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大巴山環繞下的小山城。民風淳樸,安樂怡然。沿山路漫步,經常會有三三兩兩紅冠黑羽的山雞闖進視野。當地人驕傲地説,這是只有他們這裡才有的山地雞。繼而,就會熱情地邀你去飯店嘗嘗這獨一無二的山地雞。
山地雞也是雞呀。它就真的那麼與眾不同?街上的大廣告牌“王大嫂山地雞”勾起了我的興趣。要説這王大嫂,那可是城口的名人,養殖戶們沒有不知道她的。走起,走近了瞧瞧這大名鼎鼎的王大嫂和她的山地雞去。
王大嫂單名一個姣字。姣,美好的意思。容貌體態美好。要説這王大嫂,那可真是名如其人。面對這樣一個“姣”女,我不禁懷疑,這真是傳説中整天把自己扔在山上,與雞為伍的王大嫂?
“嗨,我這人看著嬌嬌弱弱的,幹起活來,有種假小子的勁兒。”説起自己風風火火的勁兒,王姣也止不住樂。“九十年代末,我就拿著兩萬塊錢,在縣城半邊街上開了一家飼料、獸藥門市,一點點幹起來了。”
“後來我買了臺小車,自己送貨下鄉。每天下午三四點鐘送貨,經常半夜還在路上,很辛苦。但看著賣空了的一車貨,再數數收回來的錢,心裏真高興。而每天走東家串西家地送貨,也使我和這裡的養殖戶建立起了很深的感情。他們信任我,遇到事情也願意幫我。”
幾年下來,小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一年就能進賬二十多萬元。而此時的王姣,心裏卻打起了山地雞的主意。養雞?她一個賣飼料獸藥的,完全沒有養殖經驗,怎麼能養雞?聽了她的計劃,朋友們都搖頭。而王姣卻信心滿滿:“城口山地雞是咱這兒特有的品種,它喜歡在野外覓食,喜歡跑來跑去,因此肉質比普通雞好很多,城口人非常喜歡吃山地雞。那時,市場上一斤山地雞就能賣到二十多元,是普通肉雞的五倍多。但這種雞容易生病,因此一直沒有人敢大規模養殖。如今政府出臺了補貼政策,扶植農民養殖城口山地雞,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搞規模化養殖。”
説過就幹。2007年的一天,王姣來到了高燕鄉偏僻的貧困村五峰村,押上全部積蓄,投資100萬元,修橋、修建圈舍、購買孵化器。2008年初,王姣買的一萬多個蛋,陸續孵出了八千多只小雞,到5月,有些雞開始産蛋了。王姣那個樂呀,她逢人就説她養雞成功了。
那段時間,王姣的養雞場幾乎成了朋友們週末休閒的度假村,到雞場吃農家飯成了王姣和朋友們聚會的新方式。然而,從8月開始,王姣突然再也不讓任何人靠近她的養殖場了。養殖場裏發生了什麼?
原來,雞場出現了疫情,八千多只雞死得只剩下了幾百隻。
“剛剛在大夥面前誇下海口,雞就死了這麼多,每天死一百多只呀。怕被人知道,我就每天半夜把死雞埋到山溝裏。”回憶那段艱難的日子,王姣眼裏閃動著淚光。
養雞失敗,借朋友的錢還不上,又怕被人笑話,王姣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了。然而有一天,她偶然看到了女兒的一篇作文,女兒在作文裏説:媽媽是個堅強獨立的女人,媽媽就是我的榜樣,以後我一定要像媽媽一樣幹出一番事業。
“她的作文裏説我很獨立很自強,作為一個忙碌的母親,我沒有過多關心她,我只能用我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她,做一個表率。”
關鍵時刻,當地政府的扶持政策再次幫助了她。借助銀行的100萬貸款,王姣重又開始走村串戶地收山地雞蛋。而學過獸醫的老公則在雞場搞起了研究,查找山地雞致病的原因,並最終摸索出了一套養殖山地雞的辦法。
嘗到了甜頭的王姣將自己多年的養殖經驗傳授給了更多的農戶。2010年,王姣在原來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養殖山地雞合作社,僅五峰村一個村兒就有三十戶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昔日的貧困村靠山地雞起飛了。
“當新的市場開闢成功後,我將發動更多農戶加入到城口山地雞養殖行業。”坐在北屏鄉剛剛開始興建的城口山地雞生態放養基地,王姣信心十足地對我描繪著她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