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鄉約 >

《鄉約重慶忠縣》節目文稿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24日 15:0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CTV-鄉約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提要:他五十年堅守一個約定同期當時我大學剛畢業,現在我已經快80歲了他的家裏每個月幾乎都會有陌生人拜訪同期來的人什麼樣的都有,我來者不拒19歲之前沒穿過鞋同期我現在回鄉都是一路發錢給田裏種地的人)他收到了泰國國王親自設計的限量版徽章同期我沒想到,泰國總理府幫我警車開道他的家鄉又有些神奇?(同期:這裡有石寶寨、柑橘城

字幕:《鄉約》拜訪——重慶市忠縣

主持人:忠縣的父老鄉親你們好嗎?展水土神韻,秀百姓風采。鄉約——
觀眾:走進新農村!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這裡是由雙虎傢俬冠名的《鄉約》欄目,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重慶市忠縣,首先請縣長熊世明為我們推薦家鄉,掌聲有請!
縣長熊世明上場
小標題:家鄉名片
主持人:熊縣長,來到忠縣,我先給您送點見面禮。(禮儀書籍)我代表欄目組送您中國農科院新品種新技術彙編,可根據你們的需要由中國農科院提供免費專家上門指導、培訓、服務。
主持人:熊縣長,來到忠縣有什麼家鄉名片要給我們推薦?

名片一:世界上最大的盆景——石寶寨

熊縣長:我要介紹的第一張家鄉名片是我們這裡的一個盆景。這個盆景您可不能把它放在家裏,就是放在院子裏也不行,您得放到我們長江上去欣賞它。這個特殊的盆景就是我們這裡的一處景觀“石寶寨”,它是古代和現代建築、自然與人工景觀完美結合的典範。【禮儀上圖】它的塔樓群坐落於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上,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三峽庫區建成後,水面漫至石寶寨城樓大半個城門,大部分寨區底部隱於水下。為保護這座世界建築文化瑰寶,當地在石寶寨外圍築起一堵圍壩,石寶寨圍起來,這座圍壩經過精心設計,看起來就像是石寶寨的一個底座,而石寶寨沒在三峽工程中被淹的部分,有塔、有山、有松,兩部分加起來遠看過去就像江上的一個盆景,它也因此被喻為世界上最大的盆景。您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禮儀上圖】

圖片:三峽庫區建成前後石寶寨的照片 、石寶寨近景、遠景

字幕:江中小蓬萊 世界八大奇異古建築之一

名片二:花果同樹的奇觀——忠縣柑橘

熊縣長:我要介紹的第二張家鄉名片就是我們這裡的農業奇觀——花果同樹的柑橘。肖老師,一般的的植物都是一季花期一季果,但是在我們忠縣,您可以在一棵柑橘上看到“花果同樹、三代同堂”的景觀。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柑橘品種晚熟夏橙的優良基因、還有適合柑橘生長的氣候條件。我們這裡的柑橘甜份高、水分高,最適合用於加工。我們忠縣曾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柑橘城”,柑橘産業也是我們這裡的支柱産業。為了發展柑橘産業,我們已投入6000多萬打造集農業、旅游、休閒為一體的“中國柑橘城”,希望結合忠縣本身的風光展現“半城風光半城橘”的景象。這是我們剛摘下來的新鮮柑橘榨橙的果汁,肖老師,您嘗嘗。

[禮儀上果汁]

字幕+圖片:中國柑橘城圖片、加工基地圖片、橘園圖片

全縣柑橘總産值13億元 亞洲最大鮮冷橙汁加工基地 全國農業(柑橘)標準化示範縣 全國農業旅游示範點

名片三:忠縣“忠文化”

熊縣長:我要介紹的第三張家鄉名片是我們忠縣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忠”文化。肖老師,查遍中國歷史,你會發現我們這個縣是中國歷史上從古至今唯一以“忠”命名的州縣,是唐太宗在唐貞觀八年,命名此處為“忠州”。早在三國時期,巴郡太守、臨江縣老將嚴顏“寧做斷頭將軍、不做投降將軍”,反映出對信念的忠。在抗日戰爭期間,共有1345名忠州兒女血灑抗日救國戰場。在當代,1.8萬忠縣人舍小家、為大家,外遷他鄉,體現了忠心為國的三峽移民精神。近幾年,當地更是涌現了“全國敬老好兒女”李淑娥、全市道德模範鄭定祥、全國“最美少年”吳林香等一批與時俱進地弘揚忠文化的時代新人。我們忠縣人一定會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圖片:三國時期嚴顏圖片、唐太宗圖片、抗戰圖片、忠縣三峽移民圖片、李淑娥、鄭定祥、吳林香圖片。

字幕:忠勇、誠信、求實、創新的忠縣精神

小標題:秀風采 ——50年的“雷鋒班”

主持人:介紹完了忠縣的家鄉名片,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介紹忠縣人?

熊世明:忠縣人傑地靈,今天我要給你介紹一位受人尊重、極具傳奇色彩的忠縣人。他出身農家,後來考上西南師範學院學習畫畫。196335日,毛主席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當時26歲在校任教的他深受鼓舞,也要做一件好事,結果應了毛主席那句話:“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他把這件好事堅持做了五十年。下面,我們就請這位傳奇人物方鳳富上場和您談談!

熊世明場下休息,方鳳富上場

小片1:196335日,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在人民日報發表,全國上下掀起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當時的西南師範學院全院師生也跟全國人民一樣,處處能夠看到榜樣的力量。

小標題:上上下下學雷鋒

主持人:1963年3月5日毛主席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時候,你在做什麼?當時你在哪工作?廣播都在播放?報紙能看到?學院裏當時學雷鋒是什麼樣?(挑水、搬煤、種菜、黑板報、師生不休息、理髮不要錢)不留名?到處播放學雷鋒的歌曲吧?你給我唱唱?聽到這首歌是不是熱血沸騰?沒有不幹好事兒的?你是團員?你也得幹一件好事兒?你幹啥?(減弱)

方鳳富: 

小片2:方鳳富出生於重慶忠縣的貧苦農家,據老爺子回憶:19歲之前連鞋都沒穿過,當年光着腳走上百里去考學。上學後,學校免費發鞋才有鞋穿。作為優秀學生留校任教的他,學習雷鋒當然會讓他熱血沸騰,可是幹好事有很多種,他方鳳富要幹啥呢?

小標題:免費辦班學雷鋒

主持人:你幹啥?辦雷鋒班?免費?有人找你學嗎?第一個學生是誰?他以前畫過畫嗎?能不能給我演示一下你怎麼教?(道具:現場畫畫)首先畫什麼?然後呢?在哪教?紙張、筆墨都誰拿啊?教了他多久?你們還有聯絡嗎?現在成了專業畫家了?

方鳳富:

小片3:馮德驥,方鳳富雷鋒班裏的第一個學生,得知我們今天要來採訪方老爺子,還專門在外地寫信過來表達對方鳳富的感激之情。當初本來學中文的他,因為這個雷鋒班走上了繪畫的道路,今天已經成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數次獲得國家級金獎、國際大賽銀獎,被很多國家收藏。話説當年方鳳富開班雷鋒班,免費招收了第一個學生後,前來學習的學生竟是越來越多。(信疊馮作畫照片)

小標題:逐漸擴大的雷鋒班

主持人:免費招收學生,會不會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在哪教?你家多大面積?一次能來多少人?家裏最多能裝多少人?來學的人越來越多,你家裏裝不下怎麼辦?(北碚區環衛局借一個教室用)有外地請你去辦雷鋒班的嗎?第一次去哪?遠嗎?走多久?去了有多少人參加雷鋒班?有一家一家來的嗎?畫的好你有什麼鼓勵方法?那個時候一分錢能買什麼?都是你出?筆墨紙張也是你出?

方鳳富:

主持人:當時請你去的那個彭水縣的領導也來了?您寫信給方老師之前認識他嗎?(不認識,聽説,壯起膽子寫信)多久收到答覆?(一週左右,答應免費來,還帶來筆墨,前後來了三次)從彭水到重慶有多遠?(要一週時間,坐船、轉船、坐車。彭水是貧困縣)當地學生反響怎樣?(天很熱,三四十度。預計只來當地美術老師50人,沒想到自發來了180多人,從教室內搬到操場去上課,畫架也搬出去)都什麼人來(很多種地的農民,有夫妻一起來,姊妹一起來的,當年學畫的一些人都來到現場)是不是很高興當時寫了那封信?(是,方老老師播下了藝術的種子,雖然來了三期共教四百多人,但因為其中很多當地美術老師,所以其實全縣12萬學生都受益。)

四川省彭水縣教育局羅運生:

主持人:後來請你出去免費講課的越來越多吧?家裏的雷鋒班還照常辦?辦着辦着,聽説你想自殺?

方鳳富:

小片4:一個免費教畫畫的雷鋒班,誕生在全國上下學雷鋒的特定時期,但隨着越教人越多,竟是影響越來越廣,名氣越來越大,應接不暇的方鳳富教着教着感覺這雷鋒有點學不下去了,甚至還有過自殺的念頭。之後如何?廣告後,《鄉約》為你繼續與您分享!

下節提示:

廣告1———————

小片5:話説,方鳳富開辦“雷鋒班”免費教人畫畫,學生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忙。自己也有老婆孩子,沒有任何業餘時間,免費不算還往裏搭錢,家裏受不了,他方鳳富也快受不了了!

小標題:那段日子真叫難

主持人:雷鋒班辦着辦着聽説你想自殺?跟媳婦吵架?不止一次?當時你辦班貼錢,經濟寬裕嗎?家裏吃的也很省吧?(那時每頓飯就吃二兩)你忙於辦班,女兒出生的時候您在哪?女兒也來到現場了?

方鳳富:

主持人:是老方的女兒吧?聽説曾經想讓你輟學是嗎?雷鋒班就開在你家裏,有什麼記憶深刻的事兒?

方鳳富女兒方翼碧:

主持人:開雷鋒班免費教課還往裏搭錢,自己的母親都沒錢治病是嗎?母親去世的時候你在哪?多少人等着上課?走的時候跟大夥説了?多少人送你?沒看到母親最後一眼?雷鋒班越辦越火,你卻是越來越難。最難的時候,想過把“免費”那兩個字去掉沒有?聽説有個15歲的女孩子背着17斤米走了1天來找你,讓你覺着這份責任卸不下來了?(漸弱)

方鳳富:

小片6:當年毛主席號召全國上下學雷鋒,辦“雷鋒班”免費教人畫畫,是特定時期一個熱血年輕的正常選擇,卻不是他必須承擔一生的責任。無數次艱難的時候,方鳳富想過不再辦下去了,但不知覺間老方發現,自己肩上擔負的,竟是一份無法卸掉的責任!

小標題:那份責任卸不掉

主持人:聽説有個15歲的女孩子背着米走了兩天來找你,讓你覺着這份責任卸不下來了?哪的女孩子?結果呢?(40多人要住)他們都是窮孩子?筆墨紙張都你管?很多地方窮,你沒錢就捐畫?(貴州赫章縣)家鄉學校有學生穿不起鞋你也管?五塊錢?那時你工資多少?

方鳳富:

主持人:家鄉學校的校長今天也來了?是方老提出學校要重建的是嗎?他都做了什麼?到現在為止捐了多少錢了?

重慶忠縣關壩小學原校長范忠明:

主持人:都是窮孩子沒法收費啊?這雷鋒班是辦也得辦,不辦也得辦。你一邊教學一邊也在提高,聽説你進行一種繪畫與音樂融合的探索?

方鳳富:

小片7:時間過得很快,當時學雷鋒做好事的舉動,成了幾十年間方鳳富不能割捨的一份承擔。就像那歌聲中唱的“學習雷鋒好榜樣,放到哪哪亮,願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 雷鋒班、雷鋒班,雷鋒的付出是一種快樂的奉獻,他老方畫畫竟然也能跟歌聲和旋律緊密結合。

小標題:自創音樂繪畫法

主持人:聽説你進行一種繪畫與音樂融合的探索?你現場能否給我們表演一下?(表演、道具)你的作品,都是在旋律中誕生的是嗎?能不能給我們展示講解一下?(道具、講解)

方鳳富:

小片8:好人終有好報。也許,誨人不倦教人畫畫的過程對自己是一種最好的修煉吧。開班雷鋒班的過程中,方鳳富的畫法日漸精進,逐漸自成一派,被《人民日報》譽為“中華葡萄王”。先後在法國、新加坡、日本、俄羅斯等國舉辦過個人畫展,三幅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收藏。獎項字幕:國畫作品在上海世博會獲金獎;2011年曾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文化藝術交流展”被授予“當代傑出藝術家”稱號,同時榮獲金獎,獲得“中國文化藝術交流突出貢獻獎”。)而很多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因為雷鋒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小標題:多少命運因他改變

主持人:您很多學生是不是也來到了現場,我來見見他們。

你認識方老師多久了?當時你在做什麼?聽説雷鋒班?現在怎麼樣?買房買車?你的畫能賣多少錢?如果沒有遇到方老師?像你這樣的有很多人是嗎?他們現在都做什麼?聽説沒有雙臂的黃陽光也是方老師學生?

方鳳富學生王玉蓮:

主持人:您也是方老師學生?現在做什麼?(我是一名美術老師,也是忠縣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認識方老師之前學過畫畫嗎?(沒有,在三匯小學教語文)語文老師怎麼變成了美術老師?(就因為跟方老師學畫,我們三匯小學16個班改變了沒有美術老師的歷史)之前沒有美術老師?(沒有,看我學的還不錯,學校就任命我為美術老師,是學校歷史上第一個美術老師。)

忠縣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方清平:

教授弟子紀實字幕:五十年,堅持不輟,方鳳富的雷鋒班,共教授學生9000多名。今天,方鳳富已搬至重慶生活,但雷鋒班依舊還在開辦。

主持人:今年多大了?現在還在開辦雷鋒班?現在連人家吃飯都包?還發獎金?還給家鄉送了一幅巨型作品?

方鳳富:

持人:謝謝方老,謝謝您。下面有請我們的熊縣長。節目的最後,為我們描述一下忠縣的未來?

廣告二———————

小標題:談未來
熊縣長

熱詞:

  • 鄉約
  • 肖東坡
  • 主持人
  • 製片人
  • 視頻點播
  • 節目預告
  • CCTV-7
  • 中國網絡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