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小夥兒就是鄧小泉,一見面,他就帶記者去看他種的韭黃。
鄧小泉:我們要把它揭開,把我們的棚揭開。差不多在冬天的時候就是三十多天,看一下,看見沒有。就是韭黃了。這邊就是韭菜。你知道韭黃跟韭菜有什麼區別嗎?看見沒,有什麼區別?
鄧小泉:它們是一個品種,韭黃就是韭菜,韭菜還是韭菜。
把韭菜用遮光棚蓋住,不讓它進行光合作用,三四十天就能變成韭黃。
鄧小泉:加油,不準斷。
用鐮刀把韭黃一排一排整齊的割下來,加工、清洗、晾幹,這個過程不能超過5個小時,否則收割好的韭黃在陽光下又會變綠,影響賣相。
鄧小泉:我以前也不知道。我以前只知道,我以為韭黃種出來就是韭黃,它是一個特定的品種。
四年前,鄧小泉來到唐元鎮種韭黃時,壓根兒什麼都不懂。然而僅4年時間,由他&&成立的唐元韭黃聯合社就達到了年銷售額四千多萬元,他也成為郫縣唐元韭黃協會會長。
村民:他們大學生不簡單,真的,他們大學生做得好,真的,做得更好韭菜,真的。人家有知識嘛,人家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都相信,比我們種得好。真的,真的比我們種得好。
記者:我都不敢提問了你拿著刀。
村民:人家這個刀是切韭菜的拿回家磨,不快了。
1987年出生的小夥子,一畢業就創業,這個經歷單純得像白紙一樣的年輕創業者,靠著一個個四兩撥千斤的招數,成了一方韭黃産業的領軍人物。他身後有著怎樣的創業故事呢?
2009年夏季,從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電信工程專業畢業的鄧小泉,在一家諮詢公司只上了一個月班就辭職了。他要創業。
鄧小泉:特別自信的那種,我得創業,我明天就是百萬富翁了這種感覺。
但此時,鄧小泉上了一個月班掙的800元工資,已經花得只剩400元。
鄧小泉:缺錢。我身上一共就400元錢,我怎麼去創業,創不了。
鄧小泉召集了5位大學同學共同創業,這3個年輕人就在其中。
記者:當時你們是怎麼組合在一起的?
付洋:他牽的頭,你買房,你買車什麼東西的,然後當時覺得前景不錯,來我們一起幹吧,我們四個就都來了。
在這樣的美好願望下,五個同學湊了一萬元錢準備創業,地點就選擇在郫縣。這不僅因為郫縣是自己大學所在地,更因為當地針對大學生在農村創業給出的優厚政策。
四川省郫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桂學文:第一年,每個人(每個月)提供600元的生活補貼,第二個是對他創業給予一次性五千元的補貼,租用農民土地的時候,我們是補貼一半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