能源利用,秸稈家家都用,秋天為了肥也得調控,把苞米桿放底下也得調控。
(解説)
村裏有個養雞專業戶叫劉忠寶,養了60隻雞,一直以來經營的都是小規模的家庭養殖廠,日子過得雖不至於緊吧,但也沒什麼結余。侯麗群從來到村裏就心心念著幫助農民發家致富,聽説了這家的情況,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同期)
劉忠寶:小侯來了以後,又幫我建的雞舍,然後又跑工廠跑料全幫我,我蓋雞舍兩個月幾乎天天到這兒來幫我很大忙,搞了以後,後來雞,頭幾天她經常來關心來,就問你雞怎麼樣?問生産怎麼經常問,有什麼急用的時候,找人脫人找獸醫,找藥,送疫苗,治病。有時候派醫師來,到這兒來看我的雞給我雞看病,拿機器給雞檢查一些疾病對症下藥全是這樣,經常來。還有一年下大雪車開不進來,她走進來的,凍的那樣我非常感動。
下那麼大雪你這雞能好養,養幾天還行,下大雪溫度上來還行,靠爐子升溫,她總關心,我這養雞廠進場派一些獸醫來指導,還給我拿一些資料書讓我看,拿很多資料書,拿很多資料書上家,可以讓你們看看。
記者:現在幫你尋求雞的渠道?
劉忠寶:她一天擱電話互相聯絡,打聽這個養雞,所有養雞戶我養雞怎麼賣,這麼幫我聯絡。聯絡好了之後有時候親自來告訴我這個聯絡好,打電話什麼時候賣?後天賣。後天賣,一般賣大公司,賣散雞,就催電話來上這兒裝來,都這樣的。
後來我養雞養掙上錢,我説改善一下養雞條件,又鋪地了,打水泥地,後來小侯打水泥地我説是,以後她去,過兩天她來,打水泥地不敢鋪水泥板好,打水泥地怕雞糞在水泥地上不好,打板好她幫我聯絡,後來我一尋死理石板能行嘛,後來我又打聽不少人,打聽那些瓦匠,瓦匠説這玩兒最好,鋪完理石板最好,我掙錢改善養雞條件好了,就是這樣的。到瓦匠和匠工機房採訪,她自己找瓦匠打聽特意告訴我怎麼建,這樣她畫一些簡單圖紙看,應該這麼建,應該那麼建。
記者:是因為她是大學生所以你信任她,還是因為什麼?
劉忠寶:開始我不信任她,我心思怎麼也是一個小孩,我怎麼相信她,後來介紹也是,聽是條條是道,後來認識一些養雞戶,我也到處打聽,打聽之後説確實好,後來一點點相信她了。我在這裡真心向小侯説一聲謝謝,真是太謝謝她了。
(解説)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剛剛走出校門稚嫩而不經世事的小姑娘已經長大了,成熟了,從村“兩委”的每一次決策,到扶持村民的致富項目,再到村民鄰里之間的大事小情,如今的侯麗群,已經成為官屯村裏名副其實的大管家。臨鎮與她同一批次的大學生村官都對他讚不絕口。
(同期)
記者:你眼中的侯立群是什麼樣的?
李嵩先:她作為一個女孩個子那麼小,又那麼瘦弱,能在村裏爆發出這麼驚人的爆發力,感覺是讓我們男孩子特別佩服。而且她做什麼事情善於去發現問題,而且發現問題敢説敢做,用於擔當,這一點我覺得她在村裏能取得這麼大成績,是最主要一點。
焦金良:應該説經過兩年鍛鍊,這些大學生村官已經從比較單純,不經世事的學生,成長為一個合格村幹部,基本上能夠獨立處理村裏的各項工作,成為了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左右手,也離不開好幫手。
(解説)
營口市委組織部對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高度重視,通過多種途徑,建立起與大學生村官溝通的立體網絡,開通了大學生村官熱線,有專人負責,確保24小事暢通。建立了“營口村官”QQ群,每週至少與大學生村官舉行一次“網上座談會”,了解情況,答疑解惑,市委組織部分管副部長還經常與大學生村官在線交流。設立了手機短信平臺,定期為大學生村官發送信息。實行季度例會制度,每季度組織集體活動一次,面對面溝通之道工作,也為大學生村官之間近距離交流創造了機會。
在2010年村“兩委”換屆中,有25位大學生村官參加選舉,全部當選村“兩委”成員,其中,1人當選村黨組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20人當選村黨組織副書記,4人當選村委會副主任;在市(縣)、鄉黨委換屆中,2人被選為市黨代會代表,2人被選為市(縣)區黨代會代表,12人被選為鎮黨代會代表。
現如今,大學生村官已經成為營口市委組織部基層黨建工作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村官的隊伍總來。儘管他們畢業于不同學校,又學著不同專業,但是當立志做一名大學生村官的追求,使他們一起走進了農村這個廣闊的課堂,開始了人生奮鬥的新征程。
(同期)
侯麗群:並不是大城市才適合大學生發展,在我們農村,在我們家鄉這片土地,同樣可以幹事創業,施展我們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