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科技苑 >

棉花工廠化無土育苗將取代營養缽育苗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16:51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CTV-科技苑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由河南省農科院楊鐵鋼博士和有關專家經過10餘年的潛心研究,于2002年成功開發的國家發明專利技術———棉花無土育苗移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該項技術破解了半個世紀我國棉花育苗技術難題,被有關專家譽為是棉花生産上繼營養缽育苗移栽、地膜覆蓋、化學調控之後的第四次重大技術革命。

  此項技術的核心是利用專用高效棉苗活力劑,培育高素質棉苗,並在移栽前利用專用快速生根劑,促進棉苗快速生根。與營養缽棉苗相比,此項技術培育的棉苗根係更為發達,棉苗抗逆性強,成活率在95%以上。

  該項技術于2004年由南京紅太陽種業公司買斷,並在政府主導下實行企業化運作,率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示範推廣。

  安徽省銅陵縣是我國黃淮海棉區重點産棉縣之一,西聯鄉老興村五十齣頭的棉農阮運鐸種了半輩子的棉花,一直採用上世紀50年代我國研發的棉花營養缽育苗技術。過去在大田移栽時節,移栽一畝棉田往往要肩挑40~50擔,每擔50多個缽子。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育苗用工多、風險大,技術要求也高。如今,這項棉花工廠化無土育苗移栽新技術在當地的示範推廣,讓阮運鐸和當地棉農種棉花的過程變得十分輕鬆。

  6月23日上午,老阮的棉田成了全國棉花無土育苗移栽技術經驗交流會的現場,他眉飛色舞地向參會代表講述採用此項新技術的過程:2005年,銅陵縣種子管理站從南京紅太陽種業調進一批南抗3號無土棉苗開展示範,他是當地最早採用該項技術的示範戶之一,當年就種了3畝,經過培訓和指導,2006年擴大種植到6畝,畝産籽棉350公斤,比營養缽育苗略有增産;今年,他家8畝地全部採用無土棉苗移栽,成活率達到98%,緩苗期5~7天。老阮在一片較早移栽並採用地膜覆蓋的棉田裏扒開一棵棉株數了數,已有11~14台棉鈴,豐收在握。

  經過3年的種植,阮運鐸切身體會到種無土棉苗的好處和甜頭:一是省工。整個棉花育苗期間不需要培土、制缽、播種及苗床管理,移栽時避免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用竹籃拎苗,輕鬆移栽;二是節省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物質;三是避免了一家一戶育苗的風險。他粗略計算了一下,與營養缽苗相比,採用無土育苗移栽,每畝可節本增效80~100元左右。

  銅陵縣有關負責人介紹,棉花生産是當地農業主導産業,常年種植面積7萬多畝。在前兩年示範的基礎上,今年在西聯鄉老興村建立了300畝的示範片,全縣共示範推廣該項技術1000畝。去年該縣採用該項技術的棉田平均畝産籽棉325公斤,與營養缽育苗相比增産2%左右。

  此次會議的主辦方負責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夏敬源主任認為,此項技術追尋了發展現代農業的新潮流,適應了棉花種植制度改革的新形勢,滿足了棉農盼望輕型栽培技術的新要求。工廠化育苗實施訂單農業,有助於棉花種子産業化,有利於推進優質棉花良種的區域化、規模化和標準化種植,提升我國棉花競爭力;有利於解放棉區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

  據悉,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於2006年開始在全國多個産棉省區實施“棉花無土育苗移栽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項目”,目前已在河南、安徽、山東、河北、江蘇、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新疆等省(市、區)的100多個縣累計推廣面積達30多萬畝(其中2006年推廣面積12萬畝)。計劃在5年內達到100萬畝,逐步在全國穩步推進,並最終取代棉花營養缽育苗移栽技術。

熱詞:

  • 科技苑
  • 棉花
  • 無土育苗
  • 營養缽