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鄉村大世界 空間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民網視頻訪談。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了賑災公益歌曲《我們手挽手》創作人、中央電視臺七套《鄉村大世界》總製片人、總導演畢銘鑫做客人民網娛樂頻道音樂聊吧。 [10:33]
[畢銘鑫]:網友朋友大家好。 [10:33]
[主持人]:首先和網友朋友致以歉意,預告上説朱迅會來,但是因為突發情況,畢銘鑫老師一個人來到這裡。 [10:33]
[畢銘鑫]:朱迅想通過我和網友道個歉,今天淩晨兩點鐘,因為她一直以來是北京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志願者,她經常去幫助學校,自己個人做一些事情。昨天深夜她突然接到子弟學校領導跟她電話,四川省下面縣民政局和她溝通,説有一些十六七歲正好處於青春期農村的孩子,沒有工作,再加上本來有一些臨時性的工作,但是因為這次地震,真的變成沒有任何事情可做。因為農民工子弟學校就是教農民工的子弟和一些年輕孩子們的技能,他們現在需要到當地把這些孩子們接出來,同時帶一些災區婦女兒童的日用品、生活用品。這樣,朱迅問我去不去,她想以個人的身份先去一下。我説這個事情,比我們接受採訪某種意義上來説更重要。我跟網友們道個歉。朱迅一直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 [10:34]
[主持人]:如果網友知道事情的原委還是能夠理解。 [10:34]
[畢銘鑫]:她要把那些孩子從四川接出來。這個學校目前只能接納不到20位的孩子,免費到北京來學習技能。因為她擔心這些孩子如果再繼續這樣閒下去,將來會出其他的社會問題,還有孩子自己的問題,所以她很著急。她的愛心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有一個錄像,錄《我們手挽手》MV的時候,有一個場面,當然我和馮曉泉都把孩子帶去,希望孩子能夠感受給別人賦予愛的過程。她錄完歌,自己開車回到家裏,又把孩子接過來,讓他也參與到了其中。孩子專門穿上了賑災的衣服,她説,想讓孩子從小知道向別人付出愛。我覺得在這些小細節當中,朱迅是一個對自己很有要求的人。 [10:34]
[主持人]:網友們應該可以理解朱迅今天不能來。無論她去災區接孩子,還是錄歌。最近所有的事情都和賑災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10:35]
[畢銘鑫]:今天我自己在在這兒,我有點忐忑不安。因為這個事情從一開始就是定位為一個合唱,所有的事情都是“一起”的概念,而不是某一個人的概念。馮曉泉是今天下午才能回到北京,本來我們也希望他也能來,其他的主持人其實都在圍繞著賑災的事情在忙著。希望通過我和大家道個歉,但是他們覺得,我們做的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再三表示這個概念。可能看到MV的朋友,所有的畫面上至少兩個人,剩下的全部都是兩個人以上的。央視的主持人平常都有自己的個性,對自我的要求,可能讓好多人湊在一起,共同唱一首歌,如果不是在抗震的情況下,很難做到。這個事情發生之後,大家很自然地認為,我們就是要在一起合唱。所以這是一首合唱歌曲。 [10:35]
[主持人]:當時怎麼突然想到發起這樣一個事情? [10:35]
[畢銘鑫]:不是突然。我是到一線去了,14號我就趕到了災區。採訪的過程觸動了我。其實作詞也好,搞創作也好,你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心靈震動,然後你寫出的東西才不是無病呻吟。而且我們對自己平常也有這樣的要求,因為我是1992年大學畢業,16年的新聞工作經驗,我自己做新聞就做了十來年,自己做記者的時候,不管多大的事,甚至災難,就要有記者的身影,就是新聞戰士。我做新聞製片人的時候,我要求我們的團隊,只要有大事,雖然我們是綜藝節目,但是也要有我們的聲音。 [10:36]
[畢銘鑫]:從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伕大使館到2003年的非典,到2005年我們在東北撫順錄節目,正好趕上發大水,我們立刻變成小分隊,本來是正常演出最後變成慰問小分隊了,到一線,面對滔滔洪水,直到今年的抗擊冰雪,我們到甘肅、湖南,我們欄目組一直在參與,一直在奉獻我們作為新聞工作者的一份良知。 [10:36]
[畢銘鑫]:12號讓我到蘇州出差,聽到這個事情,當天晚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事。因為溫總理已經到了現場。本來要待兩三天,第二天中午訂了回北京的機票,到了上海,已經有了飛機的變化,影響到了上海,我一直到晚上10點才從上海回到北京。路上一直在通電話,欄目組的一些骨幹已經到了我們的會議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和全國婦聯、中國紅十字會聯合,我跟他們説,我們要到災區去,你們有沒有什麼事情。因為憑我這麼多年的面對災難的直接感受,這樣的大事情發生,往往受衝擊、受災害最大的是女性和孩子,事實也是。而且這次學校的倒塌,很多學生的離去,我覺得和我原來預測的一樣。和全國婦聯一溝通,他們立刻派出了他們的負責同志到我們臺裏來,副主席親自來跟我們溝通。作為書記處書記,作為婦聯的副主席,跟我們研究去的方案。而且我們迅速決定,16號在北京由全國婦聯發出號召,號召其他部委共同搞一個賑災義演。當天晚上,我們迅速地決定乘第二天中午12點飛機飛赴災區。當時欄目組的同志讓我很感動的就是踴躍,而且後來五達到爭得面紅耳赤的程度,都要求去災區。後來由我,還有另一位女編導,我們兩個是黨員,我説不要爭了,要不然無法平息,我説,兩個黨員各領一隊,其他的人員,兩位攝影師,一位文字,一個劇務,後來我們7個人,和婦聯的一位聯絡部的主任一起到災區去。因為和婦聯走,我們親眼看到災區的婦女、兒童在這次災難中受到的創傷。 [10:39]
[畢銘鑫]:到今天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14號我們到了當地,那時那裏的氣氛已經非常凝重了。從汽車上,還有城市的橫幅。我覺得所有的車都沒有乾淨的地方了,幾乎都是貼著各種車隊的標誌,什麼志願者,還有義務拉東西的車。但是他們的目光都很鎮定,災區人民,特別是四川人民,這次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讓我們很感動。這次去,我一直被感動著。不管是去救人的人表現出了這種英雄的氣概,還是包括被救的人,這裡都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可歌可泣,無私、捨己為他人的精神等。 [10:39]
[畢銘鑫]:當然,最初的還是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孩子的哭喊。本來我們想別在成都住,但是為了不給災區添麻煩,我們就把東西放在成都一個賓館裏,後來我們到了什邡皂角中心小學,它是受災同胞的安置點,到了之後,我們和婦聯的副主席陳方同志一起去,還有那位女編導是另一路,和婦聯曾主席到都江堰分送物資,他們都五十多歲,還深入災區,這些婦女幹部真的讓我們很欽佩,幾天幾夜都沒有睡覺。提供的這些物資,和老百姓捐到婦聯的物資,她們都分送出去。很多志願者車隊跟著我直接下去。 [10:45]
[主持人]:我們能夠想象到,或者能在電視上看到那種畫面,但是感受不到現場的氣氛。 [10:45]
[畢銘鑫]:現場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我覺得中國這次地震,確實使大家空前團結起來。中國人的心震開了。大家心心相印,人與人相互支撐和理解、助人的無私等確實都讓我們很感動。我們自己一直在被感動著。在災區的時候,眼淚不知道淌了多少遍。 [10:45]
[主持人]:我自己有很多直觀的感受,每天網友的留言都説每天哭著看電視,這麼多天一直看,一直哭。 [10:45]
[畢銘鑫]:特別觸動我的是,當天晚上去了之後,在什邡市的中心醫院,讓我特別震動的一個畫面,當時在他們院裏,所有的病人全移到院裏,都不在房間裏,因為還有餘震,還有危險。在臨時的帳篷裏,我看到一個孩子,頭部受傷,是一個九歲小女孩,旁邊兩位老太太,一位在痛哭流涕,一位眼神極為木納,好象不存在了,我説這個孩子是你的什麼人?她哭著説,這是我外孫女,我是她姥姥,這是她奶奶。我怕觸及她的心靈,我説家裏還有什麼人?她説還有她的外公,現在出去看能不能買點什麼日用品,我們倆先看著。孩子的爺爺和這個孩子的父母都在這次地震中離他們而去了。我真的心裏特別特別難受,那個孩子還在深度昏迷。可能做著夢呢,就是那種喊叫。你就會覺得很難受。我説我能幫助你們什麼?他説醫院對我們特別好,她説我現在就是希望孩子醒過來。我説,放心吧,孩子一定會醒過來。她説,我又怕孩子醒過來。我説,為什麼?她説,她一醒過來跟我要爸爸、媽媽、爺爺,我怎麼跟她説啊?當時對我有一種震顫感。 [10:53]
[畢銘鑫]:那時候是什麼概念呢?失去父母的孩子和失去孩子的父母。對於這兩位白髮蒼蒼的老媽媽來講,她們也失去了孩子,對於孩子來講,他們失去了父母。在這裡,母親和孩子、兒女,我們一説只是説“兒童”的概念,其實在這裡有多少白髮人送黑髮人。我們去設想一下,而且這樣一個家庭,可能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家庭。那麼一大口子人,就剩四口人了。還不包括其他的。説不定還有姑姑、姨等都已離他們而去了。老太太説她的女兒和女婿,都是在單位的工作崗位上。那一瞬間,我覺得有一種震顫,正好是兩位老媽媽,她們是母親,她們的孩子,孩子的母親。當時腦子一下子就閃現出“母親別哭”,怎麼安慰她。 [10:54]
[畢銘鑫]:15號我們開始離開的時候,有一個場景永遠印在我的腦海中。當時我們一直想拍一個解放軍搶救的地點,但是,我們趕到的幾個地點都是解放軍把倖存者該搶出來的都已經搶救出來了。最後我們到都江堰的一個小區,那個小區所有的老房子全部坍塌,我們有特別的通路條,我爬上廢墟時,正好看到兩個民兵在清理屍體,其中有一個人都已經被砸開了,他正在進行合解,肋骨已經被砸開,他們要把它合上。我一看,就趕緊把鏡頭蓋蓋上。當時非常難過。他們當時是用白被單給裹起來,三個人提著一塊往外走,結果一看,那是一個孩子的屍體。那一瞬間,我眼淚嘩就下來了。旁邊有一位母親,我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孩子,那母親撕心裂肺地喊。母親、孩子受傷的無望和無助。我當時幾句話就想出來了,“因為有了母親,家才有溫暖;因為有了孩子,母親才有歡樂。誰的母親不是兒女情感的故鄉,誰的孩子不是母親永遠的希望。”如果沒有爹媽,就沒有家了,爹媽在哪,家就在哪,我很自然地就把這幾句詞記下來了。這是我自己的一個感受。 [10:54]
[畢銘鑫]:再往下走,我遇到了一隊官兵,是成都軍區的一個營長帶著他的營經過了三天三夜在一個學校裏搶救出了五個孩子。我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正在等待生命探測儀,因為一個樓攔腰倒在了路中間,他們想看看還有沒有倖存者。解放軍就枕著馬路牙子,我問,你們需要什麼?他們説,我什麼都不需要,我説,帳篷需要嗎?他們説不用。困得不行,在地上坐一會兒。我説,你們睡覺嗎?他説,三天三夜幾乎沒睡,他説,有生命等著你搶救,你睡得著嗎?我説,有吃的嗎?他們説,吃點鹹菜就行,一點味覺都沒有。婦聯的人説,你們吃點飯吧?我們説,不吃不吃。那時候才想起來要吃東西,她們逼著我們吃。但是沒有東西吃。後面有志願者車隊,他們説咱們先自救一下吧,這邊有饅頭,就著礦泉水吃饅頭。 [10:54]
[畢銘鑫]:他們的這種行為,幾天幾夜不睡覺,在悲痛之餘,略感欣慰的是,我們離開小區的時候,終於搶救出一位51歲的老先生,這個老先生是到超市送貨,去洗手間洗手的時候地震發生了。我離開的時候,他還是那個小區唯一的倖存者。他的兒子在旁邊站著,人家跟他説話,他可能把他兒子的電話告訴那個軍人了,兒子喊著他,嗓子都嘶啞了。我跟他説,你父親馬上被救出來了,他説,太感謝解放軍,嘴不停地嘟囔,我還得感謝那個人,一指就是塔吊的那個人,因為其他人還可以休息一會兒,而這個人已經36個小時一分鐘都沒有睡,就是開起重機的,災區有很多工程的施工人員,他們是無法頂替的,因為他們是特殊技術工種,他們特別勇敢。 [10:54]
[畢銘鑫]:包括我在什邡市中心醫院的一個護理部的主任,從我見到他開始,一開始跟我説,他們怎麼救助這些人,當時怎麼個情況,真是哭著説,聲音是沙啞的,他説他們三天三夜都沒有睡覺,現在父母、孩子怎麼樣,都不知道。也沒有辦法回去。所有的人都在堅守這個崗位。他説,我就希望大家能理解我,我説,你們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你們救護人員有沒有需要我們我們幫助的,他説,什麼都不需要,只要理解我們就行了,我説,全國人民都理解你們、感謝你們。他説,感謝我們,我們也知道,他説,最好平時也感謝我們。我説,為什麼?他説,不要平時拿我們當狗屎,關鍵時候感謝我們。我説,我一定把你的話用我的機會轉給大家聽。他説,如果有害群之馬也是個別的,我們參加了“非典”,我們絕對是用我們的生命要讓患者能夠重活。在這裡我呼喚我們的網友,大家對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平常的醫患關係很緊張,我們真的不要到自己真正有事的時候就想起,沒有一個醫生想有事,大家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白衣天使,不是所有大夫都收紅包。真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這些在前線的子弟兵,令人感動,這些醫生也是子弟兵。 [10:54]
[主持人]:這些地震震出了很多的感動、很多的反思。人與人在災難之前,變得突然的強大。 [10:54]
[畢銘鑫]:我們欄目組在一塊説話的時候,有一個共識,就是大家要相互寬容一些、相互理解一些。我們冒著生命的危險到災區去幫助別人,我們是同事,彼此是一種緣分,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寬容的?這次地震真的把心眼給震開了。 [10:54]
[畢銘鑫]:我在回北京的路上,不斷地寫這個詞,不斷地寫,從小家到大家到國家,我有一個思維的認識。我們的白衣天使,我們的解放軍戰士,到胡總書記親赴災區,溫總理親赴災區到國家級領導人親赴災區,我認為都是代表國家,國家的一種意志,一種靠山,所以從小家到國家到大家,這是一個過程。“母親不哭”僅僅是一種狀態,我們怎麼能夠手挽手相互幫助,人和人相互支撐才是最有力的,怎麼樣重建家園?重建家園是我們馬上要去做的。最後我把底落在了國家上。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所有的受難的同胞都是孩子。祖國就是我們的母親,所以小家、大家、國家。所以“因為有了母親,家才有溫暖;因為有了孩子,母親才有歡樂。”。這裡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最後“只要我們手挽手,面對風雨,面對艱難,永不輸”,這是勵志的,重建家園、共建美好家園的理想。 [10:58]
[畢銘鑫]:因為我在這個過程當中,和馮曉泉在一起溝通。因為以前和他是好朋友,我們1999年的時候也曾經合作過,合作的非常愉快,這次地震發生以後,他説,這個好,我説,旋律一定要簡單,都能唱,而且感覺上一定是大家都能唱。那時候沒有想到能不能用主持人唱,但是當時想到一定是一個合唱歌曲。他在想旋律,我在想詞。回到北京後,他和曾格格,還有他的一個朋友金明,我們一直對這個詞不斷地修改,淩晨四點鐘,我們不斷地發短信,對詞進行修改。包括錄音的時候,我們有些語句還在做調整。最後,從母愛、子女之愛,到了國家。最後“手挽手,重建家園”,這就是這首歌創作的背景。 [10:58]
[主持人]:很多歌手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但他們都不是歌手。這樣一個合唱,會不會被人説成是作秀? [10:58]
[畢銘鑫]:一説到作秀,我最起碼是親歷者,到前線去。我是這麼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可以用生命去作秀的話,這個人是不是很崇高呢?有用生命去作秀的嗎?我對這種評論是非常不屑的。在這樣的大災面前,所有人的良知都被呼喚出來了。無論是性本善、性本惡,啊這時你的本性中最善良一面都被呼喚出來,這時我們再去探討作不作秀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作秀,能夠幫助災區人民,那這個“秀”就去做吧。不管做什麼。天天坐在家裏那是不作秀,你那是很真實,我認為那是人性的卑劣?什麼都不幹,那叫不作秀。去做事情的人,就是作秀。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11:02]
[畢銘鑫]:我認為這首歌是合唱的時候,我們根本不講究所謂旋不旋律,旋律這個東西到那個時候很蒼白,實際上是大家一種吶喊,這種吶喊稍微帶點旋律就是歌了,就是這麼簡單,“因為有了母親,家才有溫暖;因為有了孩子,母親才有歡樂。”它就是一種説。這種“説”稍微加點旋律就變成了歌。 [11:02]
[主持人]:我個人理解,當時大家都有聲音要發出來。 [11:03]
[畢銘鑫]:平時,你要讓這些主持人唱歌,獨唱都不可能唱。哪怕有是合唱,聲音不重要,美感不重要,關鍵你聲音中有沒有真誠,我認為這是特別重要的,你真誠嗎?你真誠了,別人就可以感受到。年前我們搞過一個公益的春節聯歡晚會,當時本山老師來了,我覺得他的話説得非常之好。他説我以前其實給很多人幫過很多忙,我個人捐款至少不低於1000萬,但是我以前不説,我總覺得做好事還用説嗎?但是他説,現在做好事的人還是少。做好事的人還是少,我們這些所謂的名人如果真的通過我們的行為能夠影響人的話,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我們這些演員給了那麼多商品做了廣告,我們為什麼不能給愛心做廣告呢?我認為現在的明星也好,名人也好,著名的主持人也好,大家做這樣一件事情,實際上是想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影響更多的人奉獻愛心。如果有人説這是作秀的話,我覺得這個秀很好。 [11:03]
[畢銘鑫]:我們當時的錄音棚比這個稍微大一點,錄音棚改成了錄像,錄音錄像同時進行。大家擦完汗接著再錄,很多人都參加了18號的抗震義演,20號晚上,他們很多人都是半夜11點、12點趕來的。朱軍一點多鐘來,董卿兩點多鐘才趕過來。説實話,這份真誠、這份感動。沒有吃飯,就來了。有些人錄完了,馬上還有一個錄像,趕緊走。五六歲的孩子們錄到八九點鐘。我們專門請了總參的解放軍戰士,特別感動。後來想起吃盒飯,當時盒飯還不夠,那些解放軍戰士説,你們先來,我們後來。我們説不行,我們欄目組的後來,你們先來。他們説,我們是解放軍戰士,我們就應該後來。 [11:03]
[畢銘鑫]:在我們錄音現場,那種真誠,那種奉獻就在流動。所有人但凡説我可以等,讓別人先來。讓最著急走的人先走,自己都可以頂到最後。我們欄目組的所有同志都是戰鬥到最後一刻。我們用燭光在院子裏擺著一個心形,每個人連臉都露不了,每個人都沒有怨言。我覺得聲音好不好,美感夠不夠,專不專業,都不重要,關鍵是聲音的真誠度。 [11:04]
[主持人]:大家之後有沒有再交流過自己的感想? [11:04]
[畢銘鑫]:大家通了電話,還是挺興奮的。畢竟大家唱這首歌,共同合唱了這首歌。而且很多網友對這首歌反響還真是挺大的,點擊率據説是超過了百萬。這可能確實讓我們很高興。大家來做這樣一件事情,朱迅這次去是個人的一種行為,她説最好不要説了,否則別人又認為是不是在作秀。我還是那句話,我説你為愛心做廣告,誰都不會説你什麼。這樣的情況,確實要和網友交待。否則,我們是對網友不尊重。她這次是以個人行為去的。以後有這樣的事情,我們還是要做。不管別人説什麼,我們自己幹了,我們這件事能讓別人感動,能讓別人掏出錢來捐助,為災區重建捐助,那是最重要的。付出的東西畢竟有成果。沒有人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對別人沒有幫助。因為我們唱這首歌,就是引起別人的注意,就是希望呼喚起別人的愛心,你做到了,有人關注,這就很令人欣慰的。 [11:06]
[主持人]:這首歌已經錄製完成了,而且很多人能夠看到。下一步重建家園還在繼續。您的《鄉村大世界》是一個做了很多年關注農村的節目。這次災區也有很多農村,《鄉村大世界》有沒有相關的節目? [11:06]
[畢銘鑫]:我們正在積極策劃,其實從來沒有停過。本身我自己有一個“抗災時事談”我和我的同事們不斷地圍繞抗災做節目。現在娛樂、綜藝節目都停播了。我們現在正在播一個中性欄目《鄉土》,因為我們是屬於一個綜藝類的節目,所以我們欄目已經停播了,但是節目停了,人沒停,我們一直在策劃下一步為災區做什麼。下一步最重要的是災區重建,重建家園。 [11:06]
[畢銘鑫]:四川是一個重要的畜牧大省,我參加了17號由農業部副部長親自參加,因為他是畜牧協會的會長,他通過畜牧協會的邀請我去參加在西安舉辦的賑災活動,他本身是搞一個博覽會,這個博覽會開幕之後,馬上向四川受難的畜牧業的同行捐款。這個畜牧業本身在這次四川當中遭受很大的重創,生産物資、大棚倒塌,很多牲畜被砸傷,太多太多了。所以農村的災後重建問題是相當艱難,任務相當相當嚴峻。即便我是中央電視臺記者也不是隨便可以進入災區的。一旦解禁,我們將是第一批奔赴災區參加自救的。我們現在是想會不會給災區帶來負擔,沒有負擔的情況下,我們馬上會搞災後重建,把全國人民的愛心帶過去。科技專家、畜牧、種植專家,包括心理諮詢方面的專家等等,還有醫務專家、防疫專家,我們都會帶到一線,幫助災區人民。甚至演員,去慰問。這是我們馬上迫在眉睫要做的。從我們個人來講,我們現在還在想著用各種方式能去幫助災區幹什麼。我和我愛人已經商量好了,和父母也商量好,我們要認養一個孩子。盡我們所能,認養一個孩子。 [11:13]
[畢銘鑫]:我前些天到災區去,有一個思想準備,一開始有一些愛心媽媽去關愛這些孩子,也希望領養一個孩子,但是後來我覺得這個領養孩子問題非常之多,把他們領養出來,讓他們離開四川這片土地,這是一個問題。另外,就是領養者本身,收入、階層、家庭狀況千差萬別,最起碼有一條,所有的愛心夫婦今天儘管你們都有愛心,但是沒有任何人敢保證,他們倆人一輩子不離婚。如果他們離婚了,就會讓這個孩子二次心靈受創,就這一條,我就並不贊同領養。我覺得即便同意領養,我們對領養者要反復的衡量他們的標準是否符合。 [11:13]
[主持人]:包括領養者自身。 [11:13]
[畢銘鑫]:而且領回家去,不但要父母好,他們家裏所有的社會關係,都需要對這個孩子好。他家裏沒有子女,他的父母也要對這個孩子好。如果有任何一個人給這個孩子白眼,怎麼辦?為什麼後來我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塊聊的時候説,目前最好的方式是認養。最近我發現民政部門説有七種對孩子賦予愛心的方式。我想所有的朋友可能通過各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我想象的方式,最好是有一個孤兒院或者孤兒所、孤兒村,有小學、有醫護人員,有教育家、心理專家在呵護他們,有專業人員保護他們,這些受難的孩子在一起,還有一點,就是如果讓這個孩子一直在一個所謂的正常家庭當中,三四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了記憶,他就覺得,為什麼我是受傷的,為什麼我是孤兒呢?如果大家都在一起,可能就會覺得自己不是最慘的,不是最倒楣的,不是最孤獨的,可能就相對好一些。 [11:13]
[畢銘鑫]:我們到週六、週日這些認養的家庭會到孤兒院去,大家奉獻你的愛心,或者把他接到家裏,過兩天家庭生活,這都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行為。你的家庭收入等在都不發生問題的情況下,你再去繼續關愛。我覺得這樣就不會有,達到的“裂變”。 [11:13]
[主持人]:奉獻愛心也要理性。 [11:14]
[畢銘鑫]:而且講持續性。慈善是一個持續性。我們可以把它變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嗎?你可以把你每月、每年的工資十分之一、五分之一、二分之一去做愛心奉獻嗎?我們到有些地方去,它都會有義工,不管你是多大的高位、有多少錢,都習慣性的要去做義工去幫助別人。我們如果把幫助別人獻愛心作為一種日常行為,所謂文明社會真正到來了。所以,還是一個持久性。大家不要一時熱血沸騰,包括領養家庭,你一時熱血沸騰,獻愛心,領回家以後,這個孩子是有重大心理問題的,大家要承認這個現實,他並不是一年兩年,你的呵護就可以讓他恢復。如果他長期以來就這樣,你會不會嫌棄他、拋棄他,如果再把他送回孤兒院,他就是二次重創。 [11:14]
[主持人]:就是説因為你現在不是奉獻一點愛心,而是要接納一個生命,這是伴隨很多年的事,不能一時衝動。剛才畢導從訪談到現在為止,一直很激動。我也能感受到您的真誠和興奮。我很想知道,作為新聞工作者,您這樣的狀態會不會影響你日常的節目錄播、錄製或者你的工作? [11:14]
[畢銘鑫]:説實話,只會讓我更加努力地去奉獻。可能我們平常沒有這種重大的災難。我覺得大家對生命、對自我生存狀態,我現在確實覺得,自己存在著一個感恩的心,我來自一個山區,從林業局走出來,我覺得今天到中央電視臺的平臺上做一個主持人,做一個製片人,我何德何能,你有這麼好的工作環境,有這麼好的同事,你就應該努力工作。特別是在這樣大的災難面前,説實話,你自己能平安無事,你的家庭,你的一切沒有任何變化。每一個人都應該懷有感恩的心,這樣的話,你的工作狀態會更好。現在很多人覺得工作狀態不好,或者不敬業,最主要的問題,你覺得全社會都欠你的,你覺得我怎麼就這麼倒楣。 [11:14]
[畢銘鑫]:我們在災區就碰到一個人,他的家裏人都在瓦礫裏,就他一個人跑出來了,他跟我們講,他原來有1000多萬的資産,他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工廠坍塌了,孩子沒了,老婆沒了,他在找他的父母。他説錢有什麼用?我現在一千萬沒有,現在把老婆、孩子、父母都健康,我身體健康,哪怕我去要飯去,我就是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對生命重新的認識,我希望大家都能夠重新審視自己,平常覺得房子不夠大、車不夠豪華,工作單位不夠好,但是現在親人安全、家庭和睦還有比這更好的嗎? [11:14]
[畢銘鑫]:所以,這種情況下,我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對我確實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重新的認識。現在看到有幾個家庭還是完整的。所以,我們就應該感恩。而且特別像國家,在這樣一個災難面前,國家的反應速度夠快。政府大量地撥款。全世界範圍內的愛心奉獻,現在已經500多億了。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地球上,我覺得真的應該懷著感恩的心。 [11:14]
[主持人]:這次地震是給所有的人上了一課。只是這一課的代價和成本太大了。我們能做的只有更勇敢的生活,儘量的讓這些付出值得。 [11:14]
[畢銘鑫]:溫總理説的那句話特別好,這麼大的代價,我們如果不努力的話,我們就對不起這個代價。他寫了一個“多難興邦”。我們這麼多難,如果我們不興邦,我們就對不起這個國家,對不起已經死去的同胞。我恰恰覺得,各行各業的同志們,要拿出百倍的熱情。實際上獻愛心有多種方式,你在本職崗位上做好也是獻愛心,不僅僅是捐款捐物就是獻愛心,有有錢的,有沒錢的,沒錢的,就在崗位上多努力,哪怕多生産一頂帳篷,也是奉獻愛心。所以奉獻愛心確實不在方式上。 [11:14]
[主持人]:心裏有,就會有愛。不在乎用什麼方式,無論唱首歌,還是做好工作,還是獻血,我覺得都可以,關鍵是心裏有愛。 [11:14]
[主持人]:今天訪談快結束的時候,最後通過咱們這個平臺,説出您對災區的一個心願。 [11:15]
[畢銘鑫]:我真的特別希望這些受難的同胞能夠儘早的重建家園,能夠儘早的找到自己失散的親人,能夠儘早的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開始重新的生活,開始重新正常人的生活。我想沒有任何祝願對我來講更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我的同事們,我和我的央視同行們,包括馮曉泉、曾格格,我們都會幫助這些受難的兄弟姐妹、大爺、大媽,我覺得只要需要我們,我們永遠會在。 [11:15]
[主持人]:今天聊的這些話題都是挺沉重的,包括您描述的在四川的親身經歷。只能説活著就好好活著,有多少愛就奉獻多少愛。 [11:15]
[畢銘鑫]:活著就要學會感恩,而且要好好活著。 [11:16]
[主持人]:各位網友,我們的訪談到此告一段落,我們下次再見。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