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電視人,《三江源》攝製組,穿行于青藏高原。尋找長江源頭、黃河源頭、瀾淪江源頭,這些大江、大河的初始流出之地?他們帶著今人、古人的探源之夢,一次再次來到青海省三江源地區。這次,為了更好地拍攝江源全貌。他們甚至從北京帶來了熱汽球。然而人要想在海拔5200米以上升空拍攝並非容易的之事,因為人類還沒有在青藏高原升起過載人的熱氣球,無疑這是對拍攝者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人類首次極限在極高海拔放飛熱氣球。
青藏高原的含氧量只有百分之四十,對人的生理是一個考驗,同樣對熱氣球燃燒氣量技術也是一次挑戰。在專家們指導下,經過一次次的試驗,終於熱氣球順利升空。
這些空中鏡頭都是熱氣球來完成的:這是我國最大鹹水湖青海湖、這是我國著名的察爾汗鹽湖、這是長江源頭的網狀水系,然而令人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海拔5600米阿尼瑪卿山。熱氣球由於受青藏高原獨特的氣流影響,而失去控制,在空中飄來飄去無法降落,最終因燃料燒盡,摔落在山上。攝製組成員受到重傷,探源之路付出沉重代價。
在朔源之路不可能一路順風,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陷車、挖車、推車,在攝製組看來幾乎每天必須要做的功課。因為推車次數越來越多,數也數不清,有時一天也就前進幾百米。僅到源頭僅僅60公里路程,競然也要走8天。過了草灘路就是泥潭路,過了泥潭路又進河灘路。探尋江源之路曆盡艱辛。
由於天氣的變化無常原因,我們攝製組都無法按計劃時間到達任何一個源頭。對於攝製組每個成員來説,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翻山越嶺的艱辛困難程度幾乎與登天差不多。在長江源頭海拔6000米冰川處行走,幾乎每個人完全靠意識拖著腿在挪走,十幾步就必須得停下來坐在山坡上休息一會,拉風箱一樣地猛喘一會休息幾分鐘再行走,高原反應使得我們攝製成員,個個頭痛欲裂,胸口帳得要命,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而麻木,根本抬不起來。整個身體仿佛和意識完全脫離了再也不聽指揮。在原先的輕而易舉的小動作都變得異常困難今天的長江源頭冰塔林這組組畫面就是在這樣狀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