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鄉約 >

《2012三農記憶》晚會文稿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25日 11:11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CTV-鄉約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開場

肖東坡:現場的各位領導、嘉賓、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歡迎各位的到來!在晚會正式開始前,我很榮幸為大家介紹一下蒞臨今天晚會現場的各位領導、嘉賓,以及《三農記憶》推介委員會委員,他們分別是: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畢美家,

張  瑋:國家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金德龍,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總編室主任張寧,中宣部新聞局副巡視員張文祥,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巡視員、研究員謝揚,中央電視臺總編室常務副主任王建宏,農業部辦公廳宣傳信息處處長李慶海,中央電視臺總編室節目播出部主任史冠翔,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朱信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農村電視委員會秘書長高健,

肖東坡:參與本屆活動新聞事件推薦的十大新聞媒體代表有:《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方正輝,《農民日報》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中國農村雜誌社社長李文學,《經濟日報》農村新聞部主任孫世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農廣播中心副主任靳雷,《中國新聞周刊》總編輯秦朗,《南方周末》常務副總編輯陳明洋,新華網總裁助理劉加文,新浪網副總編輯聞進,搜狐新聞中心總監吳晨光,

張  瑋:揭曉今晚新聞事件的特邀嘉賓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天宮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深海潛水器蛟龍號潛航員付文韜,2012倫敦奧運會團體擊劍冠軍駱曉娟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劉震雲,2012最美鄉村教師於貴勤,歡迎你們的到來!

肖東坡:光臨我們晚會現場的還有國家8個部委有關部門的代表,他們是:財政部農業司巡視員盧貴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副司長劉從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副司長盧英方、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陳勝營、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王愛國、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孫長青、衞生部農村衞生管理司合作醫療處處長諸宏明,歡迎各位的到來!

張  瑋:今天我們還邀請了兩位大家熟悉的朋友作為晚會的點評嘉賓,他們是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於丹,資深媒體評論員曹景行,歡迎你們! 

肖東坡:主辦方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暨CCTV-7農業節目的領導有: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傅玉祥,總編輯趙澤琨、黨委副書記彭小元、副總編輯詹新華、副主任林亞東、副主任苑榮、副總編輯傅雪柳、藝術總監范宗釵,他們也是《2012三農記憶》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推介活動推委會委員。

張  瑋:好,我們的晚會馬上開始,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

第一章

【序號1】開場:小提琴、小片

【序號2】主舞臺  [主持人肖東坡、張瑋從大屏幕中間上場]

肖東坡:追尋着三農發展的足跡,歷數我們見證過的三農新聞大事,我們終於走到了《2012三農記憶》——中央電視臺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推介活動揭曉晚會的現場。

張  瑋: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新老朋友的到來!今晚,讓我們梳理剛剛過去的2012年,重拾那些或振奮、或溫暖、或感動我們的記憶。

肖東坡:今晚即將揭曉的2012年度十大三農新聞事件,由主辦方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聯合全國十大權威媒體共同舉薦,由推委會評定産生。

張  瑋:這十家媒體分別是:《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農村雜誌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新聞周刊》、《南方周末》、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

肖東坡:感謝這些媒體的傾情加盟!接下來,我們馬上揭曉2012年度三農新聞事件。首先有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天宮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一起為我們揭曉第一組年度“三農”新聞事件!

【序號3】陳曉華、朱樅鵬由過道通往主持發佈區、小提琴伴奏。

【序號4】主持發佈區  張瑋、陳曉華、朱樅鵬

張  瑋:歡迎兩位。

陳曉華:首先我們一起要祝賀朱總,作為天宮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全國都為之振奮啊。

朱樅鵬:謝謝。這是我們所有航天科技工作者、我們的國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時我也要祝賀你,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全國人民也感謝農業工作者啊。

陳曉華:你們上天工作,我們下地工作,就像農業節目常説的“耕耘天地間”,都是為了咱們的國家更加富強。

張  瑋:謝謝陳部長不忘為我們農業節目做宣傳。下面有請陳部長為我們揭曉第一個年度“三農”新聞事件。

陳曉華: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新華網、農民日報共同推薦的(停頓,音樂起)——黨的十八大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5】播放《黨的十八大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小片

解説:201211月,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明確提出把“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三農”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確、措施更加具體。2012年,從中央發佈以“農業科技”為內容的第九個鎖定三農的一號文件,到中國首個《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正式出臺,再到《農業技術推廣法》20年後重新修正頒佈,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密集出臺,凝聚着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不斷探索。2012,為人們描繪一幅城鄉一體化闊步前進的宏偉藍圖!

【詞牌、解説】

蝶戀花
萬里東風春意鬧,九鎖三農,政令頒一號,
科技興農前引導,喜開盛會佳音報。
四化同步金光道,一體城鄉,偉大構思妙,
壯美藍圖繪製好,輝煌鋪展仰天笑。

【解説】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序號6】主持發佈區  張瑋、陳曉華、朱樅鵬

  瑋:謝謝,有請朱總來為我們揭曉第二個新聞事件。

朱樅鵬: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中央電視臺第七套農業節目推薦的(停頓,音樂起)——日本“購島鬧劇”之後,中國漁政部門積極開展常態化巡航,大力護漁維權。

張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7】播放小片《日本“購島鬧劇”之後,中國漁政部門積極開展常態化巡航,大力護漁維權》A

【字幕+畫面】2012年9月17日 在距離釣魚島24海裏海域

(畫面內容:遭遇日本保安廳飛機、船隻挑釁)

【現場】東海區漁政局202船政委孫士薦:我船正在中國管轄海域依法執行公務 你船已進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毗鄰區水域 請馬上離開中國管轄海域

【解説】向日方船隻喊話的是東海區漁政局202船政委孫士薦。日本購買釣魚島的鬧劇發生之後,農業部立即表態,譴責日本的非法行徑,並要求東海區漁政局加大執法力度,對釣魚島海域實行不間斷巡航,孫士薦所在的漁政202船接到命令後,火速趕到了指定海域。 

【同期】東海區漁政局202船政委孫士薦:24小時日方艦船在不間斷地騷擾 他們會通過飛機不斷地盤旋  不斷橫插我們的船頭 不斷擠壓我們的航線 干擾我們正常的巡航

【同期】東海區漁政局局長 李富榮:我們調集了海區6艘漁政船 又請求南海區 渤海區增援 共調集10艘漁政船開赴釣魚島海域

【解説】孫士薦所巡航的海域在釣魚島24海裏範圍,儘管屬於我國釣魚島的毗連區,但時不時會有日本的飛機、船隻侵入,不僅對我國漁政、海監等公務船進行挑釁,還對中國的漁船進行監視、恐嚇甚至驅趕. 

【解説】對此,我方毫不示弱。

【現場】東海區漁政局202船政委孫士薦:我方再次重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我編隊正依法在中國管轄海域執行公務 請你方立即停止對我漁政編隊的非法跟蹤與無理襲擾 馬上離開

【同期】東海區漁政局202船政委孫士薦:在那邊僵持 對峙 鬥爭 時時刻刻要給對方壓力 要顯示我們的存在 要展示我們捍衛領海主權的決心 

【解説】在半個多月的巡航過程中,孫士薦他們一方面和不斷前來騷擾的日本船隻進行有理有節的鬥爭,另一方面隨時監護轄區內的中國漁船,指導他們安心作業。

【現場】東海區漁政局202船政委孫士薦:我們現在漁政編隊在這裡護漁巡航 請你們安心生産  但是要注意安全 有情況及時跟我們巡航編隊聯絡

漁民: 你們給我們保駕護航了

【同期】東海區漁政局局長 李富榮:從9月17日開始 一直到現在 我們不間斷地安排我們的漁政力量進行護漁巡航 

【解説】自從漁政部門加大了護漁巡航的力度之後,前往釣魚島捕魚的漁船較往年已明顯增多,截至9月底,僅浙江省一省就達700余艘。

【同期】

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橫門村漁民 江阿德:加大力度對我們漁民肯定有幫助

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橫門村漁民 王正才:不管有什麼事 我們有漁政在那裏就好

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橫門村 漁民 陳方福:有政府撐腰 我們就更放心 大膽去捕魚

【序號8】訪談區  肖東坡、農業部東海區漁政局中國漁政202船政委孫士薦

肖東坡:在我身旁的這位是農業部東海區漁政局中國漁政202船政委孫士薦,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橫門村漁民陳方福。平時多長時間在海上?常態化巡航多久了?會經常遇到日方的船嗎?遇到了會怎樣?都遇到過哪些危機的情況?(一組狀況)這個時候你會害怕,緊張嗎?(祖國、人民)

孫士薦: 

主持人:聽説給我們帶禮物來了啊?都是什麼魚?剛捕的?哪些魚是釣魚島特有的?常態化巡航先後有什麼變化嗎?

陳方福:

主持人:由國家護航,漁民不只是捕魚更多了腰桿也硬了,接下來我們再看一段小片。

(鍵盤:根據內容情緒,適時添加)

【序號9】播放小片《日本“購島鬧劇”之後,中國漁政部門積極開展常態化巡航,大力護漁維權》B

【解説】釣魚島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盛産昌魚、目魚、馬面魚等魚類,是我國福建、浙江等省沿海漁民的傳統漁場,近年來由於日本在釣魚島海域不斷騷擾,出於安全考慮,赴釣魚島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逐年減少。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及保護漁民安全,日本購島鬧劇發生後,農業部加大了巡航執法力度。截至目前,中國漁政船赴釣魚島海域已累計護漁巡航55航次、762天,航程9.66萬海裏,登臨檢查漁船212艘次。 

【解説】針對漁業行政執法力量薄弱的情況,中央政府也加大了對漁政裝備建設的力度,12月11日上午,總長129.82米,總排水量達5800多噸的目前我國噸位最大的漁政執法船——中國漁政206正式投入使用,而在未來兩年,還將有更多的漁政執法船入列東海區漁政局,將大大增強我國東海海域的漁政執法管理力度,必將對維護國家主權與海洋漁業權益、保護漁民利益産生重大影響。 

【序號10】主持發佈區 張瑋

評論區 兩位點評嘉賓曹景行、於丹

張 瑋:除了十大媒體之外,今晚我們還邀請了兩位特約評論員,他們是曹景行、於丹。今天的點評環節我們希望兩位從不同的角度來點評。女士優先,從於丹開始吧。

於 丹:從《論語》或歷史典籍中尋找一個匹配的小故事、或典故等等,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民族大義等等,進行點評。

曹景行:注重理性,可從自己最深的記憶點出發,維護主權之類的角度進行點評。

張 瑋:正是有了中國漁政有力的護漁行動,中國漁民才能更加安心生産作業。正是一路有你同行,再大的風浪我也不害怕。下面請聽滿文軍為大家帶來的《與我同行》。

【序號11】歌舞  滿文軍《與我同行》

第二章

【序號12】晚會片頭

【序號13】主持發佈區  張瑋

  瑋:接下來我們共同揭曉第二組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有請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書記、主任傅玉祥,奧運會團體擊劍冠軍駱曉娟上場。

【序號14】傅玉祥、駱曉娟由過道通往主持發佈區、小提琴伴奏。

【序號15】主持發佈區   張瑋、傅玉祥、駱曉娟

張  瑋:歡迎兩位。

傅玉祥:首先祝賀曉娟和隊友在2012倫敦奧運會上為中國首次奪取擊劍團體冠軍。我是從事對農電視工作的,我想問一下,你平時關心“三農”領域的事嗎?

駱曉娟:當然,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很有感情。我覺得現在農村變化越來越大,和城市沒什麼區別,我回老家探親都快認不出來了。

張  瑋:曉娟説的沒錯。那麼接下來要揭曉的這個事件也跟這個話題有關,有請傅書記來為我們揭曉。

傅玉祥: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中國農村雜誌社推薦的(停頓,音樂起)——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中國城市人口首次超過鄉村人口,城鄉人口結構發生逆轉。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16】播放《201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中國城市人口首次超過鄉村人口,城鄉人口結構發生逆轉》小片

【字幕】2012年1月17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中國大陸總人口134735萬人, 其中城鎮人口69079萬人,佔比首次突破51.27%

【詞牌、字幕、解説】漁家傲
農耕韆鞦談巨變,人口城鄉比例轉,一體發展今呈現。
驚雷撼,五洲仰慕東方看。
濃墨當書留史卷,龍騰賀歲開新面,再踏征程標起點,
民族願,復興之路陽光燦。

【解説】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201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我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鄉村,城鄉人口結構發生逆轉。

【序號17】主持發佈區  張瑋、傅玉祥、駱曉娟

張  瑋:好的,接下來有請奧運冠軍駱曉娟為我們揭曉第四個年度“三農”新聞事件。

駱曉娟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薦的(停頓,音樂起)——721北京特大暴雨152名農民工挺身救人。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18】小片A721北京特大暴雨152名農民工挺身救人》

與《蜘蛛俠》表演同時進行

【序號19】訪談區 肖東坡、小片嘉賓

肖東坡:152個農民工救了207個人,在我旁邊的是721暴雨南崗洼鐵路橋第一個下水救人的農民工陳文堂,還有農民工李川南。你是第一個下水救人的,是像剛才節目中拿繩子那樣救嗎?還拿什麼?救生圈?你們早料到會有暴雨?當時什麼情況?喊什麼?腳能落地嗎?好喝吧?救的人當中最危急的人是怎樣的?(老人)被救的人説過什麼給你留下最深印象?

陳文堂:

肖東坡:你救的第一個人是誰?(父母不信 問要不要錢 自己多喝水不讓孩子碰水)受傷了嗎?(鐵絲傷一指深)救到什麼時候?沒處理傷口一直泡着?什麼時候去看醫生?(刀劃開全是淤泥和膿水)李川南:

肖東坡:你們得到的印象最深的感謝是什麼?(謝謝、水煮魚)、(塞現金、要卡號)會掉眼淚嗎?

互動:

肖東坡:如果被困的是你們,你們覺着周圍城裏的人會像你們一樣救你們嗎?

互動:

肖東坡:城裏的人會不會救你們,答案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這些年,農民工彰顯義舉的事情不勝枚舉,我們一起來看小片!

(鍵盤要求:緊張刺激音樂、抒情音樂、音效)

【序號20】小片B721北京特大暴雨152名農民工挺身救人》

【解説】一場暴雨,讓人間大愛得以彰顯。農民工的無私義舉,讓他們成了微博上熱炒的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名字被網友們改稱為“中國良心”。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群游走在城市邊緣的群體,思考城市給予了他們什麼,還能給予他們什麼。認同與尊重,成為暴雨夜後最溫暖人心的熱詞。

【解説】不只是這152個英雄好漢,中國2.5億多農民工從廣袤的農村走來,到繁華的城市謀生,在城市建設中揮灑着辛勤的汗水,也向社會奉獻着他們最樸素的愛。

 [字幕]20117.23溫州動車事故,當地打工的農民工第一批衝上去救援

20111019日,江西南昌19名農民工合力抬起1噸重轎車,救出車輪下的女子

2012827日,3名在青島打工的農民工救起落海女游客

2012612日,河北臨漳縣90後農民工王俊旺捨身控車救人犧牲

……

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脊梁”! 

【序號21】主持發佈區 張瑋

評論區 兩位點評嘉賓曹景行、於丹

張 瑋:我們的兩位嘉賓,對於這件事,來談談你們的看法。

於 丹:從《論語》或歷史故事中尋找一個匹配的小故事、或典故等等,比如説中國傳統美德、道義等,進行點評。

曹景行:可從農民工的義舉中最溫暖自己或最震撼自己等方面入手,闡述自己的思考,進行點評。

張 瑋:一群來自農村的英雄好漢譜寫了一曲好人歌,下面讓我們聽一曲來自內蒙的好漢用馬頭琴演奏的《酒歌》。

【序號22】文藝節目 《酒歌》 (馬頭琴)

第三章

【序號23】晚會片頭

【序號24】主持發佈區   張瑋

  瑋:朋友們,這裡是《2012三農記憶》——中央電視臺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推介活動頒佈晚會的現場,晚會進行到現在,已經揭曉了四個“三農”新聞事件,那麼,接下來第五個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是什麼呢?有請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2012年最美鄉村教師獲得者於貴勤為我們揭曉。

【序號25】柯炳生、於貴勤由過道通往主持發佈區、小提琴伴奏。

【序號26】主持發佈區   張瑋、柯炳生、於貴勤

張  瑋:歡迎兩位教育界的朋友。兩位都是校長,一位是大學校長,一位是小學校長。在這裡,我要特意介紹一下於貴勤,她是河北省承德縣三家鄉孤山小學校長,學校位於大山深處,於老師用32年時間把原先破舊的學校一點點建成現在擁有242個寄宿學生的溫馨家庭;升學率百分之百,輟學率為零。

柯炳生:在這裡我也要向於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您的事跡我通過媒體了解到,聽説您為了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學生們的生活條件,四處奔走求助;您每月的工資都投在孩子們身上,為此還欠了不少債,真是非常了不起!

於貴勤:謝謝。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師,做了該做的,並且也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幫助。見到柯校長非常激動,我們大山裏的孩子都渴望走出大山,考上農大是他們的夢想。

柯炳生:歡迎歡迎,農大的校門永遠向那些有志於服務三農的孩子們開放!其實今年的教育熱點新聞事件有很多,比如説撤點並校十年反思、農村校車安全、營養午餐等等,但是對於農村教育來説,教師素質的提升是根本,所以我們一致認為接下來這個新聞事件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

張  瑋:好,接下來有請於貴勤為我們揭曉下一個新聞事件。

於貴勤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光明日報推薦的(停頓,音樂起)——“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引發社會關注。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27】播放小片《“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引發社會關注》

【解説】他們,傳遞知識之音、播撒文化火種;在偏僻的山區、在遙遠的農村,他們,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用知識開闢通往精彩世界的途徑;而自己,卻固守三尺講臺,或清貧,或無聞。他們,是330多萬鄉村教師,愛與奉獻,賦予他們的生命別樣的美麗。

【解説】,“尋找最美鄉村教師”——一場由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活動在全社會掀起了關注農村教育的熱潮。為了尋找最美的答案,數百名記者、編導積極參與,足跡遍佈22個省、市、自治區,行程十多萬公里;2000多封推薦函紛紛而至;多達220萬的微博粉絲競相轉發,信息覆蓋人數超過5000萬。在2012年的夏天,鄉村教師這一特殊群體,以獨有的溫情席捲了國人的心靈,重新詮釋了美麗,引發了深遠的思考:鄉村教師,需要我們持久的關愛,農村教育,更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關注!

【解説】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引發社會關注

【序號28】主持發佈區  張瑋、柯炳生、於貴勤

  瑋:謝謝我們的最美鄉村教師。接下來的新聞事件,仍然跟教育有關,有請柯校長為我們揭曉。

柯炳生: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中國新聞周刊推薦的(停頓,音樂起)——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破冰”。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29】播放小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破冰”》A片

吵架場景:【媽媽:你必須回去】【女兒:我就是不回去】

【解説】她叫李家瑞,在北京一所中學上高二,這幾年,家瑞和父母經常發生爭執。

【媽媽:我真的沒辦法,我讓她回家為了她的前途】

【解説】原來,家瑞的戶籍在河南,3歲那年,在北京做小生意的父母把她接到了北京。可是,按照現有的相關政策,沒有北京戶口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要想上大學,就必須回老家。

【家瑞的母親:這麼多年白學了】【家瑞的父親:我們感覺特別對不起孩子】

【解説】然而,回老家對於家瑞來説,卻像噩夢一樣可怕。原來,在她上小學六年級時,父母考慮到她將來不能在北京參加考試,就曾把她送回了河南老家。

【家瑞:回去太不習慣了】

【家瑞的父親:家鄉話也聽不懂】

【家瑞的母親:打電話她哭,我也哭】

【解説】回老家的日子,遠離父母的失落,生活上的不習慣,對未來的擔憂,都讓家瑞度日如年。她把苦惱寫進了日記,被回來探親的爸爸看到了,這讓父親傷心不已。

【家瑞的父親:看了孩子的日記,寫得實在是(太傷心)太實在了】

【家瑞的母親:我説那就讓她回來吧,不上大學了】

【解説】不忍心孩子受苦,家瑞又被帶回到北京繼續上中學,一家人又重回團聚的歡樂,但所有人都知道,短暫的歡樂後,家瑞不得不面臨回老家高考的殘酷現實。

【家瑞的母親:不知道怎麼辦,很無奈】

【解説】家瑞一家的煩惱,是全國千千萬萬進城務工人員共同的煩惱。在流動人口密集的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現象尤其明顯。在北京一些農民工子弟小學,記者了解到,由於北京的教材和外地不一樣,學生回去晚了很難和地方課程相銜接,到了五六年級他們就面臨回家的抉擇。

【朱翠潔:老家沒有認識的人,我不想一個人回老家去】

【一組畫面加音樂】

孩子群像:【我想上大學】【可是,我也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在哪上學就在哪高考】【給我一個機會】

【序號30】訪談區 肖東坡、李家瑞的媽媽桂芳平

肖東坡:在我旁邊的就是剛才小片中學生李家瑞的媽媽桂芳平。你好,家瑞今天在考試對嗎?成績好嗎?按照這樣的成績考大學沒問題吧?從外地來北京上個學不容易吧?兩次把孩子送回老家?為什麼?(拆遷 一個院子裏就有十幾二十個)第一次送孩子回去孩子樂意嗎?當時什麼情形?(騙孩子上車 中間高興加音樂)孩子在老家誰管?成績?第二次?什麼原因讓你一定要再把孩子接回來?(讀日記)考大學很重要嗎?(我們出來打工不是為了自己 就是為了讓孩子生活更好)會經常像片子當中那樣爭吵?(從初二到現在一直吵,家瑞一叫她回家就説不上了)逼到份上早晚要做個決定啊?(我不知道 真的很着急 不知道)會是什麼決定呢?一家人的糾結終究會是怎樣呢?一起先來看短片。

桂芳平:

日記:今天小姑給我5塊錢買早餐,我只買了一個5角錢的饅頭,早餐我一直只吃一個饅頭,我已經攢了106元錢,還差24元我就可以買一張回北京的車票了。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你們不來接我,我就自己買火車票去找你們。昨天晚上,我又想媽媽想哭了,怕小姑看見,我就躲在被子裏哭,哭着哭着就睡着啦,還做了個夢。我夢見我回北京啦,左手牽着爸爸,右手牽着媽媽去上學。我真高興,能做一個這樣的夢。

【序號31】播放小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破冰”》B片

異地高考,如同一場曠日持久的博弈。高教資源的不均、戶籍制度的牽絆、生源利益的難調,讓這項關乎眾多考生的政策遲遲難以落地。隨着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高考問題牽動了社會各方神經,引起了相關部門高度關注,異地高考開始艱難“破冰”之路:2012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長袁貴仁表態,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將在10個月內出臺;20128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並給出了各地“應於2012年年底前出臺”改革方案的時間表,堅決昭示了國家推行教育公平的決心。

如今,31個省(區市)年底前出臺具體政策的倒計時已然開啟。黑龍江、山東、江西、江蘇、福建、新疆等省、自治區率先明確異地高考門檻,天津、湖北、雲南、浙江等10余個省市即將出臺方案,難度最大的北上廣也正在方案制定中。這意味着,進城務工子女異地高考正逐步變為現實,國家正在通過有效制度設計,讓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共享教育公平陽光!

【序號32】主持發佈區 張瑋

評論區 兩位點評嘉賓曹景行、於丹, 

張 瑋:讓孩子們共享教育公平陽光,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來,請兩位嘉賓點評。

於 丹:從歷史典籍或歷史故事中尋找一個匹配的小故事、或典故等等,比如説孟母三遷等,進行點評。

曹景行:注重理性,可從城鄉共同發展、異地高考的意義、需要注意避免的問題、國際視角等等方面,進行點評。

張 瑋:謝謝兩位嘉賓的精彩點評。兩位在點評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對也在台下點評,這不,他們迫不及待了。

【序號33】文藝節目  相聲模倣秀

吉星:(倣趙本山)喬裝打扮,粉墨登場,看見這麼老的女人,哼哼,你們咋還不熱烈鼓掌泥!

李晗:(倣宋丹丹)自我介紹一下,性別女的,愛好男的,別看我線條不美,脂肪成堆,那也是老頭眼裏的,楊貴妃。

吉星:(倣趙本山) 2013第一天,盤點三農大事件,我是第一主持人吉星。

李晗:(倣宋丹丹)2013第一天,齊聚一堂盡開顏,我是——並列第一主持人李晗。

吉星:(倣趙本山)吉星上場開頭炮,左胳膊左腿一塊堆兒撩,自小就是這麼走,不走直線我走彎道兒(倣趙本山走路)——我自小而就是這麼走滴。(對李晗)我先説呀?嘿嘿,説點兒啥尼?

李晗:(倣宋丹丹)説大事兒啊!

吉星:(倣趙本山)真説呀?我真説啦:縱觀2012,大事真不老少,歐盟債務危機,敘利亞境內打炮;美國總統大選,阿拉法特開棺,梅普組合掉個兒,伊朗海峽演練;朝鮮要發火箭,日韓聯手不幹,菲越南海攪局、日本釣魚島添亂,縱觀國際風雲,風景這邊燦爛。謝謝!

李晗:(倣宋丹丹)我也整兩句:十八大春風吹滿地,農村人口創新低,城鄉發展一體化,現代農業有規劃,千帆捕魚釣魚島,彝良地震要思考,南水北調移民了(liao),收入差距在縮小,網絡反腐有成效,表哥房叔嚇一跳;風雨起航遼寧號,航母大熱STYLE,雙膝下蹲伸出手,你走你走你走走走(擺《航母STYLEPOSE)! 

吉星:(倣趙本山)那叫“走你,知道不”!悲哀,沒文化到這來,是多麼的悲哀。就好比一隻公雞,居然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幹。大公雞怎麼看?鴨子怎麼看?大鵝怎麼看?跟它好過的小母雞怎麼看?整個文藝界該怎麼看?今天年終盤點,來了不少學者,大家還都有話要説呢!

李晗:(倣易中天)大家好,我是易中天吶!今天要説的嘞,是農村的撤點並校,什麼叫撤點並校嘞,就是説啊,原來每個村子都有小學校,學校多了,老師不夠用,國家的投入嘞,都撒了芝麻鹽,後果嘞,就是教學環境不好,教學質量不高哇!話説本世紀之初哇,我去農村考察,村裏有一個二愣子,這個二愣子嘞,打工回來檢查兒子造句,第一個是“從前”,兒子寫着:“我每天從前門進來”,老師在旁邊打了對勾!二愣子高興啊,兒子從來不走後門兒啊!第二個用“新聞”造句,兒子寫道:“襪子看起來新,聞起來臭”,看旁邊,又一個對勾!兒子説得對呀,有些新聞就是很臭!第三個嘞,“原來”,兒子寫的是“原來他是我爸爸”!旁邊又一個對勾!老師還批了兩字:“是誰”?這老師也很八卦啊,是誰?二愣子更想知道啊!我在外打工賺錢,原來他是你爸爸,沒我事兒啊!非得找老婆問個明白,他老婆也沒地方找這個原來啊,兩口子鬧起了離婚。這件事嘞,得出一個什麼判斷嘞?這樣的教學質量,不光誤人子弟,可是能製造夫妻不和啊!

吉星:(倣小瀋陽)唉呀媽呀,下面該輪到我發言啦。我一早就pia pia地往這兒跑啊,pia pia地啊,大家説我多不容易啊,豪?不給掌聲我不就白pia pia了麼,豪?今天説説我小時的事兒吧,豪,那時候我長得挺像猴兒地,豪,我上學離家可遠了,有一天吧,老師把我留下了了,其實吧也沒啥大事兒,就是早戀,俺是個純爺們兒,能不早戀嗎,豪?回家的時候天可就黑嘍,路過一片墳地,冷不丁地站起一人,唉呀媽呀,活了!我撩開腳丫子pia pia地跑啊,那會兒比賽110米欄,劉翔肯定是第二呀!回家高燒三天都沒退呀。現在好了,上學有校車了,司機把着油門兒,一踩方向盤,喇叭“比兒比兒”地就走了,可風光了,豪。再也不用pia pia地撒丫子撩了,豪。

李晗:(倣蔡明)你好,接下來插播一段廣告。這裡是校車銷售處,我是蔡明小姐。各位父老鄉親,您的孩子疲憊了嗎?啊?疲憊了就座我們的校車,我們是中國安全校車的締造者,校車行業的領導品牌,可按學生大小尺寸量身設計,絕不加油、絕不翻車、絕不拐彎,一條道走到黑!接下來繼續插播一段廣告。

李晗:(倣黃宏)哎呀來的人可真不少哇,一個比一個漂亮,都穿鞋來的吧。穿上“賽校車”牌運動鞋,不僅能翻山越嶺、騰雲駕霧,而且適合農村孩子的各種需求,有的喜歡古板、有的追求新款、有的喜歡扎眼,那主持人肖東坡穿上,肯定能把自己的個頭銜!

吉星:(倣黃宏)話説二十年前,穿鞋不敢挑揀,城市流浪超生,只能把煙頭撿撿;結婚四年有餘,生了三個女滴,長得如花似玉,高考卻在異地;小的不得教育,老的沒有脾氣,現在兩免一補,孩子不再辛苦。撤點並校路遠,校車承擔風險。可沒有校車咋辦?交通住宿花錢,教育均衡發展,豈能只是空談?

李晗:(倣馬三立)大家好啊,我叫馬三立,啊,好長時間,好長時間沒和大夥見面兒了,下面我看得我説兩句了。啊,我説兩句,説我們那村兒的二愣子,兄弟五個,叫二愣子,家裏可是老大,啊。領着四個兄弟上學,他得帶這麼大的籃子(比劃不太大的),嘛使呢?帶乾糧,乾糧,啊,窩頭啊、紅薯啊,帶乾糧,一週的伙食。這天上學娘給二愣子這麼大個籃子(比劃個大),娘説,好吃的,不到學校別打開啊,臨出門兒了,娘還説呢,不能掀蓋兒啊!一口氣兒跑到學校,別的嘛都不幹,先打開籃子,饞吶!掀開籃子的蓋兒,裏邊還有一個小籃子,也有蓋兒,再掀開蓋兒,還有一個,再掀開蓋兒,還有一個,再掀開蓋兒,你猜嘛尼?有張字條兒:放學回家路上要撿柴火,五個籃子都撿滿!現在好啦,農村小學都有營養午餐了,三塊錢,三塊錢一頓啊,政府掏錢啊,有的地方還有改進了,嘛改進?米呀、面呀,學生自己拿,農村學生,不缺糧食,啊,不缺糧食,溜肥腸,再來一碗雜碎湯……

吉星:(倣劉德華走路)大家好,我是劉德華,你們拍不拍手我都是劉德華,我就是劉德華。今天,我從香港來到這裡也要説兩句,農村教育為什麼不説異地高考?以前,我見到過很多農民工子女,他們是不能在父母打工的所在地參加高考的,2013,不就可以了嗎?大家説對不對?聲音再大一點(熱場時錄鏡頭)!資源要共享,教育要公平,大家説對不對?後面的朋友,我看見你啦!

李晗:(倣單田芳)我單田芳要説兩句:流動人口有老少,求學大事真中要。政策陽光來普照,幸福生活有依靠!

吉星:(倣范偉)前幾年吧,我被忽悠瘸了,近兩年又被忽悠蔫(年)了,這兩年隨着國家教育制度不斷完善,我在城裏開了家防忽悠熱線,有人賣拐請按1、有人賣車請按2,有人出腦筋急轉彎兒請按3、有人賣擔架直接請撥110

李晗:(倣宋丹丹)國家不是能異地高考了麼?我要把在超生遊擊隊裏生的海南島、吐魯番、少林寺都接到咱身邊來,我和老伴兒打工,孩子們在城裏唸書,一家子不就團圓了麼?和老伴兒倆人恩恩愛愛,歡歡笑笑,比翼雙飛,郎才女貌,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吉星:(倣費玉清、擺POSE、唱):你坐上校車,到千里之外,無需説拜拜,撤點並校、營養午餐,都是無聲的愛 ……

李晗:(倣李谷一《鄉戀》、唱)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印在,我的心中,啦啦……

吉星:(倣騰格爾《天堂》)我愛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唻唻唻……

李晗:(倣李玉剛《新貴妃醉酒》)改變就在一瞬間,城鄉統籌天地寬,大愛本無疆,生活更燦爛

吉星:(倣阿杜《堅持到底》)免費午餐、校車、高考也能在異地,四個字,堅持到底喔,

李晗:(倣張雨《雨一直下》)雨雨一直下,心中不再害怕,路上有校車,課堂從破到新也在發生變化。

吉星:(倣劉歡)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

李晗:(倣劉歡)為孩子、為國家,大家同用心。

合: (倣劉歡)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為孩子、為未來,大家同用心。

第四章

【序號34】晚會片頭

【序號35】主持發佈區 張瑋

  瑋:下面即將揭曉下一組2012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我們有請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宣傳管理司司長金德龍,深海潛水器蛟龍號潛航員付文韜上場。

【序號36】金德龍、付文韜由過道通往主持發佈區、小提琴伴奏。

【序號37】主持發佈區   張瑋、金德龍、付文韜

  瑋:歡迎兩位。

金德龍:難得今天有機會能見到蛟龍號潛員,我有個問題一直很好奇,正好問問文韜,蛟龍號最深能下潛到海底多少啊?

付文7062米,這也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下潛的最大深度

金德龍:真了不起!除了向你祝賀以外,我剛剛還聽到一個好消息,聽説你好事成雙,最近喜事臨門啊?

付文:是的,就在前幾天,12月18號,我結婚了。

金德龍:恭喜恭喜,祝你們幸福!

張  瑋:謝謝你跟我們分享這麼好的消息。真是喜事成雙。金總編對我們農業節目一直非常關注和支持,下面有請金總編為我們揭曉第七個年度“三農”新聞事件。

金德龍: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搜狐網推薦的(停頓,音樂起)——2012年中國全面推進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貧工作。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38】播放小片2012年中國全面推進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貧工作》

【字幕】2012年“兩會”,溫家寶總理把“按照新的標準全面推進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列為“政府要做好的第4件難事”

攻堅克難的帷幕就此拉開——

11個片區中,武陵山片區率先發起扶貧攻堅試點首航,引領其餘片區分批推進

片區與國家部委的部委聯絡制全面鋪展

貧困地區的“長板”與“短板”確定産業發展方向

“輸血”變為“造血”

【詞牌、字幕、解説】鷓鴣天
連片集中扶助貧,十年規劃萬千村,長板短板定方向,

造血強體立生根。宏圖展,黨恩深,攻堅號角激人心,
全面小康中華夢,春回福祉降甘霖。

【解説】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2012年中國全面推進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貧工作。

【序號39】主持發佈區  張瑋 金德龍、付文韜

  瑋:下面請付文韜為我們揭曉第八個年度“三農”新聞事件。

付文韜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由新浪網推薦的(停頓,音樂起)——李玉剛微博“救梨” 農産品産銷走入“微時代”。

【序號40】小片A:《李玉剛微博“救梨” 農産品産銷走入“微時代”》

列位看官,這回書咱們説的是:農民賣難微博救急、雪中送炭“貴妃”賣梨。

話説201210月底,冷颼颼的小風是可勁兒地吹,吉林省延邊州的果農心裏卻像開了鍋。為啥?蘋果梨,2000多噸,豐收了,硬賣不出去!果農們一商量,不行,這回咱得上高科技手段!

1026號,“吉林省延邊州龍井市2000余噸蘋果梨滯銷”的微博發出來了,還特意@了一位素不相識的老鄉名人——

誰?“貴妃“李玉剛是也!話説李玉剛也是吉林人,聞聽老家相親有難,眉頭一皺,得,這事得管管!消息一經傳出,一時間微博上開了鍋:李玉剛賣梨啦!李玉剛賣梨啦!幾天后,李玉剛進村買梨,這新聞媒體嘁哩喀喳又是一頓拍,好傢伙,説買還真就買了!

有人豎起大拇哥:李玉剛,純爺們!有人心裏納悶:這玉剛足足買了30噸梨,能吃了嗎?又賣給誰了呢?您那,稍安勿躁,李玉剛微博“救梨”,咱這就開講!

【序號41】訪談區   肖東坡、李玉剛

肖東坡:今天你是來接受採訪的不是來唱歌的,可我還是忍不住聽你唱兩嗓子。(李玉剛:最精彩的兩句:建議選貴妃醉酒)買了30噸蘋果梨?(李玉剛:整整裝了一大卡車……描述)你家大衣櫃裏都是蘋果梨吧?能吃得了嗎?(李玉剛:吃不了送人)現在還有嗎?(李玉剛:200多箱)晚會這麼多人怎麼不拿來送?(李玉剛:都送給敬老院……)如果我本來不想吃你能讓我産生吃的念頭?(李玉剛:推銷:蘋果清肺、止咳……發現新的食用方法:拔絲地瓜、蘋果梨做菜……等等)你會用這種方式在微博上推銷?有人響應嗎?(李玉剛:明星朋友買梨……粉絲買梨……商家買梨……)對滯銷有幫助嗎?(成了暢銷梨……)我老家也有些蘋果梨滯銷你能幫我媽?(李玉剛:不行,你老家事兒自己管)要不你還是送我點蘋果梨吧。新媒體助銷農産品到底怎樣我們看下一段小片。

李玉剛:

鍵盤:有趣的笑聲加音效、推銷時候加快樂音樂、根據情緒適時添加。

【序號42】小片B:《李玉剛微博“救梨” 農産品産銷走入“微時代”》

這兩年哪,就數玩“微博”時尚,您別説,它還真給滯銷的農産品幫了不少忙。您還在地頭上等買主呢?嘿,落伍了,現如今,講究的是“微博賣菜”——

20118月,陜西旬邑縣馬欄村五千噸土豆告急,一條微博引來五萬多條轉發,問題得以解決。

201110月,大連菜農高文新,開微博賣蘿蔔,咣嘰!囤積蘿蔔一下整出去好幾十噸。

201210月,四川廣安龍安鄉大學生村官潘蓉幫着村民開微博賣柚子,一下就賣掉5萬多個。

這樣的例子這兩年,那叫不勝枚舉!有人總結:農産品銷售已進入“微”時代!可仔細咂摸咂摸,單靠救急能走多久呢?這事兒啊,還真得琢磨個更長遠的解決措施和更靠譜的辦法。

【序號43】主持發佈區 張瑋

評論區  兩位點評嘉賓曹景行、於丹

張 瑋:好,這件事還得聽聽我們的點評嘉賓怎麼説。

於 丹:從《論語》或歷史中尋找一個匹配的小故事、或典故等等,比如説有關買賣貿易的,或是榜樣的力量的,進行點評。

曹景行:可從新媒體與農産品推銷的結合中,探討進入“微時代”的意義,解決賣難更多還得依靠標準化、規模化生産等。

張 瑋:微時代的農民越來越時尚,搭上時尚快車的還有來自各地的農民組合。看,他們來了!

【序號44】文藝節目:農民工街舞、辣媽寶貝組合、遷安STYLE

1.檸檬樹組合解説部分(全場暗,追光,邊解説邊上) 孫正平解説:這是一群來自江西、山東、廣東聚集到深圳的打工仔,他們當中有電話銷售員、酒店服務生、檯球記分員、送水工、電工。對街舞的熱愛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並成立了“檸檬樹組合”的街舞團體。不僅爆紅網絡,也在“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上,秀出了當代農民工的激情與風采。

2 .辣媽寶貝組合(全場暗,追光,邊解説邊上)孫正平解説:各位觀眾,我們即將看到的是一個村中組合,浙江省嘉興市天凝鎮洪溪村是遠近聞名的籃球村,平均年齡48歲的農村婦女們組建的籃球拉拉隊,沒成想竟在中國達人秀中搶足了風頭,種田、跳舞兩不誤的她們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辣媽寶貝組合”。今晚,她們將給我們展示耳目一新的農村婦女新風采!

3 .《遷安style》解説詞 (全場暗,追光,邊解説邊上)孫正平解説: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河北遷安沙河驛鎮的農民舞蹈隊,他們中有的在家務農,有的在鋼廠上班,今天,他們帶來的是風行網絡的遷安版style,展現農民快樂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五章

【序號45】晚會片頭

【序號46】主持發佈區   張瑋

  瑋:觀眾朋友們,這裡是CCTV-7農業節目《2012三農記憶》——中央電視臺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推介活動頒佈晚會的現場。晚會到了這裡,已經揭曉了8個年度“三農”新聞事件,最後一組新聞事件大家一定非常期待。有請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總編室主任張寧,著名作家劉震雲為我們揭曉。

【序號47】張寧、劉震雲由過道通往主持發佈區、小提琴伴奏。

【序號48】主持發佈區   張瑋、張寧、劉震雲

  瑋:歡迎兩位。張總,最近影院火熱上映的《1942》,不知您看了沒有?

張  寧:看了,特別震撼。也特別感謝編劇劉震雲先生,為我們寫了這麼好的一個劇本,是非常震撼心靈的精神大餐。

劉震雲:謝謝。《1942》描述了農民的逃荒歷程,我出身於農村,所以我很多作品的靈感來源於農村。也感謝張寧先生,您從事的電視媒體行業,中央電視臺每天都生産那麼多優秀的電視節目回餉觀眾。

張  寧:謝謝,無論文學還是影視,我們都服務於人們的精神世界,這也是我的職責和樂趣。

張  瑋:好,下面請張總編輯揭曉第九個年度“三農”新聞事件。

張  寧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由經濟日報、南方周末共推薦的(停頓,音樂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搬遷全面完成。

  瑋:請看大屏幕。

【序號49】播放小片A《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搬遷全面完成》A片

字幕:2010年4月30日清晨 余嘴村首批271名移民遷往600公里外的黃岡

解説:送別當天,車上車下拉在一起的手,難以松開。到了發車這一刻,他們才感受到真的要分開和離別了。趙久富特意叮囑移民幹部,誰哭幹部都不能哭,移民幹部一哭,移民就更難離開了。趙久富沒想到,儘管一再叮囑母親不要來送行,老人還是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來到了歡送現場。

  魚嘴村村民:你就在這,你別過去。

  趙久富母親 馮國蘭:我看不清楚。

  趙久富:回去吧。媽,回去,帶我媽回去。

  趙久富:我上車的時候我看到有兩個人在拉着我母親,我最後去跟我母親擁抱了一下,我説沒事,有啥事打電話,姊妹不還有這麼多在這麼,我走了,抱了一下,上車了。

  母親 馮國蘭:我還沒看見,娃子都跑了我面前。

解説:叮囑其他幹部不能哭的趙久富,上車後再也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淚水。

  趙久富:畢竟父母那個情意,頭留在(車窗)外面,拐過那個中學,就看不到母親了。

解説:2010年,鄖縣余嘴村被定為當地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按規劃一小半村民可以留在本縣安置,一大半村民都要外遷到600公里之外的黃岡市團風農場。但是,全村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首批外遷,誰來&&?

同期  余嘴村原黨支部書記趙久富:人家説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幹部,我們不搬誰搬。

解説:挺身而出的是時任余嘴村支書趙久富。按規定,他本可以選擇留下,但他還是主動選擇了外遷黃岡。然而,他80多歲的父母親認為快落的葉子不能離了根,決定不跟兒子外遷這意味着和兒子在一個院裏住了幾十年的老口,從此要自己照顧自己了。

同期  趙久富母親馮國蘭:他不&&,誰都不去,他不去,人家誰都不去。

同期  趙久富父親趙守德:都不想走,那南水北調調不成了

解説:外遷到600多公里外的黃岡,趙久富覺得最難的就是跟母親開口説這個字。

同期 趙久富:説個走,趕快頭一扭,不回頭看她,不看她,你説個走,她眼淚都出來了。

解説:離家的客車漸行漸遠,那個叫余嘴村的家和過往幾十年的生活記憶,自此都被留在了身後。而他們的大愛與無私奉獻,也從此記取在每個國人的心中。

畫面、圖片疊字幕配煽情音樂:一組移民以各種方式告別故土和南水北調工程的畫面和圖片

字幕內容:離別故土,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難捨之情。

2012年9月18日,湖北丹江口庫區最後一批鄖縣柳陂鎮移民完成搬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搬遷全部結束。

2010年至2012年,河南、湖北34.5萬移民離開祖輩生活的土地,為水庫上游騰出144平方公里蓄水面積。

2014年,丹江口水庫的水將滾滾奔騰一路向北,滿載庫區移民的愛與奉獻,滋潤北方的大地!

【序號50】訪談區 肖東坡、趙久富

肖東坡:坐在我身邊的就是剛才小片中的主人公,湖北省丹江口庫區余嘴村原黨支部書記趙久富。根據政策你可以不搬?不搬能怎樣?節目中説你不想母親送你,為什麼?怎麼辦?(租房子)走的時候還是來了?(高興加音樂)你母親説什麼?你呢?大家都哭了。上車之後呢?走的時候會帶些什麼?家裏養的狗能帶走嗎?新家怎樣?(住的小洋樓 燒的天然氣)做什麼?收入?(有地 種水稻 年收入3萬多)老父母有人照顧嗎?會夢到他們嗎?夢裏都是家鄉?(哭了又笑了),移民搬遷、悲歡離合,個中滋味和背後意義請點評嘉賓來給我們點評。

趙久富:

【序號51】評論區 兩位點評嘉賓曹景行、於丹  

於丹:從《論語》或歷史故事中尋找一個匹配的小故事、或典故等等,比如説中國傳統美德、道義等,進行點評。

曹景行:可從水利工程背景和移民等方面入手,闡述自己的思考,進行點評。

【序號52】主持發佈區  張瑋、張寧、劉震雲

  : 好的,下面我們該揭曉最後一個新聞事件了。電影《1942》有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那就是“吃”。

張  寧:對,我看完電影后,也對糧食、飢餓、災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缺什麼也不能缺糧啊。

劉震雲:沒錯,“吃”是人類共同的話題,民以食為天啊。

  : 那麼下面這個新聞事情就是和“吃”有關,有請劉震雲先生來揭曉再合適不過了。

劉震雲:2012影響三農的年度新聞事件是由主辦方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以及十大媒體共同推薦的(停頓,音樂起)——中國糧食總産量連續九年增産!

  : 那麼,今年全國糧食總産量具體是多少呢?下面有請11個媒體的代表共同點亮2012年度特別記憶! 他們分別是: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 方正輝  

《農民日報》黨委書記、社長 唐園結 

中國農村雜誌社社長 李文學 

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總編輯 趙澤琨

《經濟日報》農村新聞部主任 孫世芳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農廣播中心副主任 靳雷    

《中國新聞周刊》總編輯 秦朗    

《南方周末》常務副總編輯 陳明洋        

新華網總裁助理 劉加文  

新浪網副總編輯 聞進  

搜狐新聞中心總監 吳晨光  

  :大家知道,2012年糧食九年增,再次為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發揮了支撐作用,實屬來之不易,這也是2012年最振奮國人記憶的新聞事件!那麼,今年在高起點上創造的奇蹟,到底是多少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序號53】主舞臺(燈亮) 十一大媒體老總站成直線(光明日報方正輝居中)手指一點 紗幕出現:“11791.4億斤” 

【序號54】文藝節目  歌曲《農民》

【序號55】主持發佈區  肖東坡

肖東坡:觀眾朋友們,剛剛我們為您揭曉了2012十大年度三農新聞事件,在這些珍貴的記憶裏,我們感受到這一年國家為推動三農進程所作出的努力。下面又到了每年《三農記憶》晚會的部委發佈環節。來,讓我們傾聽各部委《向人民報告》的自豪聲音,有請8個部委代表上場!

張瑋:先有請財政部農業司巡視員 盧貴敏

肖東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副司長 劉從龍

張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副司長 盧英方

肖東坡: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 陳勝營

張瑋: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 王愛國

肖東坡: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 孫長青

張瑋:衞生部農村衞生管理司合作醫療處處長 諸宏明

肖東坡: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 畢美家

【序號56】8個部委代表在主持人介紹聲中由過道通往主舞臺、小提琴伴奏,在主舞臺站定 

【序號57】主持發佈區 主持人依次播報:

瑋:先有請財政部向人民報告

盧貴敏:財政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各級財政部門持續增加“三農”投入,中央財政預算安排“三農”投入122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安排農民“四補貼”資金1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有效地保障了今年糧食生産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今後,中央財政將在推進四化同步發展中,更加注重讓農民平等地參與現代化進程、分享現代化成果。

肖東坡:有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劉從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全國所有地區全面開展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到11月底,有4.68億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其中1.27億老年居民按月領取養老金。我們用3年時間實現了制度全覆蓋目標,比原計劃提前了8年。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經辦能力和保障水平,為實現所有中國人都“老有所養”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張瑋:有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盧英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中央安排補助資金446億元,支持560萬貧困農戶改造了危房,實現全國農村地區全覆蓋,中央補助資金和試點任務創歷年之最。 2012年還開展了全國首次傳統村落調查,公佈了第一批共646個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為保護我國傳統文化遺産邁出了紮實的一步。我們堅信村鎮建設事業的明天會更美好!

肖東坡:有請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

陳勝營:交通運輸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加大管理養護、危橋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設。全年全社會完成投資約2100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約15萬公里,新增里程約4萬公里,2萬個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農民群眾走上“安全路”、“放心路”。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農村路網結構,增強服務能力,為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作出新貢獻。

張瑋:有請水利部

王愛國:水利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中央關於水利改革發展相關配套政策全面出臺,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設投資首次達到約4000億元;成功抗禦了長江、黃河等流域洪水和7次強颱風襲擊;7000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得到解決,創歷史新高;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等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速,全面實施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全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超過2000萬畝。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努力,為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糧食豐收、農民增收和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提供保障。

肖東坡:有請商務部

孫長青:商務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全國共改造3.5萬個農家店,優化了56條跨區域農産品産銷鏈條,銷售家電下鄉産品7751萬台,40多個大中城市加強便民菜市場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今後,我們將繼續加強農村市場和農産品流通體系建設,降低流通成本,促進産銷銜接,為服務“三農”作出更大貢獻。

張瑋:有請衞生部

諸宏明:衞生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全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到8.05億,參合率達98%,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5%,最高支付限額不低於6萬元, 20種疾病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醫療保障範圍,參合農民進一步受益。十年來,新農合制度從無到有,逐步完善,真正造福了億萬農民群眾。新農合還將繼續與您相伴,共同走向健康、和諧的小康社會。

肖東坡:最後有請農業部

畢美家:農業部向人民報告:2012年,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九連增”,全年糧食産量11791億斤,比上年增加367億斤,連續五年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這標誌着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已跨上了新臺階。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增幅連續三年超過城鎮居民。主要農産品全面增産,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態勢良好。2013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在更高起點上再奪豐收的關鍵一年。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努力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瑋: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背後,是國家重視三農、發展三農的決心和行動力。有好政策、有大投入,咱們農民少了後顧之憂,快樂種田。今天,農民歌手劉大成唱出了《快樂種田人》的心聲。

【序號58】文藝節目  劉大成《快樂種田人》

【序號59】主舞臺  肖東坡、張瑋  結束語

張  瑋:今晚,我們在回望、思索中,共同梳理出2012年十大影響三農的年度三農新聞事件,伴隨這些記憶,記取三農發展史的脈絡。

肖東坡:告別2012年,讓我們帶着這些記憶一起踏上新的征程,乘着十八大勝利召開的東風,在城鄉一體化的集結號中向前邁進!

張  瑋:在此再次感謝各位嘉賓、推介委員、部委代表、十大媒體的大力支持,也感謝各位的關注。

合:朋友們,明年再會!

【序號60】鍵盤音樂起,所有領導、嘉賓登臺合影

熱詞:

  • 鄉約
  • 肖東坡
  • 主持人
  • 製片人
  • 視頻點播
  • 節目預告
  • CCTV-7
  • 中國網絡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