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編導:王歆迪 |
“人間游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這裡是位於河北省滄州市的吳橋,它以民間雜技最興盛、人才培養輸出最多、群眾基礎最廣泛、國內外影響最大,被公認為中國雜技藝術的發祥地、世界雜技文化的搖籃。據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吳橋籍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范景文回鄉探親,寫下了《游南園記》,真實記載了當時表演“百戲”的盛況。要説這裡的歷史,那可是孕育了千年的雜技文化。
吳橋雜技影響深遠,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有2000多名吳橋雜技藝人走出國門,足跡遍佈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世界雜技藝術的交流與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吳橋雜技經過久遠的歷史傳承,形成了在中國乃至世界雜技界絕無僅有的地域文化現象。基礎廣泛。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之説。全縣現有各類演出團體100余家,其中40人以上的76家,從業人員上萬人,年演出收入達2億元;以吳橋命名的“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已成功舉辦了12屆,成為與法國巴黎明日與未來雜技藝術節、摩納哥蒙特卡羅國際馬戲節齊名的三大賽場之一,被稱為世界東方國際大賽場。隨着雜技藝術的不斷升溫,帶動了雜技魔術道具開發、旅游紀念品開發、餐飲、照像、休閒、娛樂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直接和間接帶動從業人員1萬餘人,年實現綜合收入上億元。
本期節目的嘉賓——張連鎖,是吳橋雜技大世界的經理,也是老一輩的江湖藝人,可以説是吳橋雜技發展某一時期的見證者。1965年出生的他,家中排行老小,那時候家中貧困,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進城當工人拿工資,吃非農業飯。
第一桶金 人小膽子大
16歲時初二輟學,張連鎖想自己賺點錢,在那個80年代初期,人均收入十幾元錢的年代裏,他借了50元錢,在自家七分地裏種了大西瓜,按正常來説,這些西瓜足可以賣200多元錢,可張連鎖是個好客之人,鄰居朋友一來,他就送人家西瓜,最後西瓜只賣了41元錢,他的第一桶金賠了9元錢。
生意不成 另謀出路
打那時起,張連鎖決定另謀出路,恰好當時鄰居是一位吹嗩吶的老師傅,張連鎖想學點真本事,決定拜師學藝,三年的時間裏,張連鎖邊打工邊賺錢再邊學吹嗩吶,雖然到處奔波表演,但在那時每天能收入15元錢,日子過得也算紅火。
嗩吶收穫的愛情
19歲時的張連鎖小夥兒用現在的話來説那叫一個帥呆了,長頭髮,喇叭褲,高跟鞋,那是當時男孩最流行的打扮,四鄰八鄉好多找上門來給張連鎖介紹對象,可他每次都以種種理由拒絕。當時張連鎖認為,自己幹這種工作,一年到頭很少在家,就想找個行內人,這樣兩人能在一起演出,彼此有個照應。説來也巧,1984年秋天,吳橋老縣城舉辦廟會,請來了京劇團、評劇團助興演出,由於當時農民的娛樂活動很少,張連鎖也跟着湊熱鬧,那天正趕上唱評劇“花為媒”,當看到劇中“張五可”出場,張連鎖眼前頓時一亮,女孩子不僅人長的漂亮,而且嗓音更響亮,回家以後張連鎖一晚上也沒睡好覺,當時他的師兄看出來了,就主動請纓為他提親,結果一説人家早就認識張連鎖,也有這個意思,就這樣張連鎖與如今的愛人走到了一起。
江湖藝人 受苦不受窮
張連鎖與妻子結婚之後,以跑江湖維持生計,靠一輛自行車載着一家三口,每天奔走周圍鄉鎮100多公里賣藝營生。冬天,張連鎖騎自行車很多時候都會被留下的汗水滲透了棉衣。儘管辛苦,一天也能賺14-20元錢,那時候相當於普通2人的月工資,在當時,誰請張連鎖表演,他就吃住在誰家,雖然很苦,但是條件並不差。為了緩解鞍馬勞頓,張連鎖還花了200元錢買了一輛舊摩托車。
十年江湖路 終於有歸途
直到1994年,張連鎖與妻子已經跑了十年的江湖,正巧那年吳橋縣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表演類旅游景點-吳橋雜技大世界,並且招聘民俗絕活演員,當時張連鎖覺得離家近能顧家,而且也不用再四處漂泊,於是與妻子一起去應聘,憑着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藝與表演經驗,成功應聘,結束了江湖流浪賣藝的生活。
雜技舊貌換新顏
張連鎖的人生經歷是眾多老一輩江湖雜技藝人的代表,採訪他本人的故事,讓我深切感受到雜技在那個時期到如今的發展過程的變化。從前老一輩的江湖藝人,只靠一輛自行車到處跑江湖,表演無固定場;如今在吳橋建立了吳橋雜技大世界,將散落民間的雜技絕活聚集在一起,為老一輩的江湖藝人以及新一代的雜技從藝人員提供了固定的場所。同時收入穩定,從原來的“跑江湖”轉變成為“雜技藝術家”,社會地位有了與眾不同的變化;從前是學藝是傳統拜師,給老師打工討好師傅,師傅才會教給你;現在在吳橋縣發展到縣裏有雜技學校40多家,學成之後到外地就業居多,並且獲得了更多的發展的機會;從前江湖藝人表演靠的是純手藝,背個包到全國各地演出,維持生計;如今雜技已經有自己固定的舞臺,表演的節目也多元化,配合着燈光、舞臺上的聲光電、雜技道具的配合,表演的節目也更加精彩;
從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出去演出;現在已經達到了全縣473個行政村,現有各類演出團體100余家;從前練雜技是為了養家糊口,登不上大雅之堂;而現在練雜技是為了藝術的追求,現在有以吳橋命名的“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每屆都會有世界各地的雜技藝人來演出交流,更多的吳橋雜技藝人已經走出國門,活躍在國際的舞臺上。
這期節目是欄目改版之後的第一批節目,採訪由原來一個人的人生成功經歷,擴展到一個人帶動了一個鄉鎮的整個變化,可以説影響力由原來的個人擴大到整個鄉村鄉鎮。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何找到適合的人物故事,來體現整個鄉村鄉鎮的變化。首先改版後的節目當中引入了來自當地的普通村民作為第三方來接受的採訪。例如,本期節目採訪嘉賓張連鎖,他眼裏的吳橋人是什麼樣的時候,又適當的採訪現場的觀眾,觀眾回答的故事點裏以嘉賓張連鎖為例子,事實生動而又不脫離訪談嘉賓。
其次是群策群力的部分。這部分主要談目前這方水土建設新農村、發展地方經濟最迫切、最需要做的、最該解決事兒應該是什麼。這是一個讓現場觀眾一起來參與的環節,讓大家一起來出謀劃策,有提出問題的,有建議解決方法的。這一部分好似一個爭論會,目的只有一個,讓這一方水土發展的能更好。例如本期節目,主持人現場提問,“面對未來,吳橋人對雜技又有怎樣的憧憬呢?”現場以“假如讓我來當家”的環節,採訪現場的觀眾,有人説應該加大縣內對雜技的宣傳;有人説利用雜技搞旅游,搞農家樂;有人説應該對縣內建成的世界唯一的雜技文化主題公園進行進一步修繕;有人説應該增加雜技從業人員的收入,防止雜技從業人員流失的問題等等建議。最後請現場更高一級的領導來回答群眾的問題,如何解決,解決的辦法有哪些。
對我來説,與從前節目形似來説,這樣新版的節目更具有挑戰性。首先是提高敏感性,不能對擺在眼前的新聞點視而不見。舉個例子來説,本期節目開場的雜技節目《鼓韻》表演之後,開始策劃的是幾個女孩表演之後就下場。肖老師對我策劃的建議是如果這樣就成為了一場純粹的表演,我們的目的是什麼,雜技之鄉體現的就是每個人的技藝,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一定要抓住每個人精彩的故事點進行採訪,要麼就是表演的難度,要麼就是好玩的點。簡單的説,就是要抓住一切可以放大的笑點和哭點。
再有一點就是統籌能力的提高。如今新版的節目中涉及的表演人員,採訪的人員前後加起來有幾十人,與從前的幾個人相比,工作增加了難度。從這期節目當中學到的是,要把工作都分開做,例如幾十個採訪的人物可以分成幾組,例如説表演人員一組,現場採訪的人員一組,每組設立一名小組長,這樣我可以把問題交代給組長,讓組長與組員來討論,看看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充分的。
“人間游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吳橋,數千年雜技歷史支撐起的金子招牌,也走到了挑戰與機遇的路口,我們相信那份薪火相傳的技藝與膽識,將把這塊金字招牌打造的更加閃亮!祝福吳橋雜技,越來越強!
《雜技之鄉 吳橋》聯絡方式:
嘉賓:張連鎖
電話:0317—7366386、13932738504
郵編:061800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 吳橋雜技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