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央電視臺《科技苑》欄目製片人 張生貴
一、大眾媒體上的農業科教節目要與時俱進
電視是公共媒體,是大眾傳播工具,如今可供人們選擇的頻道一大堆,忙著掙錢的人們又累又乏,板著 “臉”當老師的科教節目觀眾不要了。
科教片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承擔著“教”的任務,其核心價值是一個“教”字。那時農民中文盲半文盲比較多,理解能力比較弱,重點是講技術操作,原理相對講得少。比如小麥玉米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澆水?什麼時候施肥?是科教片承擔的主要任務,而為什麼在那個時候種植、澆水、施肥就相對講得少一些。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基本的種養技術已經普及,再加上9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民學習能力的提高,農村科技信息來源的逐漸增多,農民接收科技信息渠道的不斷豐富,新農民的需求再不是一年半載看一場科教電影所能滿足的了,對技術要領的理解也不是僅限于知道如何做就能滿足的了。他們渴望知道為什麼,渴望以輕鬆愉快的方式獲得農業科技知識,他們對農業科學技術要求的深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們中甚至有人向總理提出搞測土配方施肥的深度命題。
這就要求我們大眾媒體上播出的農業科教節目與時俱進,緊緊抓住觀眾的新需求,在傳統科教節目的基礎上突出兩個重點:解析為什麼,強化趣味性。
解析為什麼,強化趣味性。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農民生産的需求,作為大眾媒體播出的節目,還要關心所有觀眾的共同需求,為此我認為新農業科教片應該遵循“讓政府放心,讓農民滿意,讓市民愉悅。”的價值觀,即在政策解析上,講清來龍去脈,讓政府放心;在功能作用上,注重實用性,讓農民滿意;在傳播理念上,注重趣味性,讓包括城市人在內的所有觀眾得到獲取知識的愉悅。這三者統一起來,才是有效、完整的傳播。但農業科教節目的根本任務是為農民的生産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其核心價值是實用技術解析。所以,每個節目的落點必須落在技術操作上。
二、農業科教節目要遵循以下三個節目觀
1、用説故事的理念説科技。
歷史和現實依據:①、愛聽故事、打聽秘密、刨根問底是人類的共同天性,不管城裏人還是鄉下人,概莫能外。農業科教片要想在大眾媒體上立足,就要遵循這一規律。②、科技的本質屬性是質疑和揭示,在揭開真相的過程中,包含著諸如懸念、衝突、情節等故事元素,也就是説,説故事的理念同樣適用於説科技。
2、讓心靈和大腦共同興奮。
心靈的共鳴更多是感性的,是感知、感情和感動的結果;大腦的共鳴是理性的,是與思想、觀點、定理、定律相關的。讓心靈和大腦共同興奮,就是讓感情線和科技線並行交叉,形成互動,螺旋式提升。觀眾通過懸念和衝突等故事化手法獲得心靈愉悅,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揭示科技謎底,使大腦獲得更高層次的興奮,從而達到傳播農業科技知識的目的。
3、讓每一個節目都成為獨一無二的新文本。
每一個科技秘密或説每一個選題,都有自己的原型性,這就為原創提供了條件。新科教片應將電視敘事從時間進度轉向邏輯進度,打破原有的時間鏈條,以懸念和情節為依託,充分地、貼切地運用諸如倒敘、插敘、補敘等文學敘事手法,重構和詮釋事物本質的邏輯鏈條,旗幟鮮明地展現富有創意和靈感的個性化敘事形態,讓每一個節目都成為獨一無二的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