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這幾天,悅樂鎮張橋村農民張偉東不再為家裏的幾棚蔬菜因“春灌”水量跟不上而犯愁了。在大棚裏,張偉東啟動按鈕,霧狀的水噴灑在辣椒苗上,眼前頓時一片油綠。
“微噴”“滴灌”“以旱制旱”,對張偉東來説真是一個個新鮮而溫暖的字眼。大旱時節,華池縣推行的一系列抗旱新舉措,不但讓張偉東家的大棚蔬菜生長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且他家的幾十畝山坡地種植也趕上了農時,全膜玉米、全膜洋芋、全膜小豆將按時下種。
跟張偉東一樣,華池縣山區許多農戶抗旱有“經”心不慌。
啟示一:地膜上山,“災年”變“豐收年”
近幾年,隨著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在旱作農業區的積極推廣,華池縣種出了被農業部專家稱讚的“全國最好的玉米”。這讓華池看到了依靠科技奪豐收的希望。
今春大旱,華池有效降雨比往年減少六成多。隨著氣溫轉暖,土壤水分蒸發迅速,土壤失墑愈發嚴重。對此,華池縣動員群眾趁早頂淩覆膜,有效留住了土壤中的水分。與往年不同的是,華池縣除了提前給川臺地覆膜外,還大力推行地膜上山工程,嘗試用科技改寫旱年山坡地歉收甚至絕收的歷史。
華池縣農技中心主任譙顯明介紹:“在氣溫還不高的時段覆膜,土壤沒有完全解凍,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發,保證春播作物出苗和前期生長所需水分。”
4月11日,王咀子鄉井子垣村農民李富民告訴記者,山上覆膜地的墑情比沒有覆膜的好多了,這幾天他家正在種藥材和馬鈴薯。站在山頭,李富民高興地説:“給山地全覆膜,就像是為地裏穿上了抗旱保墑的新衣服,保險著哩。”
據了解,華池縣今年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25.2萬畝,其中山地頂淩覆膜10.8萬畝。
啟示二:抗旱出新招,節水技術送到家
“曹指導,地膜滴灌、微噴灌溉到底好在哪?”
“地膜滴灌是通過在地膜下鋪設滴灌系統,將化肥和農藥等隨水一起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係直接吸收利用。”
“微噴灌溉比常規漫灌節水一半,同時還具有省工省力、保土保肥、減輕土壤板結等優點……”
4月12日,在悅樂鎮溫臺村蔬菜種植基地,華池縣蔬菜辦農技人員曹亞峰正在給30多名菜農講解傳授抗旱節水新技術。
隨著旱情加劇,積極推廣蔬菜抗旱新技術成了當務之急。連日來,全縣80多名農技人員深入蔬菜大棚,推廣抗旱節水新舉措,幫助菜農抗旱。由於技術過硬,服務又跟得上,全縣各鄉鎮早春蔬菜種植面積不減反增。截至目前,華池縣搭建各類蔬菜大棚1.54萬座,推廣利用抗旱新技術10項400多處。
在悅樂鎮張川村的蔬菜種植基地,菜農梁小強嫻熟地利用微噴灌溉技術澆灌幼苗,棚內移栽的早春甜瓜苗已經長到兩指高了。梁小強説,微噴不僅節水,而且能疏鬆土質,利於蔬菜生長。最近他還計劃儘快在兩座空棚裏移栽辣椒苗,在覆膜前一定把滴灌技術運用上。
啟示三:調優結構,走以旱制旱之路
哪些農作物耐旱,哪些蔬菜灌溉得跟上,華池山區農民熟記於心。
在懷安鄉坪莊村,農民張廣寬正在搭建早春蔬菜大棚。他告訴記者,青毛豆、豌豆、蘿蔔等蔬菜比較耐旱,只要底墑有保證,遇上再旱的天也能豐收。
張廣寬的“種植經”,得益於縣農技部門舉辦的科技培訓。每年,縣鄉農技人員都會深入田間地頭,撲下身子和村民一同勞作,想方設法把掌握到的農業技能落實到實踐中,幫農民實現“村村有示範田、鄉鄉有示範帶”。
今春,所有農技人員除了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外,還附加了一道“幫助農民掌握抗旱技術”的必選題,以此提高生産技能,儘量減少乾旱損失。
“夏糧不行改大秋,大秋不行改小秋。”這是華池縣針對乾旱實施的種植結構調整。華池縣農業局局長李全福説,如果今年旱情繼續加重,他們將改種玉米、馬鈴薯等大秋作物或蕎麥、小糜子等小秋作物。
作者:先朝陽 祿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