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又到了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日子。下鄉避暑,住農家院、吃農家飯,無疑是城裏人最好的選擇。然而,日子久了,這新鮮勁兒一過,咱城裏人那點兒挑剔勁兒也來了:一樣的場院、一樣的鍋灶、一樣的亂燉,有啥新鮮的玩意兒沒有?
有哇。哪兒?川東武勝縣白坪——飛龍旅遊度假區,那可是素有“川東重慶渝北小江南”之美譽啊。咱走著?
不看不知道,作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這白坪飛龍還真是名不虛傳!穿行在佔地50平方公里的青山綠水間,放眼望去,萬畝標準甜橙園、萬畝標準蔬菜園、萬畝優質糧油基地、千畝標準花卉園, 鱗次櫛比;各有功用、秩序井然的10公里騎遊道、步遊道、健康綠道,連接起了橫跨白坪、飛龍兩個鄉鎮的六大景區。眼下雖不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橙子豐收的採摘季節,但各個景區內仍然到處是歡樂的人群。您可不要以為到了這“開心農場”,僅僅是欣賞下“四季花海”的鮮花,採摘些“橙海陽光”的香橙。這片“金色大地”,帶給你的可是“花樣年華”裏無盡的“絲情畫意”。
咋樣,單這景區名字就夠詩情畫意的吧?要説人這白坪飛龍,還真是步步有美景,還處處有“文化”。且不説那下壩院子的傳統民居文化,李家院子的農耕文化,甜橙新村的甜橙文化,飛龍武廟的寺廟文化, 但就這張家院子的竹絲畫簾文化,可就夠咱琢磨一陣子的了。
要説這竹簾畫,那可了不得。早在北宋年間,它就是皇家貢品,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話説到了清中期,武勝張氏,喜作畫,見轎簾、門簾、窗簾上空白無趣,偶發奇想,將畫作于竹簾上,再將其裝上畫軸,竹絲畫簾便由此誕生。挂于廳堂,親朋皆喜愛,更有官宦富貴人家高價求購。自此,竹絲畫簾從張家院子逐漸走出了武勝、廣安,走向了重慶、成都……
當我走進坐落于盧山村張家院子的竹絲畫簾展館時,幾位繡娘正在竹簾上飛針走線。竹簾上新繡的熊貓、仙鶴栩栩如生,吸引了眾多和我一樣好奇的遊客的目光。
正在竹簾上作畫的姑娘陳美勰,就是這展館的主人。她如數家珍般地向我和遊客們介紹起了竹絲畫簾。
“我們武勝的竹絲畫簾,用的就是咱本地的慈竹。我們先要將竹子用手工拉成細如頭髮的竹絲,再用蠶絲作經線織成簾子。最後,我們要在竹簾上畫上或者繡上花鳥人物、山水風景。竹絲畫簾細如絲、密如綢、光澤如絹,融工藝和繪畫于一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非常受歡迎。”
曾在廣安求學,後又到南充進修美術的小陳,和展館裏的這些繡娘、畫師一樣,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2000年,飛龍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絲畫簾)之鄉”。縣裏出臺了系列優惠扶植政策,動員有美術功底的小陳和她在外經商的丈夫一起回來,探索“公司+農戶”的生産模式,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積極學習技術,投身竹絲畫生産,振興竹絲畫簾産業,富民富農。聽小陳説,如今,這裡的工作已初見成效,每年都能收到二、三百萬的訂單。“現在,光我們飛龍鎮就有300多人從事竹絲畫生産,除了竹絲畫簾館裏專職的繡娘,鎮上還有幾十名繡娘,農閒時為展館刺繡,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呢。”
2013年10月,盧山村竹絲畫簾館正式開館,張家院子的竹絲畫簾作品隨著四面八方的遊客飛入了更多尋常百姓家中。要説現如今武勝的竹絲畫簾品種,那可是越來越多樣化了,竹絲繡畫簾、竹簾水彩畫、絲繡手絹、絲繡圍巾、玻璃畫……不一而足,令人目眩。
“今年的8月22日是小平同志誕辰110週年。作為家鄉人,我們現在正在趕制110幅以小平畫像為主題的竹絲畫簾作品。歡迎你們到時來參觀哦。”出門時,小陳對我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期待他們的作品,祝他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