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 生活567首頁
點擊進入 節目精彩視頻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第25個教師節,我們今天就説説一位普通小學老師的故事。他叫王守奇,是四川省南部縣龍馬鎮村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龍馬鎮村小學建在當地庫區的一個島上,由於學生分散在學校周邊的四個小島上,孩子們必須過河才能上學。王老師就常年堅持劃著小船接送孩子,這樣一幹就是26年,大家都親切的稱他為“島上老師”。
每年的新學期開學前,都是王守奇老師最忙碌的時候。這幾天,當清晨山裏的霧氣漸漸散開後,他都要劃著小船去周圍幾個小島上挨家挨戶去了解每名適齡入學兒童的情況。
王守奇老師所説的“河”,其實是一片庫區,叫升鐘水庫,它是在1982年由國家建成的一個蓄水工程。水庫蓄水後,寬闊的水面將這裡分割出了一個個島嶼。新學期,王老師所在的龍馬鎮村共有25名適齡兒童必須上學,他們分別居住在周邊的四個島上,王老師已經走訪了23家,還剩下最後兩家,分別住在楊家洞島和桃花坪島上。一大早,王老師首先划船來到了楊家洞島的王盛家。
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當家長的本應該主動把孩子送到學校才對?那麼,這裡的孩子上學為什麼還要老師親自來動員呢?
由於學校設在庫區中心的王家塢島上,王老師每次上課都要划船分別到附近幾個不同的島上把所有的學生都接到,每次接和送都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
像今天這樣的家訪,王老師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上午十點鐘,王老師離開楊家洞島又來到了桃花坪島,這裡有個叫王莎的小女孩也到了該入學的年齡了。
其實,不僅僅是怕坐船過河危險,這裡的學生家長還為另外一件事情擔心呢,那就是,孩子上學還必須吃住在王老師家?吃住在老師家裏,這孩子們能習慣嗎?
另外,還有一些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王老師也要時常去看望一下。家住長嘴山島的王小芳同學這學期就要上三年級了,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裏只剩下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她。下午,王老師又順便划船來到了她家,看看她們家裏還有什麼困難嗎?
這是小芳心中王老師的形象,那麼,到底王守奇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所在的龍馬鎮村小學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學了,孩子們能全部準時地來報到上課嗎?
26年來,王守奇老師就這樣堅守著這片小島,堅守著這塊講臺。有人
給他算過一筆帳,他常年堅持划船接送學生過河上學,累計行程達兩萬
多公里,相當於繞地球半圈。在他們學校,有506名學生走出庫區,43
名考上了大學。每當學校快開學時,都會有以前畢業的學生來學校看看看看學校變了沒有,王老師變了沒有。那麼在他們的心裏,曾經的龍馬
鎮村小學是什麼樣子的?曾經的王老師又是怎麼樣的呢?
他叫敬江,從1985年開始在龍馬鎮村小學上一年級,後來,考上了大學。今天,他特意來到學校,是要告訴王老師一個好消息,他也成為一名小學老師了。
敬江原來上課用的教室現在已經成了危房,王老師説,這裡就是最初的龍馬鎮村小學使用的教室。
1983年,村裏小學原來的一位民辦老師患腦溢血突然去世,而當時,村裏能稱得上“文化人”的人屈指可數。高中剛畢業的王守奇臨危受命,當起了代課教師。
起初,王老師每天都要划船接送孩子上學,一次偶然的遭遇讓他不得不作出改變。
這次遭遇讓王老師認識到,學生安全的重要性,為了減少孩子們渡船過河來上課的次數,他首先想到,能否把學校辦成寄宿性質的,讓孩子們每週回家一趟呢?如果是那樣,幾十個孩子的吃住問題又怎麼解決呢?
家裏一下子擁進來了這麼多的孩子,又是吃又是住的,這下子可忙壞了王老師的一家人。
就這樣,學校得以繼續辦下去,在這一片美麗的島上,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也越來越響亮。
看來,大家對王老師這种家庭式的寄宿學校還是挺滿意的,但是,1995年的一天,有一件事讓王老師的妻子很不高興。
王老師竟然背著家人偷偷地把兒子的中考志願改成了中專,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庫區的薄霧漸漸散去,有是嶄新的一天。
王守奇老師的學校也終於有了新的教學樓,新學期,為改善同學們的住宿條件,王老師又拿出家裏積攢了半年的錢,為孩子們新買了十個厚厚的床墊。
王老師的家人也早早就為同學們備好了新鮮的雨、肉和蔬菜等。
前不久,當地政府又為學校新添置了一條大輪船,以後,王老師接送學生就再也不用划船去了。
但是,為了節約開支,王老師做孩子們的家訪時,還是堅持自己划船到每個島上去。
在龍馬鎮村小學,每學期開學的第一課都是由王老師來上,上課前,他還有一個習慣呢?
教師節就要到了,很多孩子都給王老師帶來了自己的禮物。
採訪結束前,我們的記者問王守奇老師還有什麼願望?王老師説,要
説願望,他希望這個島上學校-龍馬鎮村小學的設施能再改善一些,那
樣,這裡的孩子們就能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了。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希
望自己下輩子還能當一名老師,當一名堅守在鄉村的普通老師,因為,
他喜歡那裏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