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天山腳下有一個美麗的大海,人們叫它“西海”,又因為突然形成了湖,人們就稱為博斯騰湖。説起博斯騰湖的形成,有一段美麗的傳説。
![]() |
有一年,發生了旱災,使得百草枯黃,牛羊死亡,人們只能望著茫茫無邊的西海嘆息,燒香拜佛,乞求於天神。
草原大旱的消息傳到了天宮,玉皇大帝立即派青沙龍前往西海解除旱災。
青沙龍受命後,下凡大地,來到西海,從此人們便稱為西海龍王。西海龍王為了解除旱災,只得將西海的水一口吞去了三分之二,然後飛上天空,將水普降草原,使得千里草原重新恢復了生機,牧民百姓得救。然而,西海從此卻變成了一個小湖,也就是人們現在所稱的博斯騰湖。
牧民們為了紀念西海龍王的功績,便在通天河(今開都河)的河口修建了一座寺廟,塑了西海龍王的全身像。雖然寺廟離居住區很遠,但牧民們為了感激西海龍王的盛恩,仍朝夕前往敬香。
傳説這西海龍王有一位非常賢淑美麗的西海龍後,她一直全心全意地輔佐西海龍王,龍王對她也很尊敬。但不如意的是眼看年過半百,膝下仍無一男半女,龍王對此常常大發脾氣,有時好幾天不願見龍後,龍後回憶昔日和丈夫的恩愛,目睹今日對自己的冷落不覺潸然淚下。
一天,龍王正在宮裏為無子唉聲嘆氣,巡海的夜叉押來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只因這姑娘在龍宮外窺探,特捉來交給龍王處治。
龍王一見這姑娘長得似天仙般,愛不釋手,加上盼子心切,根本不追究這女子的來歷,就傳令手下彩布龍宮,納此女為妾。龍後聽到這一消息後,很是傷心,便來到大殿內,見到姑娘很是吃驚,只見霞光彩照的大殿這時是煙霧繚繞,妖氣橫生。她走到宮內仔細盯着那女人,才發現殿裏的妖氣是從那來歷不明的女人身上散出的,心裏便明白了八九分。心想,我這時把實情告訴龍王,龍王肯定不會相信,但想到龍王的安全,龍後還是流着淚對龍王説:“龍王陛下,你我結伴至今,您對我恩重如山,就是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忘懷,今天您要喜納新妾,為妻我也很高興,只是選配佳偶並非兒戲,望陛下對這位佳人的來歷問清楚,再娶不遲,”
可這時,龍王已被那女子的姿色所迷,加上妖氣熏心,龍後的話,連半句也聽不進去。這個妖女心中有數,假意對龍王説:“龍王陛下,既然龍後不能容我,恕愚女自便吧!”
龍王見愛妾要走,便把滿腔怨恨全部發向了龍後,頓時大拍龍案,喝令左右把龍後趕出大殿,並宣佈龍後永遠不得再入龍宮。
這時,丫環翠蕓見龍王如此絕情,忙上前跪下為龍後求情:“龍王陛下,龍後和您夫妻多年,她對您一片忠心,千萬不要因此而失去知己,您可要三思而後行啊!”
妖女在一邊添油加醋説:“龍王陛下,這侍女同龍後串通一氣妄圖讓您斷子絕孫,是不懷好意的。”
龍王連連稱是,又喝令左右把翠蕓打出龍宮。
原來那妖女不是別人,是通天河裏的一條千年蛇精,在通天河和西海裏稱王稱霸,殘害百姓。後來她聽説玉皇大帝派青沙龍到西海為王,她慌忙逃到通天河裏去了。但她一直對西海龍王懷恨在心,總想趁機報復。她得知龍王求子心切,就變成絕代佳人,勾引龍王,沒想到,龍王果然中計。
妖女深受龍王的寵愛,也越發肆意妄為。她暗中發令調來通天河裏的大小蛇妖,到西海裏吃殺龍宮護兵。龍王自從有了這位妖女在身邊,更是無心管理朝政,關心民情,因而又使千里草原枯萎,土地開裂,牲畜死亡,牧民百姓背井離鄉,逃荒要飯。
龍後和翠蕓被趕出龍宮後,一路用樹皮、草根度日,她們看到路邊橫七豎八的屍體和白骨,心裏痛苦萬分。一天,天氣悶熱沒有一絲兒風,龍後走幾步就氣喘噓噓,只得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下歇息。這時,正碰上青年桑加拉挖野菜回家,見她們又累又餓,已支持不住了,忙上前説:“老阿媽,這大熱天趕路,太傷身體了,快到我屋裏去喝點涼水歇會吧!”。
龍後和翠蕓見桑加拉真心真意,感激地答應了。
龍後由於這幾日在路上的折騰,到了桑加拉家就病倒了,桑加拉照顧她如同自己的母親。過了幾天,龍後病情減輕,不想再給小夥子添麻煩,就告辭。桑加拉流着眼淚挽留她們:“阿媽,我自小就沒了父母,現在世上也再沒有一個親人了,如您不嫌棄我的話,您就留下來,我當您的兒子,孝敬您老人家一輩子。”
龍後見他一片真情,想到自己和翠蕓又能走到哪兒去呢,也就同意留下了。自此,桑加拉把龍後看成生母,把翠蕓看成親妹妹,三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沒過多久,龍後的病情加重。臨終前,把桑加拉和翠蕓叫到床前説:“孩子,我實話告訴你,我本是西海龍後,只因龍王被蛇妖纏身,聽不進去我們的勸告,還將我和翠蕓打出龍宮。龍王無心關心牧民,使千里草原枯荒,我現在看來是不行了,只望你和翠蕓結成百年之好,下海除妖,為民造福,我就是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桑加拉跪在床前,含淚答應了。龍後很高興,接着説:“你是凡胎俗子,既然你有這個決心,我就送你兩件寶物。只拿着這兩件寶物,你就可以對付龍王和蛇妖”。這時,龍後讓桑加拉和翠蕓同拜天地後,就取下頭上的金簪子吹了口仙氣,金簪子一下子變成了一把金色閃閃的龍泉劍。隨後,她又從嘴裏吐出一顆寶珠,對桑加拉説:“孩子,這顆寶珠是我千年修煉而成的,有了它,你能避水火,能生元氣,在下海時,一定要把它含在嘴裏,萬萬不可丟失。”説完,就閉目歸天了。
桑加拉和翠蕓悲痛萬分,但為了更快地拯救牧民百姓,只好忍着悲痛把龍後埋在西海岸邊。夫妻二人就避開海水,到了龍宮門前,桑加拉揮舞龍泉劍,就同那些蝦兵蟹將、龜怪蛇妖打了起來。不大功夫,龍宮外已是橫屍遍野,血浪翻滾。
龍王、妖女得到報告後,大吃一驚,慌忙拿起武器出宮迎戰。翠蕓見了蛇妖,桑加拉麵對龍王,怒氣頓生,揮劍便刺,一時間,龍宮抖動,大地搖晃。蛇妖被翠蕓打得力不能支,吐了一口妖氣便朝孔雀河逃去,翠蕓劈開妖氣緊追不放,最後將蛇妖置於死地。
桑加拉口含龍後給的寶珠,越戰越勇,龍王眼看招架不住,準備逃走,桑加拉緊追在後,大吼一聲:“哪逃!”誰知這一吼不要緊,卻把口中的寶珠吐掉了出來,頓時他失去了力量。龍王見狀,回身撲向他,此時,桑加拉想起龍後臨終前囑託及餓死的鄉親們,盡力穩住身體,拼命一刀砍在龍頭上,龍王晃了幾晃,口吐白沫,疼痛地拱起腰,大叫一聲死去了。
桑加拉失去了寶珠,剛才這一刀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失去了元氣,也口吐鮮血倒下了。
翠蕓殺死了蛇妖,趕回龍宮不見丈夫,到處尋找,只見丈夫已死了,一時悲痛欲絕,放聲痛苦,大喊一聲:“桑加拉,等着我。”變拔劍自刎了。
從此,西海龍王拱起的身軀就變成了現在博斯騰湖的三道海心山,他吐的白沫變成了博斯騰湖邊上的鹽鹼。
桑加拉和翠蕓變成了一對白天鵝,每天盤旋在博斯騰湖的上空,永遠留戀着自己美麗的故鄉和勤勞勇敢的人民。
從此,開都河裏的蛇種斷絕了,現在只在孔雀河裏偶爾發現幾條殘存的小蛇。
多少年來,人們深深地愛着博斯騰湖,愛着美麗的白天鵝。至今,在博斯騰湖畔還流傳着這樣一首民歌:
博湖為何明如鏡,
那是英雄的心;
天鵝為何白如雪,
那是象徵着純潔的愛情。
世上總有報應,
善惡是那樣的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