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0日 2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劉青蓮:我説你就儘量往上搶,都拉到你二姨那裏,那個大溝墊上去。正好墊那裏,咱正好省事了。你就把這個整個全給掀去,正好一舉兩得。
這位風風火火,正在指揮施工的人叫劉青蓮。她創造億萬財富,就是來自改造這些海上的灘塗。
劉青蓮創業敢想敢幹,別人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她不管能不能成功,都要去試一下。記者採訪時,當地人對劉青蓮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村民張熙永:挺倔,就是説誰説我啥,我就走一直走到底,幹什麼事情。
村民盧繼:她的性格跟男人一樣一樣的,甚至比男人還要強。
村民馮俊才:比男人還男人,比男人還有一股韌勁。就是她想幹的這種事兒,她就想什麼辦法她給你辦了。
劉青蓮行事大膽果斷,身上帶著一種霸氣,熟悉的人都説她像個男人,但這句話,劉青蓮最不愛聽。
劉青蓮:我從心裏就不服男人。
記者:為什麼?
劉青蓮:我就不服。男人想幹的事我就想幹了。
劉青蓮出生在農村,她性格開朗,做什麼事都不服輸,有很多人都叫她女強人。可採訪時,記者在她起初創業的水産品養殖場裏,卻看到了她堅強性格的另一面。
劉青蓮:咱們搬走了,我一次都沒來過這個地方。我就不願意到這地方來。
記者:怎麼不願意上這地方來?
劉青蓮:就不願上這地方來。
記者:你走到這裡淚流滿面是什麼意思?
劉青蓮:不知道,我説不好,就是第一次跳到海上來,説不好帶來的那種壓力,我説不好,簡直是一種像磨難似的。説不好,形容不好。
劉青蓮和丈夫靠開飯店跑運輸,10年辛苦積攢了600多萬。而在這裡搞牙鲆魚養殖,他們兩年就賠光160萬。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她會從此放棄水産養殖,可劉青蓮不但不放棄,反而加大投入,又承包了當地沒人要的2000畝荒廢蝦池。要養殖一種投資大、風險高、當地沒人敢養的珍貴水産品!而這個反常舉動,就是她創造了億萬財富的開始。
上世紀90年代,淩海地區的蝦池招了病災,很多都荒廢了。因為沒人承包,2002年時,這裡一畝蝦池每年的承包費用還不到100元錢。別人不看好的荒廢蝦池,劉青蓮卻認為裏面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商機。
而這個財富商機,就是她在看大連的好朋友王廷貴,為養海參東奔西跑時,得到了啟發。
劉青蓮的朋友王廷貴:大連地區那個養殖面積有限,它這個,而且當時那個地價漲的一畝地漲到3萬元錢了,因為我們想幹的面積想大一點,後來就在整個渤海灣考察了一圈。
王廷貴為找養海參的池塘東奔西跑,劉青蓮認為養海參一定很賺錢。
2002年6月,劉青蓮去大連考察,她看到養殖海參每畝地可以凈賺一萬多元錢,而且海參池塘也都是荒廢蝦池改造的,承包費用是淩海地區的200多倍。
從大連回來後,劉青蓮就決定改造荒廢蝦池養海參。而當時她的這個舉動,卻在淩海市的大有鄉卻引起了轟動,讓大家有了一個集中議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